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3.jpg

 

......我想要的終究不是錢,而是時間。我希望他供給我的不是為了做什麼的時間,而是什麼都不用做的時間。

 

 

 


兒子「我」賴在人妖閻魔家中,既不想工作也不想對未來多做思考。與其要費心思考這些,不如多對人妖撒嬌,對方就會每天又上班賺錢又回家整理家務,還準時三餐做飯給什麼都不做的無賴兒子「我」吃,也不會嫌兒子無賴。

 


當人妖遇上無賴兒子,死心供養也就罷了。這一天,兒子在鄉下的母親突然跑來東京,對著兒子說,想看看兒子的女友長什麼樣子?兒子「我」要如何在最短時間裡變出一位「女朋友」讓母親過目呢?一個令人發噱的短篇小故事就此展開......

 


關於文學或閱讀文學,一直以來我都是門外漢,既非所學,真實生活中也不曾實際接觸,當然我也很用力去抵擋它對我的入侵。我喜歡當個輕鬆的「閱讀無賴」,不去管它在文學史或歷史上的定位,單純閱讀,只聽故事。

 


相隔十五年,再次重新閱讀與吉田 修一出道作品《最後的兒子》同名的短篇小說<最後的兒子>,因為十五年來經歷太多事件,當年閱讀這本書的氛圍完全消失,我整個人像跑到另一個星球居住那樣,心境變了,閱讀的角度變了,因此雖不記得當年閱讀《最後的兒子》是怎樣的心情,只感覺讀來耐人尋味的句子更多了,多到我覺得<最後的兒子>簡直是作家極一流的作品,後來的那些都太沉重。我最喜歡書寫慵懶無賴的吉田 修一。

 

 

 


舊作新讀吉田 修一的<最後的兒子>,首先最重要的目的是找出當年讓我喜歡上作家的那段文字~~


如果和佐和子做愛是在沙漠裡喝的一杯水,那麼和閻魔的就是悶熱的夜晚裡淋的一場大雨。看是要喝得連一滴都不剩,還是要讓全身溼透。不管是哪一種,都能解我的渴。

結果我和她開始每個星期都碰面。半年後,她就能得到短大時代的朋友艷羨的婚姻。而我,則有讓我不愁吃穿的人妖愛人。這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不開心。責任全部推給別人,盡情享受自由。

她就像暑假作業全部做完的小孩,而我也有我的一套,下個學期根本不打算去上學。

 


找到了當年的文字真的很開心,感覺還是讀到一樣的捧腹大笑,只是這次的大笑以外,還萌生許多疑問------不知當年閱讀時有沒有類似的疑問?

 


篇名<最後的兒子>是什麼意思?我在極享受的龜速閱讀中,時不時會想起這件事,總要有一句話或一個情景之類的吧,但一直要遲至最本文倒數第二頁閻魔留給兒子「我」的紙條中才瞭解~~

還是不行,我再怎麼想,都無法想像和你母親一起作菜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鄉下的婆婆好像都會很挑剔口味,光想都麻煩。夢想是和媳婦一起作菜,這年頭有哪個女人會理這套啊。不用說,我也拒絕。......他們要的是兒子娶個可愛的老婆,生下可愛的孫子呀。我不知道你家是繼承了多少代的什麼傳統家族,但我敬謝不敏。我沒有權利讓你成為你家最後一個兒子,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喔~~原來是與兒子「我」交往、名為「閻魔」這位人妖的新時代控訴。當時的我可能只是單純將文字閱讀過去,沒有現在這般有餘裕地去多想關於這篇文章,或者關於這篇文章中的「我」或「閻魔」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時間過去15年,生活中我竟然就遇見過幾位這樣的癡心妄想的傳統(=怪)「準」婆婆,又不小心讓她看見與寶貝兒子相處中,真實的我如書中的「我」,對生活以及生活瑣事那般無賴到家,家事通通丟給寶貝兒子處理,一天到晚只捧著本書走來走去地看著,大事小事就是沒我的事,好幾次我都將眼前這位「準」婆婆三振出局,啊~~我這一生已經看夠傳統的傻女人了,怎麼年近40還要親身碰見?

