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1.jpg

 

他說話的同時,一道刺耳的巨響傳遍樹林,兩道爆裂聲,接著又傳來幾聲。砰砰砰,像氣球破掉,或是煙火。她努力想像動物園裡的人做什麼事會發出像小型爆炸的聲響,會是萬聖節慶祝活動嗎?園裡已經掛滿燈飾──「森林區」這裡沒有,但比較有人氣的路線上都有,所以或許是哪個變壓器爆炸了?還是在施工呢?是手持鑽孔機嗎?
 
又是轟的一聲。又一聲。然後又一聲。太響了,不像氣球,間隔也太長,不像鑽孔機。
 
鳥都安靜下來,只有樹葉依然紛飛。

 

 

 


原來最適合玩大獵殺遊戲的地點,是在黑夜裡的動物園(大誤)。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 8.jpg

 

接下來我所能做的,就是一輩子都不忘記妳。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所以,美咲,在往後的日子裡,每當看到櫻花,就會情不自禁想起。

想起只有短暫綻放,美麗而燦爛的……  想起我那像櫻花般的戀人——那就是妳。

 

 

 


生活即便再如何現實,有時還是該躲進純愛小說的世界歇一歇------那裡沒有醜惡和狡詐,只有真誠等待付出的誠摯之心。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6.jpg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18685322400576/?active_tab=about

 

 

詳情


招募5位試讀評論家,搶先閱讀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19年11月新書《是誰在說謊》,閱畢後在個人部落格或FB網誌上貼出300字以上的讀後心得(使用FB網誌者需同時發表在塗鴉牆),如期繳交心得者,即可獲贈得《是誰在說謊》新書一本。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471_1.jpg

 

公司是什麼?到底是為什麼而工作?到底是為誰而活?

佃面對的是公司經營的本質問題。

 

 

 


讓學法律或管理、商科的人來回答~~「公司是什麼?」,感覺得到的答案應該會是~~「以賺取利潤或金錢為主的組織體」。從過去在銀行工作時認識的大老闆,到現在身邊常見的中小企業經營者,其實坦白說,他們之所以願意承擔風險出來創業,無非就是為了多賺錢,比其他不敢冒險的人多賺很多很多錢。

 


至於有沒有像池井戶 潤《下町火箭 (下町ロケット)》中的佃所長那樣充滿夢想與理念,讀完整本書後我個人的感覺是,佃這個人是相當少見的夢幻經營者------他原本就沒有太大的賺錢慾望,與其說賺錢好,對他來說,倒不如在實驗室研究火箭發射、實踐自己的夢想來得更好,但是可惜了實驗失敗需要他離開研究室謝罪負責,也正好家中老父生病了需要小工廠有個領導者,所以佃社長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為了需要也因為不得不,所以承接了小工廠經營者這個角色。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6782997303648362.jpg

 

......對照起聽音樂的群眾來說,每個人也都是有歌的人。因為在他們私藏歌單裡,許多歌是自己認同,而且是與自己人生經驗相呼應的一種紀錄......

 

 

 


一九九九年的五月天終於出道,結束了我漫長聽台灣流行音樂的美好時光。分明是在地人,卻要裝出一副ABC的口吻和唱腔,是我討厭它們的主因。五月天帶著之後諸多華語歌手用這種難聽拗口的腔調唱歌,讓我幾乎不碰台灣的流行音樂------要一直等到六、七年後,我偶然發現內地歌手們還用著標準的ㄅㄆㄇ,該卷舌時捲舌,不該卷舌時不捲舌地正規唱歌,我才又將注意力放回華語流行歌曲,不過,這次是內地。

 


我已經鮮少聽台灣歌手的歌曲了。所以我討厭五月天,它們難聽至極又刻意做作的唱歌腔調帶起一股仿效流行,卻也終結了我聽華語流行歌曲的人生。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jpg

 

《她們》於二○○二年動筆,二○○七年完成,期間九易其稿。這是一部眾生相式的小說,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年代到本世紀初。那時我二十多歲,野心滿滿,渴望寫大作品。於是有了這麼一部眾生相式的小說,以上海為藍圖,講述了上世紀五○年代至本世紀初的市井男女故事。其間有世事流變,有對不測之命運的歎息,也有泥沙俱下的欲望,以及被欲望拖入深淵的人性。

《她們》是激憤之作,也是冒犯之作。今日的我,對其中的尖銳略覺陌生。一晃十多年,我已步入嚴謹緩慢的中年階段。開始關注死亡問題,學會了審視自己也試圖把人性放到更整全的秩序中去考量。人性是「愛與黑暗的故事」(奧茲),是「既有愛也有汙穢淒苦」(沙林傑)。倘若今日來寫作《她們》,我可能不會任由人性跌入絕望之中。這是反省,但並非否定。我仍然喜愛《她們》,對它沒有任何遺憾。也希望臺灣的讀者喜歡這部作品。

------by 作者,<序言>

 


他喜歡旁觀這個世界。當他自己走進去時,世界就不完美了。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7.jpg

