目前分類:Tina 的 閱讀心得 (17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image.jpg  

 

我們觀望著卡車們顛簸搖晃地向前駛去的同時,指令開始傳佈於空氣中,我們明瞭旅程的最後一個階段展開了。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也將是他們在地球上所能擁有的旅程中的最後階段了。

 

 


《自由之路》(The Long Walk) 是作者斯拉夫默.拉維茲(Slavomir Rawicz)在一九三九年發生的真實故事。

 

當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拉維茲,因著一連串莫名其妙的『政治不正確』事件,被共產黨統治的蘇聯法院判了長達二十五年的有期徒刑,而且服刑地點是在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以北地區的勞動營。


在從莫斯科坐火車和用雙腳步行到勞動營的過程中,拉維茲認識了一些跟他一樣有勇氣想要活下去的政治犯,也遇到一些善良熱心的一般老百姓鼓勵;於是他開始構思有關逃亡的事情------如果他想要活下去,那,一定要逃離那個慘無人道的地獄。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簡而言之,賈可柏了解自己缺乏創造力。

這是賈可柏一生最大的發現………他不是上帝撿選的那些少數人,除了逐漸累積的進展之外,他很可能無法開創任何成就。他欠缺敏銳的直覺塑造出新學說,也無法用革命性的假設撼動這個世界。

 


其實仔細看《直覺》( Intuition ) 一書裡的許多人物,幾乎智力或用功程度都在一般平凡人以上,甚至可以說是比優秀還要高分一些的人,因為,基本上想當個博士後研究員,那顧名思義,就是至少能讓自己拿到博士學位。


《直覺》一書中,敘述的就是一個博士後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裡發生的故事。


雖然如此,但我個人感覺《直覺》一書中最關鍵的人物,其實並沒有待在研究實驗室中,那個關鍵人物便是實驗室主持人瑪莉安的先生----賈可柏。

他從小便因為各方面出眾的才華被視為神童,一再跳級讀書,十七歲之前就拿到知名大學的生物博士學位。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照-1.jpg  

 

aimageCABK9INB.jpg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9208

內容簡介

  經歷了世紀災變「大洪水」,天空封起「穹頂」之後的輝煌紀元18年,正直聰慧的愛諾與爸媽搬到寧靜海的「殖民地」第365號島嶼。熱帶島嶼上的生活平靜閒適,眼前所見的世界沒有悲傷,一切平和而美好。

  這一切要歸功於「地球之母」,將氣候控制得完美無缺,天空的色彩按照時間固定演變,所有家庭也都很適應生活中的各種秩序和規矩......

  只有愛諾無法適應。她的家庭老是不遵守規矩,爸媽無視於宵禁的嚴格規定、不管「一胎化」政策生下弟弟,也從不向「地球之母」祈禱感恩,使她一直與「老殖民地學校」的同學們格格不入。而在學校裡,她認識了男同學何利克斯,正當覺得自己終於交到好朋友的同時,何利克斯卻慢慢向她揭開一個關於島嶼的重大祕密:無法適應島嶼規矩的人遲早都會「消失」,再也沒有回來......

 

作者簡介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祈禱』派瑞並不明白,為什麼他只是想成為『下流祕密俱樂部』的會員,因此在組織其他會員的安排下,帶著五十萬美金現鈔,前往指定地點,打算進行一場超豪華級的詐賭。


但是,結果卻換來,他的現款被搶走,他的身體被其他人毆打得鼻青臉腫,更惡劣的是:這群人用沉重的鐵鍊一圈又一圈地、緊緊圍繞著且圈住他的脖子.........在地板上拖行過長長一段路程。這一個行為讓他頸部和喉部都受重傷,從此脖子上有一圈叫人不堪入目的傷疤,『祈禱』派瑞也只能靠著聲音合成器說話才能發出聲音。


『祈禱』派瑞恨,他恨當初毆打、殘忍對待他的其他幾個人,他恨『下流祕密俱樂部』,他更恨想出這個計畫引他入甕的幕後主謀者。『祈禱』派瑞發誓,有一天,一定要討回公道。

 

 


現在,『下流祕密俱樂部』的成員相繼離奇死亡,首先是名流富豪,再是知名運動員,最後……最後還扯上美國聯邦檢察署的女助理檢察官和女實習生,。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675929_d2914524c9.jpg  

