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拿起相機拍攝,就能夠仔細欣賞日常生活中的光景。
只要透過相機,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
光看這兩句話,是不是感覺非常誘人,好想好想就這樣,趕快拿起相機走到戶外拍幾張得意的好照片呢?
其實《我的生活,我的攝影書:一學就上手的60堂攝影課》的作者河野鉄平先生,不但是一位知名的攝影家,其實他還是一位能吸引人去『造夢』的作家呢!
只要拿起相機拍攝,就能夠仔細欣賞日常生活中的光景。
只要透過相機,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
光看這兩句話,是不是感覺非常誘人,好想好想就這樣,趕快拿起相機走到戶外拍幾張得意的好照片呢?
其實《我的生活,我的攝影書:一學就上手的60堂攝影課》的作者河野鉄平先生,不但是一位知名的攝影家,其實他還是一位能吸引人去『造夢』的作家呢!
「再告訴我一次,葛楚,我們為什麼要救那個孩子?」
「因為有一天我們必須站出來,接受歷史的評價。因為有一天戰爭會結束,而那時的我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在這段恐怖的時期裡,我們一直保有人性。」
最近偶爾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本以為已遺忘的記憶,或許全部小心翼翼地收放在腦海中。
照樣下去,有一天也能重拾我和薰的記憶嗎?
那段完全喪失、無從替代的兩人時光,有一天會重回到我身邊嗎?
對於過去,彷彿只要再多看一下,意念再多停留一分鐘,人就會風化老去。
看過導演楊雅喆拍的電影[ 女朋友。男朋友 ],而沒有讀楊雅喆為這部電影寫的電影小說《女朋友。男朋友》,我會很直接當著你的面說:你頭腦壞了。反之亦然。
初初翻閱楊雅喆這本電影小說《女朋友。男朋友》的序,我愣住了,『好會寫呀!如果楊雅喆的文字清雅秀麗到這種地步,那他如果不拍電影時,絕對可以當個一流的小說家』。
接著我的第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在閱讀中我是很容易『有問題』的阿濟) :作者兼導演楊雅喆究竟是男是女?他的文字很溫柔,應該是女性作家吧。所以必須請來另一位作者萬金油來幫她潤飾文字,特別是寫到陳忠良或王心仁的部分,將書中主角說話的口氣潤飾得更接近原來的性別,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結果我在 [ 博客萊OKPAI ] 的專文訪問中發現,作者楊雅喆是位非常年輕的…幾乎可以說是大男孩了---------那是不是表示另一位作者萬金油是女性呢?
......愛情不僅止於情人節和愛心糖果。愛情不全是喜悅,愛情可以讓人痛徹心扉。它有時候令人絕望,有時候讓人不擇手段。潔娜太愛麥克,愛到想殺死他。潔娜愛死了麥克。
非常典型YA小說的愛情觀。
在世界各國書店網站搜尋《掏心姊妹》( The Story Sisters ) 一書時,我突然愣住了,作者艾麗斯.霍夫曼 ( Alice Hoffman ) 是一位創作量相當豐富的作家,作品被翻譯成英語以外其他國家文字的版本也非常多,但是《掏心姊妹》的其他文字版卻寥寥可數,我一度懷疑自己這套行之兩年餘的外文書封搜尋方式是錯誤的。
也許是除了《掏心姊妹》之外,我還沒有機會讀到艾麗斯.霍夫曼的其他作品,但是我好愛這本溫柔而催淚的《掏心姊妹》呀!
由法畢歐.傑達 ( Fabio Geda ) 紀錄小男孩難民恩亞托拉 ( Enaiatollah Akbari ) 獨自一人由阿富汗輾轉來到義大利的真實故事所寫成的《海裡有鱷魚》 ( Nel mare ci sono i coccodrilli ),250頁左右不算厚的一本書,但,書中隱含多少血和淚,簡直是無法計數的。
首先,讀者可以先看一張附在書本最前面的地圖,那是當年十歲小男孩一路想方設法到達義大利境內的路線,很驚人對吧!
經過《重返人間》和《室友》兩本書的中文翻譯版陸續上市後,『妮基.法蘭齊(Nicci French)』這對雙人夫妻檔創作者已經儼然成為驚悚推理小說的潮流品牌之一了,且看臉譜出版社如何介紹這對夫妻與其創作過程:
英國心理驚悚小說暢銷作者妮基.法蘭齊,是一對共同創作心理驚悚小說的夫妻檔──妮基.傑若德(Nicci Gerrard)與西恩.法蘭齊(Sean French)。記者出身的兩人於一九九○年結婚後便開始計畫合作寫小說,並視打造單一聲音為聯手寫作的挑戰。持續追蹤英國重大犯罪事件發展的妮基,長期關注受害者歷劫後的身心狀態,此一關切激盪出他們特有的第一人稱敘述視角,進而展開一連串獨具魅力的平凡都會女性遇險犯難情節。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能有多壞?
暢銷半世紀的恐怖經典,銷售超過百萬冊
史蒂芬.金選為文學史上十大反派之一
這是威廉.馬奇 ( William March ) 知名小說《壞種》( The Bad Seed ) 2011年出版中譯版本時所用的文宣字眼。也因為這些字,讓我注意到作者威廉.馬奇是個生於1893年卒於1954年,算是一位非常前輩級作家了。
二十年來,這假的永遠變不成假的,或真的永遠變不成真的;後來跟滾雪球一樣,芝麻就變成了西瓜,螞蟻就變成了大象……
『看一眼就上癮,讀完它才能解脫』
這句廣告文案曾經出現在好多位天才作家的作品書腰上,我認為九歌出版也大可以將這句話放在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上頭,因為它的確是這樣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好書。
《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 An Education ) 這本書等於是大名鼎鼎的英國記者琳恩.芭柏( Lynn Barber ) 的真實故事。她在記者生涯中已經獲得五座英國媒體獎、被譽為英倫媒體圈最具個人風格的採訪者。
作者簡介中也提到:琳恩.芭柏是位具個人風格的女性記者。在英國名流圈她以犀利且咄咄逼人的採訪方式,獲得了「惡魔芭柏」----這個不知算是褒還是貶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