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CAXF1IFE

 

 

 

 

《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 An Education ) 這本書等於是大名鼎鼎的英國記者琳恩.芭柏( Lynn Barber ) 的真實故事。她在記者生涯中已經獲得五座英國媒體獎、被譽為英倫媒體圈最具個人風格的採訪者。



作者簡介中也提到:琳恩.芭柏是位具個人風格的女性記者。在英國名流圈她以犀利且咄咄逼人的採訪方式,獲得了「惡魔芭柏」----這個不知算是褒還是貶的封號。



但在記者生涯中,她曾拿下五座英國媒體獎(British Press Award)和一座報章摘要獎(What the Papers Say Award)是一項相當特殊的榮譽,更說明了她是一位出色、用心且有料的記者。



《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一書中,琳恩.芭柏也自傳式的回憶了自己的前半生,她想告訴讀者,是什麼讓她成為後來那位犀利果斷的女記者,而非當初父母期待且培養的名媛。




 




這個真實故事聽來也很不可思議。琳恩.芭柏從小生長在一個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家庭,沒有經歷太多二次大戰的苦難;父親是公務機關的法務律師,母親則是國小高年級的英文教師,而琳恩.芭柏是他們夫妻唯一的獨生女。



琳恩.芭柏的父母其實都是出身自比較辛苦的藍領階級,但是藉著努力求學接受教育,二人終於都能取得大學以上的文憑,並因此各能找到一份中產階級、收入穩定的工作。在琳恩家中生活的物質條件甚至是贏過當時一般人的。



由教育出身,真實領受到受教育的各種優勢,從小琳恩.芭柏的父母對她只有學業上的期待,而且期待的還是像劍橋、牛津這類型的超級明星大學。為此父母在琳恩小時候就費盡心力尋找最合適的中學讓她就讀,而琳恩也不辜負父母親的期待,總是在學校同級生中拿到前幾名的成績。



以這樣的狀況和表現,無論考試再怎麼失常都不至於讀不到好大學吧。但是偏偏在當時十六歲的琳恩被一個中年男人欺騙的。

 







這段故事由當事人琳恩.芭柏自述起來,相當誇張也相當不可思議,但又明明知道是真實故事,為什麼會這樣呢?



前面不是說了琳恩的父母對她學業表現期待甚深,在英國六○年代社會風氣仍相當保守的時候,琳恩的父母當然也和其他望女成鳳的雙親一樣:除了嚴格要求小孩功課表現突出以外,在其男女朋友的交往上也非常嚴格。



可是這時,有一名自稱名叫『賽門』總是開著名車、送來昂貴禮物、談吐得體優雅的三十多歲男子上門追求琳恩。琳恩的父母當時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從一對嚴格管教孩子私生活及課業表現的父母,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為:隨意讓賽門帶著尚未成年的女兒週末假期滿歐洲到處玩耍、過夜。到了琳恩中學最後一年要準備進入牛津的考試時,父母乾脆跟她說:書,不必唸了,直接接受賽門的求婚嫁給她當家庭主婦就好了。



隨後,紙包不住火,他們發現賽門不但已婚、有小孩,還有一些詐欺等犯罪前科。





 



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怎樣失去自己的純真。

琳恩.芭柏這句話說得好。



接受賽門這段不堪回首的事實,並沒有徹底打擊琳恩。反而讓她更瞭解,人,不能只看外表談吐,要真實地去瞭解一個人的個性和內在,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因此她學會不輕易相信別人,總是存疑後查證才接受事實,這對她的記者生涯幫助很大。記者的工作不正是因該挖掘真實,不要讓讀者傻呼呼地只看到表象。



 





讀完《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比較讓我驚訝的並非琳恩的韌性與堅強,而是她的父母在當初對待賽門的態度。



在琳恩的感覺上,十幾歲的她和這個男人只是玩玩,沒有付出太多真情------她很清楚,找到真情、遇見一生的伴侶應該是二十多歲讀完大學以後的事情。



但琳恩的父母卻是,前一刻要求她非考上第一志願牛津大學不可。下一刻馬上又改口說:女孩子不必讀這麼多書,嫁人就是了。這……前後對照也差異太大、太誇張了吧。



『這堂課』雖然的確讓琳恩付出了很多代價,但也學習到更多------至少讓她在日後能成為一位真正獨立自主的女性。


 

 

 

 

com  

 

 




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    An Education

‧    作者:琳恩.芭柏    Lynn Barber
‧    譯者:謝靜雯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    ISBN:9789868703636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7387?sloc=main

 