 

讀越多齊格飛‧藍茨 (Siegfried Lenz) 的書,似乎就越能感受幾年前專攻德國文學的師母一直跟我說的:德文小說她只推薦:齊格飛‧藍茨、徐四金(Patrick Suskind) 和 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


這些作家的作品,我不知道這樣比喻是否恰當----就是已經像齊邦媛老師之於《巨流河》那樣。

 


《失物招領處》(Fundbüro )一書,第一個感覺是,很溫柔、很溫暖的小品,感覺沒有一代文學巨擘會寫的那種氣勢。可是後來我又反問自己,一定要能寫出轟轟烈烈、大場景的作家,才算是厲害的作家嗎?


答案當然不是。齊格飛‧藍茨的《失物招領處》,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頭腦超級靈活的主角亨利‧倪浮了。每次面對突然上門來要領回遺失物的物主,他總是能想出一些千奇百怪,讓人覺得又佩服又好笑的證明方式。


好比馬戲團的雜耍藝人來尋回遺失的刀子時,他自願站在門邊,讓這位雜耍藝人秀出他的射刀子技巧。請求來尋回遺失鑰匙串的男士,露出他身上曾被子彈射傷過的傷口----只因為鑰匙串中有一枚子彈。對著前來尋回自己遺失的長笛的小妹妹,要求她當場吹奏一段音樂,以證明她就是長笛的主人。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CAWNWFT6.jpg  

 

一旦其中一人加入了神靈的世界,那麼另外一人將會轉眼逝世,如此他們才能再次重逢。桃樂絲過了很多年才明白,愛情是這樣的,不過現在是堅信不移。你無法清楚表達,愛情永遠落在濃淡交錯的奇妙灰色地帶。

 


我發現《失去的幸福時光》( Picture Perfect )是所有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已經翻譯成中文的一系列好書中,唯一一本幾乎跟法律沒有關聯的書。我仔細找了一下,唯一出現與法律有關字眼就是:凱西和艾力克斯將結婚證書交給律師保管。

 

茱迪.皮考特沒有出現大量的律師或法官,讓我起先有一小小的失望,後來仔細讀《失去的幸福時光》才發現,作者茱迪.皮考特某一個程度也是在寬廣自己的寫作方向,特別是書中有非常多電影拍攝的過程,我其實有點懷疑是因為《姊姊的守護者》改編成電影,茱迪.皮考特前往參與電影拍攝過程而有的謝作靈感,否則,其實茱迪.皮考特的故事背景很少不是發生在美國東北部的。( Sorry~~由英文原版的出版年份來看,我的猜測完全錯誤 )


 

上面那些當然不是《失去的幸福時光》的最重點,這本書給讀者非常多深思的點。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jpg  

 

瓊從小時候就是一位體型豐滿的女孩,酷愛一切事物完美且身材纖細的母親,非常受不了瓊的肥胖,於是想方設法希望讓愛女的體重下降,無奈,母親越是嚴格要求瓊,瓊越是變本加厲狂吃。母女關係陷入相當緊張的狀態。


瓊快要成年以前,最疼愛她的姑姑因病去世了,姑姑的遺囑中留下一大筆錢要給瓊,但前提是,瓊必須先減重一百磅才能領取。渴望離家獨立、急需用錢的瓊終於認真減重,並且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領到姑姑的遺產。


隨後她立刻離開讓她不快樂的成長地----加拿大,飛向大西洋彼端的倫敦開始獨立的生活。在倫敦,瓊意外地結識一為自稱『波蘭伯爵』的流亡人士,波蘭伯爵對待瓊相當親切,在瓊把身上所有錢都花光時,他收留了瓊,也讓瓊知道他如何過日子----白天他是一位銀行行員,晚上他則以女性化的筆名創作一系列羅曼史的書,而且所得還不錯。


瓊於是想,自己應該可能也可以創作羅曼史吧,因為那畢竟只是將不同主角套入相似的愛情公式裡,經過一番歷險折磨,最後王子和公主有情人終程眷屬,如此而已。波蘭伯爵大方地將瓊介紹給出版社,而瓊交出來的羅曼史也讓出版社覺得滿意,因此瓊就以去世姑姑的名字為筆名,開始撰寫一系列羅曼史小說。


