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Tina 的 閱讀心得 (16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 1.jpg

 

大門不關緊,細語卿卿吟。

單獨在外地,轉眼回家難。

窗戶不關好,玻璃咚咚敲。

孤寂又鬱悶,難敵耳語人。

 

 


人口不多的鄉下小鎮又發生一樁小男孩失蹤案,看在資深探長彼特眼中,歹徒行兇的手法和20年前的連續男童被殺害事件如出一轍,只是當年已經破案找到真兇,兇手也正在監牢中服刑,這次的殺人兇手絕對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模倣犯的犯罪目的為何?該朝哪個方向調查,才能揪出這名藏在茫茫人海中的可怕模倣犯呢?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Image.jpg     

 

要說那是一段不值得再提的往事,也許是吧。

但我無論如何都想再次真摯面對「那起事件」,那起有如謊言般愚蠢,卻又無比真實的事件。我將二○一一年求職活動時發生的「那起事件」調查結果彙整於此;雖然清楚知道犯人是誰,但事到如今,也不打算追究了。

我這麼做只是想知道那天的真相。

不為別的,純粹為了自己。

 

 


人人都有優缺點,對於自己的優缺點也多少有些自知之明。

 

但,就是有些場合,讓人不得不隱藏自己的缺點,且盡力表現自己的優點。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021111703250583427011.jpg      Image 1.jpg

 

-----律師的工作不是為了保護弱者不受壞人欺負。


沒有錯。在法律之前,無論善人惡人、強者弱者,都一律平等。再怎麼十惡不赦的混蛋,也跟高貴的善人擁有相同的權利。這就是我喜歡法律的原因。

 

 


在法律之前,無論善人惡人、強者弱者,都一律平等。擁有相同的權利,這也是我一接觸法律就欣賞的原因。

 

新川 帆立的《前男友的遺書(元彼の遺言状)》,書中人物設定性格鮮明,故事敍述線條流暢,開始讀沒幾頁,就覺得這本「『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賞受賞作」得獎小說應該可以以劍持律師為主角,發展出後續的系列小說。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9f9h2f_460x580.jpg

 

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孟婆。或許,每一個人想像中的孟婆都是截然不同的,包括那碗「孟婆湯」的滋味和功效,也是眾說紛紜。想像一下自己手捧孟婆湯時的心情和感慨,大概每個人都不一樣,在塵世活過的人,每個人都有一番屬於自己的際遇與感悟。   by   自序,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李莎的《孟婆傳奇:南葵篇》,除了文字美到令人驚豔,故事安排也相當有意思。

 

平日甚少接觸古代中國文化和經典傳說的我,原本只知有位「孟婆」會讓人喝下忘記過去的「孟婆湯」,卻完全不知道孟婆的故事可以由掌管冥界的「冥帝」和「牛頭」、「馬面」等等在兒時讀中國民間故事中的彼岸世界人物結合。

 

《孟婆傳奇:南葵篇》在故事一開始,流暢的敍事線條,每位出場人物的性格和特徵描寫,此鬼與彼鬼間合理的「鬼」界互動,偶有莞爾一笑,偶又心頭一驚。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S7J7Lteaz-Fke7Lq-ySlQ.jpg    1652310612.jpg

 

「烏托邦大道?」

「『烏托邦』的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大道』是一個地方。音樂也是一樣。當我們演奏得好的時候,我在這裡,但也在別的地方。那就是弔詭之處。烏托邦沒辦法到達。大道卻到處都有。」

 

歌曲。歌曲就像蒲公英的種子,能夠像波浪般穿越時間與空間。誰知道它們會落在什麼地方?或是,它們會帶來什麼?

 

 


人的生活和思考模式是這樣的,當你孤身一人時,可以有空間與時間內化思考自身,將反省檢討變成感慨與感悟,然後化為文字或其他如音樂美術等方式表現出來。更還有一種模式,人是與其他人相處在一起的,為了僅僅只是彼此的合得來或某些共同目標而群體創作,大家各自抒發自己的感想與看法,綜合腦力激盪之後完成一項屬於共同創造出的作品。二種方式沒有優劣之分,都是創作的原動力與過程之一。

 

大衛.米契爾(David Mitchell)的《烏托邦大道(Utopia Avenue)》一書用娓娓道來的口吻,說了一個好長好長卻又好精采好精采的故事。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7DDlBCd+L.jpg

 

人生總是有妥協。不過,當你念了社會學之後,很多事情當別人都妥協的時候,你依然會立場堅定。 

by  姚人多,推薦序1.<恭喜,妳做到了!>

 