內容簡介


人生這堂課,越跌倒,她越要活得精彩!
她想當名媛,卻被騙失身;
她躋身牛津大學,卻沒能保證順遂的人生;
她想當記者,卻先進了《閣樓》雜誌……


  還好她的人生不順利,讓她對人性瞭解透徹,讓她採訪報導時眼光獨到、出手非凡,
  從倫敦市長到歌手Lady Gaga,各大受訪名流都對她敬畏三分。

  拿下五座英國媒體獎、被譽為英倫媒體圈最具個人風格的採訪者──
  英國最傳奇女記者琳恩.芭柏的真實故事。

  她的故事讓尼克.宏比驚豔,改編為電影《名媛教育》。該影片成為英國2009年最傑出的年度影片之一。榮獲2010奧斯卡最佳影片、女主角、改編劇本提名,並摘下英國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獎。

  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怎樣失去自己的純真。

  事情發生在六O年代的英國小鎮,琳恩.芭柏──英國八O年代以來以辛辣聞名的女記者、也是採訪報導獎常勝軍,一日突然寫起自己十六歲時被一個中年男人欺騙的往事,文章刊登在Granta文學雜誌上,引起才子尼克.宏比的注意,宏比決心親自改編,將其搬上大銀幕。該影片《名媛教育》(An Education)成為當年最佳英國電影,飾演芭柏(影片中改名叫珍妮)的Carey Mulligan將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少女芭柏演得入木三分,拿下BAFTA最佳女主角獎。

  人生故事成功登上大銀幕,讓芭柏決心接著把這段讓她悔恨交織,甚至可以說改變她一生的往事寫完。

  出身保守中產階級的父權家庭。十六歲的芭柏聰明慧詰,在學校功課名列前茅,為生活機關算盡的守舊思想父親,努力靠教人說上流社會英語的母親,不斷地洗腦她,一定要考上牛津大學,學校的老師也看好她一定能順利考上牛津。

  但芭柏太聰明,學校考試對她來說太容易,她想要更多:音樂會,高級餐廳,文學藝術,熱情奔放的法國……成人的、外面的世界不斷吸引著她。一個午後,開著跑車的中年男人賽門出現,將她帶到另一個世界。對一個十六歲的女生來說,美麗的華服,浪漫的法國之旅,佳士德拍賣會……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她夢寐以求的憧憬嗎?連她的父母都認為升學不重要了,快快嫁給賽門才是女兒此生最好的歸宿。

  當然這不是一段羅曼史,最後沒有完美的結局。

  六十歲的芭柏,回想十六歲這段往事,她自知不是被騙,而是被自己與家人的虛榮與自卑蒙蔽。年少時代的一堂課,從此讓她對所有人保持警惕,但也讓她堅強。她考上牛津、研究讓她跌跤的男人,為了當記者寫作、不畏當時社會對女性的眼光,踏進《閣樓》雜誌,一路闖進倫敦媒體雜誌圈,她用辛辣、揶揄面對不盡如人意的人生,靠自嘲與深刻自剖,將人生路上的種種挫敗當作補課。

  這堂課已不是求升學、拼功名的Education,因為芭柏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失去純真的同時,才真正知道人生一直都在上課……

 

 


作者簡介

琳恩.芭柏 Lynn Barber


  她是最具個人風格的女性記者。

  她是英國名流圈公認的「惡魔芭柏」,也是五座英國媒體獎(British Press Award)的出色記者。

  英國首相、倫敦市長、Lady Gaga、Vogue總編輯……都是她採訪的對象。

  擔任記者期間因採訪風格大膽、言辭犀利,令許多名流聞風喪膽,一度被封為「瘋狂理髮師」(「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剛好她姓Barber),然而其毫不造作、爽脆銳利的文筆,卻為她摘下五座英國媒體獎(British Press Award)和一座報章摘要獎(What the Papers Say Award),被譽為「得獎作家」。

  一九四四年生,於牛津大學主修文學,畢業後進入知名雜誌《閣樓》工作,為該雜誌草創期的元老之一,之後分別於《週日快報》、《週日獨立報》、《週日泰晤士報》、《浮華世界》、《每日電訊報》、《觀察家報》……等報刊擔任記者、編輯職務,現仍持續為《週日泰晤士報》撰寫專欄。曾出版性愛題材的專著。

 

 


譯者簡介

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譯作有《失物之書》、《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苦果》、《橋上的抉擇》、《默默地我相信天使》、《鋼琴教師的情人》、《歸鄉路》、《她的對稱靈魂》、《失落的秘密手稿》……等。

 

 

 
目   錄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成長教育
第三章 牛津
第四章 大衛
第五章 《閣樓》
第六章 弗利特街
第七章 功成名就
第八章 災難
後記


詳細資料
ISBN:9789868703636
叢書系列:文學森林
規格:平裝 / 23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英國文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Ray  的頭像
    TinaRay

    劃錯重點的另類閱讀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