 


結衣進公司以來,不管工作再怎麼忙,一定準時下班。

雖然也會加班,但次數很少;這間公司希望員工「盡量不加班」,結衣進公司十年來一直恪遵這原則。

但因為最近多了不少從其他公司跳槽來的人,開始影響公司風氣,剛才那個全勤獎之女,三谷佳菜子就是一例。

 

 

 


朱野 歸子( 朱野 帰子) 的《我要準時下班! (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全書故事是在描寫一位與「加班主義」對抗的年輕OL結衣,她企圖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方式,以一己之力,將公司惡質的加班文化扭轉過來的過程。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慈悲?慈悲的問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法院的存在,不是為了慈悲的思維。懊悔?「我很樂意以我的生命換回對方一命」,休伊曾經這麼對我說過。但這些上訴法官對於懊悔或是悔罪卻漠不關心,他們有興趣的是法律......

我告訴自己,這正是他們覺得刺激有趣的地方,法律專業中的細節與特點。

 


我們有法律,當然,也有正義,但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好的法律未必能保證實現正義;同樣的,正義得以伸張,可能是源於惡法,這兩者未必一致,但如果法律與正義「雙雙」與你作對------讓你陷於危殆之中呢?......

 

 

 


詹姆斯.麥克奈許(James McNeish) 的《創傷迷宮 (The Crime Of Huey Dunstan)》說是一本法庭小說也可以,由成為被告證人的盲眼老心理學家契斯尼為主述者,展開本書的故事。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小的地方平面書封.jpg

 

各種事情接踵而來。我內心開始湧現隱約的不安,漸漸覺得成為自己人生基礎的一切並不是永恆不變,也許有一天會消失,不由地感到戰慄。爸爸、媽媽、阿華和那些刺青師,以及紋身街這些支柱支撐了我的人生,這是我人生的一切,除此以外一無所有。想要長大成人,就必須把這些支柱一根一根拿走,最後靠自己這個支柱支撐起自己的人生。

 

 

 


想要長大成人,就必須把這些支柱一根一根拿走,最後靠自己這個支柱支撐起自己的人生。

 


東山 彰良 的《小小的地方 (小さな場所)》是一本會讓人讀後感覺想微笑的作品。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N06OJ30R


光良《今晚我不孤獨》巡迴演唱會 - 台北限定版

 

201910290324367950udn_1920x1080_300k%20(1).jpg

 

光良《今晚我不孤獨》巡迴演唱會 - 台北限定版

 


像老朋友般熟悉誠實,聲音唱透你我內心的 光良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umbnail_Outlook-Inline%20ima.png

 

「不管是誰,都有想要當成秘密藏起來的事。」

 

 

 


校園推理的懸疑情節背後,藏著一段心酸難過、眷戀滿溢的純愛故事……


閱讀出版社的文宣,不知為何這段文字相當吸引我。校園、推理、純愛,究竟這三個元素會組合出怎樣的故事?我真的很期待。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2.jpg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29711630502078/

 

 

詳情


招募25位試讀評論家,搶先閱讀尖端出版2019年11月新書《小小的地方》,閱畢後在個人部落格或fb網誌上貼出500字以上的讀後心得(使用fb網誌者需同時發表在塗鴉牆),如期繳交心得者,即可免費獲得《小小的地方》新書一本。

繼直木賞得獎作品《流》、日本文學獎三冠殊榮《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之後,再次以臺灣為背景創作的第三部曲──《小小的地方》。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349077_10220195298622879_4484359793087086592_n.jpg

 

 

75291716_10220195298302871_2320482727364657152_n.jpg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悅知文化 2021-01-20(三) 部分試讀 流浪的月.jpg

 

「......而且把奧運當作人質不是很妙嗎?代代木體育館、武道館、新幹線和首都高速公路,以及東京所有一切都是人質,政府根本防不勝防。」

 


「不,我對政治漠不關心,只是強烈地認為,身為無產階級的一分子,必須用抵抗的方式讓統治者知道,也有不順從的綿羊。」

 

 

 


奧田 英朗於2008年發表的《奧林匹克的贖金(オリンピックの身代金)》,雖說中文翻譯本厚達700 多頁,但寫作之精彩和安排布局之巧妙,讓讀者一頁翻過一頁無法停止,甚至願意徹夜閱讀,眼睛緊緊盯著文字和故事,深怕一個不小心漏看了哪個精彩環節。本書獲得二〇〇九年吉川英治文學獎,實至名歸。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他那時才不過二十一歲,比我現在還小兩歲。我們之間相差三十年,但他的聲音好像就在我耳邊輕聲細語,與我說話般的存在感。他聽起來不像是我平常所認識的二十三歲男孩,因為他們都會非常接近我耳邊說話,近到好像連他們嘴巴裡的啤酒都會流進我的耳朵裡。我無法一邊聽著爸爸在二十一歲所留的錄音,一邊想像著他未來會發生的事情,還有他生命的故事將有怎樣的結局。

 

 