在英國的開心時光過沒多久,父親一封:『妳母親昨日過世。請返家。』的電報,把瓊又拉回加拿大,但是別忘了,現在的瓊擁有苗條有緻的誘人身材,當年那個小胖妹已經不復存在了。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照-1.jpg  

 

com.jpg  

 

末世男女   Oryx and Crake

  • 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   Margaret Atwood
  • 譯者:韋清琦、袁霞
  • 出版社:天培
  •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  ISBN:9789867759160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5879

內容簡介

  英國布克獎《盲眼刺客》作者,亦是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繼《使女的故事》之後再度挑釁讀者的神經,描述人類遭受病毒感染、基因改造後的廢墟世界。

  小說一開始,敘述者引領讀者進入劫難後的荒涼世界:滿地生鏽的機器、殘破的沙灘、悲悽的鳥鳴以及遠方的浪濤聲。「雪人」是唯一的倖存者,此外是一群赤裸、完美、天真,有著綠眼睛、經過基因改造的「克雷科人」。

  大劫前的世界是基因工程宰制的世界,人類製造無數的異種:沒有大腦只有肥大器官的「器官豬」、外表和善實際陰險凶狠的「狗狼」、蜘蛛和山羊基因重組的「蛛羊」……

  《末世男女》是科技反烏托邦的瘟疫文學,預言生物科技和病毒變種將造成的人類浩劫。瑪格麗特以詩人敏銳的筆調,書寫人性;令人毛骨悚然、怵目驚心,瀰漫著悽涼的美學。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mkhjgk.jpg    

 

第一次閱讀號稱『孟加拉文藝復興三大文學巨擘之一』的夏拉特.旃德拉.恰吉特 ( Sarat Chandra Chatterjee) 所寫的《寶萊塢生死戀》(Devdas) 和 《秘婚小新娘》(Parineeta),說實話,對我真是好大的震撼呀!

 


我並非印度迷,也從沒計畫要到印度旅行,不過正因為如此,[MOOK系列] 出版的《印度》每一版我都沒錯過。之前又拜我一位專攻後殖民主義的朋友熱心指點之賜,對於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之間分分合合的歷史與地理倒還算清楚。


除此之外,我對印度所有的印象皆來自於坊間找得到的文學作品中譯本,《貧民百萬富翁》當然不必多說,另外我非常喜歡魯西迪的《午夜之子》------這是我印象當中唯二有提到寶萊塢的書。

 


沒錯,我印象中的寶萊塢電影,大概就等同於七○年代一系列的瓊瑤愛情電影吧?!雖然我沒有看過任何一部電影或原著小說,不過,實在是有名到『想裝成不知道大概』也不行。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CAD5JG56.jpg  

 

我的家人是一群專業人士的團隊,像精密器械中的齒輪般通力合作。所有的事情都會在接下來幾分鐘動起來,這是為何詐騙是世上最令人興奮的工作。

 


《騙你騙到愛上你》的女主角古黛拉來自一個騙術世家,從小受到父母和叔叔嬸嬸的『刻意栽培』,加上六個堂兄弟姊妹之間的互相『競爭切磋』,長大後自然而然也就自然成為以騙術詐欺維生的人。


一天,她偶然發現富豪梅卡夫每年都固定提撥經費贊助學界的研究,於是古黛拉與家人詳細規劃後,決定向梅氏基金會提出一個研究申請方案,主題是:尋找在一九三六年之後就完全絕種的動物----塔斯馬尼亞虎。古家人打算一旦申請到這筆高達數萬元澳幣的研究經費後,就拍拍屁股落跑。

 


在騙術世家的古家人同心協力之下,他們會想出什麼妙招欺騙富豪梅卡夫?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照-1.jpg  

 

com.jpg  

 

 數字狂小姐   Addition
 
作者:東妮.喬丹  Toni Jordan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2日
ISBN:9789866807909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ps.本書中文版的封底圖案也很有看頭耶.....)

 

 

啊呀呀,一向商品品質良好,服務口碑一流,數十代相傳的屠家老店----協助有自殺意願的顧客達成願望的『找死專賣店』,發生驚天動地的事情囉!