 


張慧慈的《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是參加一場不花錢的 贈/換 書活動中意外得到的,我個人很好奇別人讀了社會學系所之後有什麼感想,室友則好奇能不能在書中讀到30年前那個被社會學深深吸引的我,於是有了這本書的閱讀心得。

 

我必須說,世代是一項變數,社會階級則是另一項變數。讀完張慧慈的《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才發現她是民國七十七年出生,也就是說,她整整小了我十七歲,甚至當我已經不再對社會學抱持任何美化過的想像,轉而改讀「很實用」的法律系時,她跟我當時的同學年齡差不多。

 

相差17年,分別來自不同藍領階級和教師家庭,讀過社會學的作者張慧慈和讀過社會學的我有什麼差別呢?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860837._S.jpg

 

從心理治療師的角度來寫故事,確實十分新鮮有趣。開始書寫時,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心理治療師遭遇困難時會找誰傾訴?他們能將自己的祕密和恐懼交託予誰?   by 作者,<台灣獨家作者序>

 

 


絲汀娜.福爾摩斯(Steena Holmes) 的《失控療程(The Patient)》是一次相當有意思的閱讀,以心理治療師丹妮爾為主述者展開故事,雖說本書幾乎有400頁左右的厚度,作者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的筆調,讓讀者很快進入書中世界,連相當不擅長猜出推理驚悚最後兇手的我,也在讀到大約100頁時,忍不住對兇手的身分及兇手與主角丹妮爾的關係做出猜測,故事來到末了,完全是幾乎99分的猜中,實在算是閱讀中的相當難得。

 

 


當一個心理治療師 需不需要或能不能 尋求其他心理治療師的諮商治療呢?除了是作者書寫本書的原動力之一以外,也是我個人相當好奇的問題。現實生活中我認識許多心理治療師或諮商師,都是帶著更早以前原生家庭或成長過程留下的傷痕,企圖自我療癒,才會選擇學習和從事相關工作。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1).jpg

 

「別這麼說……我確信你會遇到好人的。」

「你這話倒是說得輕鬆,你在幸福裡游泳啊!」

整個下午的時間,馬蒂妲都在思索這個說法:在幸福裡游泳。但當我們游到岸邊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

 

 


自從拜讀過大衛.芬基諾斯的第一本中譯版作品《精巧細緻(La delicatesse)》後,我似乎像著魔般愛上他的文字,字裡行間的行雲流水和名符其實的精巧細緻,讓我一本也不願錯過大衛.芬基諾斯的中譯作品。


故事架構清朗,書寫情感細膩到位,也是大衛.芬基諾斯作品中決不會欠缺的,原文出版於2020年的《姊妹(Deux sœurs)》也不例外。以妹妹馬蒂妲為主角的故事和口吻,寫出女人被男友拋棄時的撕心裂肺,也寫出女人對愛情的夢幻憧憬,只要是在愛情裡受過傷的女性,閱讀大衛.芬基諾斯的《姊妹》時,大概只有「你怎麼如此懂得我的心」的感受吧!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8.jpg

 

這世界上每個人說話都不一樣,大夫人、娣亞女士、寇飛、阿布、甚至是我阿度妮。我們說話的方式不一樣,因為我們每個人長大的故事也都不一樣,但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好好聽,所有人一定都可以聽得懂彼此的話。

 

 


阿比.達蕊(Abi Daré)的《大聲女孩(The Girl with the Louding Voice)》以輕快明朗的筆調,娓娓道來奈及利亞15歲女孩阿度妮如何從逆境中求生存,永遠以正面向力量挑戰每一次挫敗,最後為自己掙得自由與光明前途的故事。


故事架構是常見的青少年勵志故事,於文學寫作而言中規中矩,但有趣的是,故事的背景。


奈及利亞可能是我們一生中都很難有可能拜訪的國家,書中細描述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和社會現況,於是讀者可以進入書中的世界,體會奈及利亞鄉下的生活,發現為什麼當一個家庭陷入經濟陷入困境時,身為女孩總是第一個被犧牲的對象,女性在傳統奈及利亞鄉下中從來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甚至連成為有基本人權的人都談不上。所以,當 你/妳 是這樣的女孩兒時,會屈從命運還是挑戰未來?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_1587892412_78306_4.jpg

 