 

  
維多莉亞.羅斯特拉(VICTORIA LOUSTALOT)的《維多莉亞的道別(THIS IS HOW YOU SAY GOODBYE)》,寫作筆鋒之巧妙,情感流露之真誠,所有讀過這本書的讀者,絕對會將其列在五顆星以上,我也不例外。我喜歡讀文中年紀長大成人的小維回憶過去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同時也不忘猜測身為同性戀或雙性戀的父親,是如何度過二十幾歲最燦爛的青春時期。

 


由小至大,維多莉亞從自己最原始的記憶出發,尋找生命中謎樣般的父親。父親疼她,卻因為性伴侶無數的緣故,在久遠的1960、70年代,因為對安全性觀念不甚熟悉,因此成為HIV帶原者,且在數年後發病身亡。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635044_10156629026998317_8761922764912197632_n.jpg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82268075453379/?active_tab=about

 


詳情


招募20位試讀評論家,搶先閱讀尖端出版2019年11月新書《左撇子的你》,閱畢後在個人部落格或fb網誌上貼出500字以上的讀後心得(使用fb網誌者需同時發表在塗鴉牆),如期繳交心得者,即可免費獲得《左撇子的你》新書一本。


該怎麼做,才能讓你記起曾經
校園推理的懸疑情節背後,藏著一段心酸難過、眷戀滿溢的純愛故事……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 繁體中文版四款書封 )
 

 

「不過妳得記住,」他繼續說,「紅色按鈕是唯一妳能按超過一次的按鈕。」
 
「那黑色的呢?」

「黑色按鈕的力量龐大無比,它是最厲害的一顆按鈕。」法瑞斯邊說邊起身,「這整件事就像妳爸爸會說的:卡胡納 。」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9.jpg

 

請給我一個說法,一個形容詞,讓我在描述自己家庭的時候,多數人都能毫不遲疑地理解我。

 


如果要用「一個說法」形容光小姐的父母,我想應該是「毒親」吧。假使父母並沒有暴力虐童,也沒有放棄養育責任,甚至乍看之下中規中矩,但私底下卻對孩子採取含有毒性的言行,不就是「毒親」嗎?

 

 

 


姬野 薰子(姫野 カオルコ)的《謎樣的毒親(謎の毒親)》,偶然上網時看到這本書的書名與簡介,我想,是了,就是它了,這本書一定能說出某一部分我所有曾經想說、卻至今無法對人言說的故事。身為「毒親」生下的孩子,沒有舌頭,不知道如何求救,這一生註定過得比別人辛苦,偶然出聲還會被「毒親」的親友認為這是個會毀謗父母的不孝子。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你曾夢見過我嗎?你現在,有沒有夢到我?

 

 

 


坦白說,吉兒.聖托波羅(Jill Santopolo)的《後來的無盡缺憾(The Light We Lost)》讀到書的中段,突然很想打呵欠。這本書雖然想寫出一段淒美的愛情,寫作手法卻好膚淺,故事裡的這些那些,根本就是非常公式化以「舊愛總是最美」為基底,寫出一段又一段男歡女愛,整個故事毫無新意可言,網路書店中書籍介紹上的落落長一段名人的「揪心淚讚」,讓我覺得自己對愛情根本是冷血動物。

 


故事中的露西在讀大學時遇見舊愛蓋柏,雖然兩人相知相許,但命運捉弄之下,蓋柏為了圓自己的攝影夢想,毅然決然露西分手,前往中東戰事最吃緊的地方擔任戰地記者。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jpg

 

我不諳熟中庸之道,不太會在話癆和蚌中間那個得體的範圍裡活動。這種惡習難免會反射在寫作上:遇到讓人心跳加劇的題材,我就會成為字癆,一寫就是洋洋灑灑幾十萬字,明知在這個超過兩千字就是自殺的微閱讀時代,長篇大論就是滯銷或者自殺的代名詞。可是長篇讓我覺得舒服,就像在曠野跳舞,怎麼瘋都不會越過邊界。而我幾乎不會寫短篇小說──那是一門放出去就得馬上收回來,字字珠璣的絕活。出道到現在二、三十年裡,我寫過的短篇少之又少。這六、七年來,我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長篇上,連中篇也極少沾手。

by  張翎,臺灣版自序,<胭脂和紅粉在這裡分道揚鑣------《胭脂》創作談>

 

 

 


長篇讓我覺得舒服,就像在曠野跳舞,怎麼瘋都不會越過邊界。而我幾乎不會寫短篇小說──那是一門放出去就得馬上收回來,字字珠璣的絕活。

 


作者自評的這段話很公允,也是我作為一位剛讀完張翎長篇小說《勞燕》與這本中篇小說《胭脂》比較後的感想。一氣呵成、厚達440頁的《勞燕》故事架構磅礡,讀完會覺得,原來所謂的大時代是如此,很多必須沿著歷史才能說成的好故事,必須透過像作者有這樣強而有力的筆勁,才能打動人心,且讀完餘韻久久猶存。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