 


屠家老媽露詩垂頭喪氣地跟上門視查業績的『管他去死』公司業務員訴苦:

「業務員先生,跟您說句老實話,我們其實並沒有打算生第三個孩子。之所以有他,是因為我們試用了一款有洞的保險套。您知道吧?就是賣給那些想感染性病而死的客人的那種。」

露詩對造化弄人搖頭嘆息:

「您也不得不承認,難得有一次我們想試用自家產品,結果運氣卻這麼背。」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封.jpg  

 

讀完 V.K克 的《我就是我的無限大:V.K克樂譜寫真書》,讓我對這位斯文帥氣的大男生,有了很多新、不同的認識。


很抱歉,在這之前我沒有聽過 V.K克 的大名。可是當我問起正在讀高中和大學的幾個表妹時,她們通通用看到山頂洞人的表情跟我說:『蛤,姊姊妳怎麼落伍成這樣?』


我才曉得原來在更年輕一輩約35歲以下的人,特別是小女生, V.K克 在她們眼中長得又帥、又談得一手好鋼琴,說是她們夢中的白馬王子也不為過。

 


因為我呢,實在有一點年紀了,想單純欣賞帥哥也怕男友吃醋;於是我先是從《我就是我的無限大》所附的樂譜+CD入門


小時後我曾受過長達十二年的古典鋼琴和小提琴訓練,看譜彈琴對我來說,到現在都算不難的事情------於是我將琴譜擺在鋼琴上試著開始談,嗯,果然琴譜有當年彈到理查‧克萊德門琴譜的感覺,(就是古典音樂和現代流行演奏音樂的不同~~反正樂譜一看,就知道整個fu是完全不一樣的)。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CAE4UDOY.jpg  

 

赤井三尋的《綁匪的女兒》真不愧為第四十九屆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品!實至名歸!

 


首先介紹書名。根據相關資料的記載,赤井三尋將這篇作品拿去參賽時是取名為:《二十年目の恩讐》(第二十年的報仇);後來得獎作品出版發行時,才將書名改成《翳りゆく夏》。日文原書名是《翳りゆく夏》(意思大概是:夏夜的陰涼處),大陸簡體版則命名為《恐怖的夏夜》。


以上幾個書名,我個人都不喜歡。取名《二十年目の恩讐》會被我吹毛求疵地說,本書應該是沒有所謂誰對誰『報仇』,而只是很單純地把事件調查清楚而已,這其中並沒有牽涉私人恩怨。


發行時改名為《翳りゆく夏》和大陸簡體版的《恐怖的夏夜》,我也感覺沒啥意思,至少,一本書先冠上代有負面意味的『恐怖』二字,很多膽小的讀者單看書名就會後退三步,更遑論去買書來看了。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749_193665910685720_6060237_n.jpg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兩個上帝選定的民族,決定要把上帝賜福的這塊土地轉變成血腥恐怖的戰場,悲劇不斷發生,兩方和解的希望經常遭到破壞………

 


雅斯米娜.卡黛哈 (Yasmina Khadra) 的《攻擊》(L'attentat) ,故事背景正是血腥衝突不斷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身上留著阿拉伯貝督因人血液、故鄉與族人多在巴勒斯坦的阿敏,靠著自己從小的認真向學,成為一位傑出外科醫師,並且早已經歸化入以色列國籍。在他人眼中,阿敏醫師和結縭十五年、同為巴勒斯坦人妻子絲涵是一對神仙伴侶,他們擁有不虞匱乏的中產階級物質生活享受,同時兩人感情甚篤。

 


某一天,阿敏醫師工作的醫院附近一間速食店發生自殺炸彈客攻擊事件,傷者和死者接連被送往醫院急救,阿敏醫師和醫院工作夥伴不眠不休連續在手術台上,為一床又一床湧入的病人急救、開刀、或者很遺憾地宣布病人已經不治身亡。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文書封.jpg  

 

最近台灣出版界在流行『殤慟文學』嗎?為什麼我會在一星期的時間內,試讀了兩本有關失去親人前後心路歷程的書呢?還是…….可以拿出榮格的神秘性理論套在裡面嗎?(苦笑)

 


米歇爾.侯斯坦 ( Michel Rostain ) 處理喪親之痛的方式又不太一樣,在《兒子》( Le Fils )一書中 ,他選擇了一種很獨特的寫作方式:由死去兒子里翁的角度,仔仔細細去描刻仍在世上、飽嚐喪子之痛的父親米歇爾的外在行為。


這樣的書寫方式,避開了許多內心更真實的話語,讀者只能依著兒子引導我們看的事情,然後去揣想,父親為何這樣做?父親這樣做是要轉移自己的痛苦?或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是想要找到更多自責?----甚或相反地,逃避掉自己身為父親應該有的自責?