原書名為「破果」,取其字典定義,一是指壞了、破掉的果實;一是指十六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書中作者以火花、果實短暫絢爛美好過後消失的瞬間,比喻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一旦老去,就如黯然失色的煙火灰燼,或腐爛於冰箱、一坨散發酸臭味的果物。然而作者更想藉由爪角控訴這個對年老者――尤是年老女性不友善的社會。   by <作者介紹>

 

 


我個人相當喜歡看女打仔的電影,尤其是<Lucky>、<ANNA>、<Ava>三部,愛不釋手地經常拿出來反覆觀看,主流電影中的女殺手好像除了身手矯健 、頭腦靈敏以外,一定要和「美麗臉孔+婀娜身材」為基調,看久了,彷彿女殺手就是給人如此的既定印象。

 

韓國女作家具竝模(구병모/Gu Byeong-mo)在《破果(파과)》中的主角女殺手爪角,在作者的角色設定和人物描寫中,與主流女打仔電影中同樣有了不得的手腳和殺人方法,但卻是一名初老女性。

 

女性和老人這兩個身分,在社會中因著生理因素而會被歸為弱勢,而《破果》故事中,讀者卻讀到一位認真顛覆主流,即便年華逐日老去,卻不願放棄仍舊矯健的身手,仍舊從事四十多年來固定工作------以殺人為職業的「防疫者」。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810133004.jpg

 

我的意思是,這座海市蜃樓就是真實的世界啊。我們每一個人個帶來一片謊言,拚成了只有眼前能看見的事實。

 

 


極愛日本女作家村田 沙耶香筆下的文字世界,只有不斷被創造,然後顛覆,然後你會想著,這樣合理嗎?這樣正常嗎?但,合理和正常有標準答案嗎?我想沒有,這個世界永遠都只是多數決的世界,雖謂標準,只看你的言行想法合不合乎大部分人的意見。

 

短篇小說集《生命式(生命式)》,每一個故事都帶讀者進入一個「並非不正常,只是你未曾想像過」的世界。書中每一個世界書寫一段人與人的生命互動。從最驚悚的吃人肉作為懷念故人的儀式,到愛上窗簾的男子,吃不慣這世間大多數人所謂的「食物」而被視為異類的人們,以為自己性格不正常而被男友用力接受的女孩。

 

《生命式》的每篇故事帶出一段生命過程,也許只是日常,也許只是偶然,但故事主角就是做出不符合多數人認為的「正常行為」,因此有人被排斥,有人將之隱藏,有人則勇敢承認。故事主角要如何選擇,只看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內心望出去的世界,即便說出,有人被接納,也有人反而被更排斥。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27315157-784432586-g_n.jpg

 

「大蒜可真辣。」

妻子邊說邊抹起了眼淚。但我知道,辣的不是大蒜,流淚也不是因為大蒜。生活是辣的,因為辣才流下了眼淚。過去我也邊剝大蒜邊哭過,所以我知道生活比大蒜要辣上一百倍,我還知道剝大蒜會讓人倍感孤獨和寂寞。

我感到心痛。

 

 


韓國作家姜泰植(강태식)發表於 2012年的小說 《正常人的條件》,韓文原書名是《굿바이 동물원》,意即「再見 動物園」,閱讀完後,我覺得韓文原書名是比較接近整個故事的。因為我並不覺得書中為工作而擔任動物園動物的每個人們有多不正常,「正常」的定義因人而異,我們不都也是假裝披著信任別人的外衣,在過著不知道實際真假的日子。

 

失業的中年男子在朋友幫助下進到私人動物園裡工作,他既非動物學家,也沒有照顧動物的實際經歷,那麼,進了動物園要做什麼工作呢?答案是: 當動物。男子穿上猩猩的套衣進入動物園的猩猩區,開始做一些人們概念裡猩猩該做的事情,好比吃香蕉,好比大力拍胸膛,好比爬到高處顯威風。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威卡是一個詐欺上億元的故事。從一個色情行業的小型服務公司起家,迅速脫出污泥,和有名有姓的生意夥伴創造出驚人的利潤。
 
實際上,威卡執行的可疑交易一樁接著一樁,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伯朗給員工訂下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慕尼黑檢察官形容,這家集團內部階級森嚴,整個系統強調「團隊精神和效忠董事長」。之所以能存在這麼久,是因為很多人視而不見,包括員工、監事會、會計師、行政機關。
 
威卡的故事美到不真實。從一開始就是。

 

 


