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Tina 的 閱讀心得 (1703)
- Oct 29 Thu 2015 17:51
TinaRay讀 中山七里的《再見,德布西》
- Oct 28 Wed 2015 09:11
TinaRay讀 吳子雲的《暗社工》
雖然《暗社工》是我寫的,但「暗社工」三個字卻不是我想的。
告訴我「暗社工」三個字的,是一位寄訊息到我臉書粉絲團的讀者朋友……
……來信的原因本來是在討論死刑,但他在第一封訊息便直接闡述他認為現在的台灣治安混亂的狀況或許需要類似「暗社工」這樣的單位來懲兇罰狠……
------by 吳子雲 [後記],〈《暗社工》,愛情故事之外的考試卷〉p.229
- Oct 23 Fri 2015 23:20
TinaRay讀 山崎豐子的《偽裝集團》
雖然不知道那些人是前往工音例會的會員,還是去聽音聯例會的會員,但他們匯集在一起,宛如一條寬帶。想要組織這些年輕的群眾,達到某種政治目的集團就是現代的偽裝集團。流鄉迎向在街道上宛如洪水般擴散,成群結隊的年輕群眾發出的巨大能量,在被這股巨大能量震懾的同時,穿越了這片群眾。
這段我個人認為美呆了極有意境的文字,出現在山崎豐子(山崎豊子) 於今近五十年前寫下的《偽裝集團 (仮装集団)》一書結尾,有一種蒼涼但又帶著某種決心的美感。
- Oct 23 Fri 2015 17:19
TinaRay讀 寶拉.里佐 的《為什麼菁英都是清單控?》Listful Thinking
嗨,我是寶拉‧里佐,我有病。這種病的叫作「清單控」(glazomani)。glazomani這個字,按照Dictionary.com上的解釋,指的是對清單有著無比的熱情;Encyclo.co.uk上的定義則是「對建立清單有著異常的迷戀」。是的,我就是個清單控。
首先我要聲明,這本書並不是我挑的,也不是我買的。而是我那親愛的室友因為又爬上一階管理階層,因而想要買一些相關書籍來自我充實一下(其實不是的,正確說法是臨時抱佛腳)。
- Oct 17 Sat 2015 20:19
TinaRay讀 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
- Oct 16 Fri 2015 20:24
TinaRay讀 櫛木理宇的《寄居蟹之女》(尖端出版2015年 11月新書)
- Oct 15 Thu 2015 01:56
TinaRay讀 朴信榮的《在客戶的腦中畫出一張圖》
我們的人生並不是獨活,因此都會扮演以下這兩個角色:做簡報的角色,聽簡報的角色。在做簡報時(廣義而言,只要是向他人傳達訊息,皆可稱為簡報),在說話 時,在寫簡報時,在發表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你在說什麼?不懂你的意思耶!回去再做一遍吧! (@&()!)!(@)!!!)
事實上,這些言語正是表達:「我不知道你想說什麼,在我腦子裡畫不出一張圖!」當你明白對方的意思,應該要想:「我該如何讓對方的腦子裡有一張圖?」
- Oct 12 Mon 2015 18:16
TinaRay讀 蘭波.羅威的《這不是告別》Eleanor & Park
- Oct 11 Sun 2015 12:39
TinaRay讀 甘耀明的《邦查女孩》
- Oct 06 Tue 2015 15:15
TinaRay讀 凱文.吉佛伊的《複製邪惡》
繁衍後代需要很多次結合或是時機恰好的結合,這樣才能生出孩子。這種繁衍方法例代相傳,是上帝的安排,是達爾文進化論所贊同的。孩子出生前你對他一無所知,當然你也許可以知道孩子的性別,但隨著孩子長大,你會發現孩子就像風選的稻殼一樣,接受自然的優勝劣汰。
- Oct 04 Sun 2015 21:55
TinaRay 讀 尤麗‧策的《過度纖細的身體》
- Oct 01 Thu 2015 18:17
TinaRay讀 珍妮佛‧尼文的《生命中的燦爛時光》All the Bright Places
- Sep 28 Mon 2015 18:20
TinaRay讀 東野圭吾的《同級生》
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自1985年以《放學後(放課後)》出道以來,作品產量豐富。但由於台灣出版社取得日文版授權的時間不同,以致在台灣的書市上面,讀者很可惜未能一起跟上東野圭吾的創作腳步,同步按照原文版出版順序閱讀。
這樣的結果,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在我在閱讀東野圭吾的作品時,經常會作一件事名叫『猜一猜』------猜猜手邊剛閱讀完畢的這本東野圭吾的作品,大概是屬於這三十年間的哪一段期間的作品。
- Sep 27 Sun 2015 22:20
TinaRay讀 湊 佳苗的《絶唱》(三采文化 2015年 10月新書)
小說能幫上什麼忙呢?我日日都為自己的無能懊惱,但我絕對不會停筆。就像那時候的郵差一樣。
而此刻,我也繼續寫著故事。我只是想對妳說聲,謝謝------
尚美姐,那場震災已滿二十年了。
- Sep 26 Sat 2015 00:58
TinaRay讀 柯姆.托賓的《布魯克林》(時報文化 2015年 10月新書)
「她已經回布魯克林了,」媽媽會這麼說。火車跨越麥可美大橋,朝韋斯福前進時,艾莉絲想像自己的未來,當媽媽的那句話對那男人意義漸漸流失後,同一句話卻對艾莉絲越顯刻骨銘心。想到這一點,艾莉絲幾乎微笑了,然後她閉上雙眼,再也不多想了。
- Sep 12 Sat 2015 18:36
TinaRay讀 喬艾爾.狄克的《HQ事件的真相》La Vérité sur l’Affaire Harry Quebert
- Sep 10 Thu 2015 15:08
TinaRay讀 沼田真帆香留的《貓鳴》
- Sep 09 Wed 2015 22:10
TinaRay讀 湯姆.瑞奇曼的《你在我心中的崛起與衰落》
- Sep 06 Sun 2015 19:50
TinaRay讀 潔西.波頓的《娃娃屋》The Miniaturist
- Sep 02 Wed 2015 19:27
TinaRay讀 中山七里的《七色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