 


其實,歷經親人死亡的類型其實有很多種,對父母、對仍然相愛的愛人、對已經不相愛的愛人、對年幼的子女、對成年子女,還有因著原生家庭從小給予種種價值觀不同。當人面對至親死亡時,傷痛歷程或多或少會有不同。然後,有沒有人和你同等哀傷,如果有,或許你們可以談談,或許會好過一些,因為你們仍有重要他人的支持。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減三,我和在天堂的家人

 

『四減三』,不是一個單純等於一的數學問題。

《四減三》是一本很揪心的書。

 


如果有一天我也離開了我的身體去找你,我一定會認出你的靈魂,我一定會找到你們。………當我想到死亡,我希望有一天也同樣欣喜地與地球告別,然後歡喜地奔向你們,因為我知道你們在門後等我。

 


《四減三》,看似簡單的標題,背後藏著多到幾乎要潰堤的淚水。作者芭芭拉‧帕赫艾柏哈特(Barbara Pachl-Eberhardt) 原本和丈夫及一兒一女過著簡單平凡但幸福美滿的日子,但是一場車禍意外,奪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另外三個人。


我在書裡讀到芭芭拉的震驚、哀傷和惶恐,以及隨之而來的憤怒、自責和沮喪。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e.jpg  

 

心臟跳動得很厲害。決定吧,就是這棟房子了!像這麼好的物件,以後不可能還能遇上。和代已無心再看其他候補物件了。

 


讀完小倉銀時的《幸福法拍屋》(マイ・ハウス) 箇中滋味,真叫我感慨千萬千,且讓我一一道來。

 


首先是書封,一種讓人感覺舒服得近似夢幻的粉紅色,是那種少女時代會瘋狂著迷,到了中年歐巴桑時期還是不免會心動的粉紅色。裡面透露著無限多的夢想和夢想達成之後的喜悅,最主要是那種『有夢有明天』的充實而美好的感覺。

 


再談到書名,日文原書名是《マイ・ハウス》 『My House』。我想,不管對地球上任何人來說,家,除了追求一種抽象『My Home』的溫馨感以外,擁有實體『My House』的踏實和安全感也同等重要。也因此才有書中兩名主角大崎和代和金井昭子之間,一段爭執實體房屋使用權的不愉快經驗。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76916_246928228654906_5196065_n.jpg       中文書封.jpg  

 

《花語》(The Language of Flowers) 的作者凡妮莎.笛芬堡  ( Vanessa Diffenbaugh )將香水百合獻給所有的讀者,現在我讀完了這本很溫柔的書,我想回送給作者蘭花和小白菊。

 


在閱讀《花語》時,我想到男友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個真實笑話,正因為跟花語太有關係了,所以我決定在這裡出賣他一下。


時間大約發生在民國七十五年左右,男友讀中學時,班上有一位算是與他青梅竹馬的可愛女生,雖然是純純的愛但也相當甜蜜地交往了兩三年,於是男友想讓對方的父母見見他,對方只敢跟母親說,所以當天就是男友請女同學及她媽媽一同吃飯。


男友心想,既然是吃西餐,那他也要洋派一點,於是特意先在花店買了一束九朵的紅玫瑰花,等對方母女到來,就把漂亮的紅玫瑰送給媽媽。


「蛤?那你送你女朋友什麼花?」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命運晚餐1.JPG  

 

我應該知道秘密嗎?我問自己。我想知道秘密嗎?我們還能是個更加幸福美滿的家庭嗎?

 


如何定義『幸福的家庭』?又要如何定義『不幸的家庭』?


由誰來判斷這個家庭是否幸福呢?自己?家人多數決?家人一致決?不屬於這個家庭的其他外人?


毫無疑問地,絕大部分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該怎麼做才會讓家庭的幸福狀態一直延續下去呢?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