我不曉得沒有實際經營過公司的讀者會怎樣看待沃克.泰哈則伯格(Volker ter Haseborg)和梅蘭妮.貝格曼(Melanie Bergermann)的《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Die Wirecard-Story: Die Geschichte einer Milliarden-Lüge )》這本書,我只知道,在過去投資經營公司並且負責會計和法務部門的我讀這本書時,曾經很多的回憶都一一浮現,書中提到的每一起偽造交易、詐欺(?)、美化公司財務報表、洗錢、內線交易,或者很多一般讀者覺得不可思議或認為不道德不正當的財務行為,在一般公司真的相當常見,只因為不是公司核心人士,所以沒有權限瞭解。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右手有蜂蜜香-小封.jpg

 

即使是這樣的日子,仍就算是幸福的。因為擁有了幸福,因此會感到艱辛。世界令我悲傷。

世界比我想像的更複雜。這世界的一切或許都充滿矛盾。

我觸摸睡著的你。你總是溫暖而巨大。對於如此無可救藥的我,也能夠連同矛盾一起擁抱。

 

 


北海道國道沿線出現棕熊,人人自危。今天,讀國小的雨子在放學回家時偶然遇見一隻小棕熊,雨子好想跟剛映入現眼簾的小熊打招呼,沒想到這個舉動讓一旁的母熊認為有威脅性,舉起熊爪來準備往雨子方向大力揮過去過去。不知是福是禍,母熊被隨後趕到的救難隊員射殺當場身亡,撿回一命的雨子對於眼前一幕驚嚇到不行,剩下無母親可照料的孤兒小熊從北海道森林被送到數千里以外的仙台動物園安置。

 

只是喜歡小熊,想和小熊說話,為何會引起如此大風波?讓小熊失去母親的自己,當時那樣的舉措,真的是對小熊好嗎 ?如果早知道對一件物事好,但卻會引來悲傷的後果,雨子寧願從頭來一遍,她會選擇其他方式對小熊好,甚至她會故意不理會小熊就這樣往前走,如此一來,小熊和母熊原本平靜的日子就不會受干擾了。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getImage (1).jpg      15525980396_2aa56caf22_m.jpg

 

「我真希望像你一樣。」我說。

「你不可能像我一樣,」國王說,「但是你曾經跟我一樣,我的意思是說,當你還小的時候。」

 

 


巧遇德國作家阿克塞爾.哈克(Axel Hacke) 原文出版於 1963年的《小國王十二月(Der kleine Konig Dezember)》是在金門機場的漂書點,這樣一本有名的故事書,我竟然在之前完全沒聽過,真是孤陋寡聞了。

 

讀後我稍微注意了一下網路書店將這本書分類在【童書/青少年文學】,實在有點讓我驚訝,我以為這本書會歸類在【哲學】類。

 

《小國王十二月》精緻小巧得令人第一時間就聯想到法國作家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小王子(法語:Le Petit Prince)》,但細讀下去並不像,《小國王十二月》其中討論的議題更哲學性,每個議題都能讓人反覆思辯、沉吟良久。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如果說她有什麼心願的話,那就是不受人輕視地活著。不給人們添任何麻煩,安靜地活著,然後死去。


她突然很好奇,剩下的最後一個人在聽到另一個人離世的消息時,是怎樣的心情呢 ?那個人會不會像在茫茫大海上獨自漂流的孤舟,感到寂寞和恐懼呢?即使不告訴全世界,但是否應該讓那個人知道這裡還有一個人呢?

 


13歲被日軍抓走,成為慰安婦的「她」,受盡肉體與心靈的凌辱,即便在惡劣的身體或環境條件下,都不能說出「我不要接客」這幾個字。二次大戰中被日本軍方以偷拐搶騙各種方式成為日軍慰安婦的每一個「她」,都有說不出口的血和淚。

如果......,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如果自己沒有離家去家門前的小河流撈取食物,如果當時有人看見勇敢地救下她。那麼也許90歲的「她」不用在看完新聞報導後,想起「最後一個人」五個字的意義,90歲的「她」不用想起十三歲時起的自己。那些重複、難堪又痛苦無比的日子,那些感覺骯髒想忘掉的過去,不會在現在這時呼喚每一個「她」。

 

韓國女作家金息(김숨) 的《最後一個人(한 명)》,不知道是因為故事本身存在那樣大的哀傷,又加上譯者胡椒筒深刻的文字翻譯,總之,可以說《最後一個人》是我至今看過最好看也最揪心的韓文翻譯小說,字句斟酌的令人痛心,話語中的痛苦難耐,閱讀的每一分鐘我都感到辛酸和心酸,辛酸大時代下被犧牲的那群原本可以如花兒般迎風搖曳成長的少女們,也心酸當這些少女們勇敢說出自己故事之後的遭遇。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jpg

 

「我們的……妳的一切努力,就快開花結果了。」

男子在少女的耳邊輕聲說道。

「黑暗的日子就要結束,妳會走向光明,妳會改變世界,或許多少會有些紛擾,但那不算什麼,我會設法替妳解決的。為了我,妳奉獻了全部,這就是我報答妳的方式。」 

 

 


四名曾叱吒風雲的前日本國家隊運動選手一起在深夜拜訪神秘男人的家,一場無望的談判,導致有人出手搶了男人手上的槍,並且開槍殺死男人。

 

原以為男人死後可以在房子裡大翻特翻找到想要的資料,沒想到怎麼樣也找不到,這時,四人中有一人提議~~乾脆一把火燒了房子和屍體,這樣找不到的資料,也許也能在這一場烈火中燃燒殆盡。然而他們四人失算的是,有一名少女正自願被關在屋後的小倉庫中,從監視器中看見所有過程,並且誓言要為男人報仇。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nekoge_460x580.jpg

 

他們出現之後,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家、以及我們的生活全變了樣,一切發生得如此緩慢,卻又驚人地快速。在柏蒂帶著兩個大皮箱和裝在藤條箱裡的貓,出現在我們家前門台階上的第一晚,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她將對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她將會把那些人引進我們的生活,以及這一切竟會這樣結束。
 
我們以為她只是來過個週末。

 

 


一棟豪宅,三個自殺的大人,一名在搖籃車裡快樂微笑的小寶寶。三個謎團是麗莎.傑威爾(Lisa Jewel)《陌生的房客(The Family Upstairs)》中企圖營造的。豪宅曾經住過那些人,這些人彼此的關係又是如何?自殺的三人為何自殺,何況其中還有一位查不出身分的男子。寶寶的身分成謎,但身上留有交代她身分的紙條,紙條內容的真實度為何?總之案發現場是充滿迷幻和詭譎的。

 

閱讀麗莎.傑威爾 的《陌生的房客》的感覺很像閱讀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的小說,我個人將之歸類成「現代典型英國女作家的懸疑推理小說」,其特色是,故事其實沒有那麼詭異和吸引人,而作者習慣用大量的空虛文字去企圖堆積故事的懸疑性,待讀者耐心讀完後會深深覺得~~啊,我又浪費了一段光陰。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675hd3_210x315.jpg

 

 

怎麼會有那種東西……?
 
望向儲藏室,沒關上的門令人在意,但腳卻無法移動半點。
 
呼吸困難,我乾咳了幾下。口渴了。我慢吞吞地脫鞋,從簷廊進入屋內。
 
從來不曾覺得廚房如此遙遠。我站著將冰箱的麥茶倒進杯裡。手抖得厲害,淡褐色的水花濺到廚房地墊。嘴巴貼上杯緣,一股焦香竄過鼻腔。
 
我吁了一口氣,抓住椅背慢吞吞地坐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桌上的空杯看,就彷彿答案顯現在上頭。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cqjzkk_210x315.jpg

 

石藏醫師說:「 我希望人生走到最後一刻時,能依照自己的意思決定用什麼方式結束生命。」

 

 


福澤喬的《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人生百年時代,日本教我們的那些事》一書,以三個章節,四平八穩數十篇自己觀察到的日本中老年人實際生活案例和社會議題,持平地討論,「人生百年時代」過去是如何迎接,又如何因著時空變化而有所更改,以及現在和未來我們又該持怎樣的態度面對。

 

以新聞專題式的每篇短文中,用各種角度切入老年人在日本的狀況。第一章<嫌老世代:長壽不再是祝福>以負面筆觸描寫現在日本老齡人口大增所造成的問題,既顯示現況的無奈,也讓人感受到如果不予以積極處理,社會必將落入比現在更慘的未來,既是實話實說,也由各項實際數據引導出人們的危機感。

 

然而中老年人只能這樣坐以待斃嗎?第二章<人生下半場,開拓新生活> 作者改變書寫態度,帶領讀者廣泛地閱讀同樣是老人卻願意選擇積極生活者的優缺點。每篇文章忠實地記錄了數十位將老年化為動力的實際案例,企圖鼓勵中老年人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可以更積極,可以追求更好,但你必須先付出,也必須能承受若不成功便成仁的現實。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