 


除了遇見這位傻「準」婆婆以外,我發現身邊親戚的女性隨著年紀而慢慢變老時,竟然也直接轉向傻婆婆的路上走去,時不時抱怨媳婦如何如何,兒子娶了這媳婦又是何等委屈......等等諸如此類的「不知反省」(笑),這些初老女人真的很恐怖,但我就是怎麼想躲都躲不掉。

 


在每次令人無言的聚會場合,在每通令人無言的電話另一端......我想我開始了解前不久剛閱讀過的陳克華的《樓下住個GAY》的那種心情了。無論性格撒潑或是仍舊以為自己是當年被刁難的小媳婦,有兒子的母親大多都很像,變成大媽之後都一樣很恐怖。

 


想不到這竟是15年過後,我再次閱讀吉田 修一<最後的兒子>的讀後感想......(給我一個冏字)

 

 

 

1.jpg

 


最後的兒子
最後の息子


作者:吉田 修一  @  1999
譯者:劉姿君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08/03/09
出版日期:2016/01/0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443001
規格:平裝 / 256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日本文學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1747

 


《最後的兒子》內容簡介


給世上搖搖欲墜的我,給一切明明是對的錯

 
   吉田修一寫作原點
   三部都會黑色喜劇
   榮獲 第八十四屆文學界新人獎
   入圍 第一一七屆芥川獎
   作家孫梓評專文推薦

 

   我每天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
   拿著攝影機紀錄著周遭的人事物。
   「閻魔」是我的同居人,新宿二丁目酒吧的媽媽桑。
   偶爾我也和前女友約會、三不五時上床。

   問什麼事也不做的我,為何要如此?因為和前女友做愛是在沙漠裡喝的一杯水,
   和閻魔則像是在悶熱的夜晚裡淋的一場大雨。看是要喝得連一滴都不剩,
   還是要讓全身濕透。不管是哪一種,都能解我的渴。
 
 
   何謂「最後的兒子」?朱天文在《荒人手記》裡劃分為畸零族群、無法繁殖下一代的;白先勇稱為「孽子」,大膽逃出族譜所授予的宿命,而自成星圖的……然而吉田修一更「叛逆」或「靈活」,敘述時故作輕快的腔調,讓故事讀來生猛活潑,溫柔藏刀:誠實,總是深深地劃開了一些什麼。──作家孫梓評

 

 

 


作者簡介

吉田 修一    YOSHIDA SHUICHI


為所有浮遊於城市的孤寂靈魂而寫

生於一九六八年,高中以前生活在日本長崎,後遷到東京。法政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以〈最後的兒子〉獲得第八十四屆文學界新人獎,步入文壇,該作品亦是第一一七屆芥川獎入圍作品。此後陸續發表〈碎片〉、〈WATER〉等作品。二○○二年以《同棲生活》獲山本周五郎獎,同時期再以《公園生活》奪下第一二七屆芥川獎。

其他著作有《熱帶魚》、《東京灣景》、《地標》、《長崎亂樂(土反)》、《7月24日大道》、《惡人》、《再見溪谷》、《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貨》、《星期天們》等。其中,《惡人》將吉田文學推向另一高峰。不僅首次的新聞連載小說獲得各方好評,更一舉拿下了日本兩大新聞報社(朝日新聞社、每日新聞社)的大佛次郎獎與每日出版文化獎,在日暢銷破兩百二十萬冊,並改編為同名電影。

吉田修一擅長描寫年輕人在都會生活的當下心情,貼近真實的文字描述引發無數讀者共鳴。他自己十八歲才到東京,覺得自己「既不屬於東京,也不屬於故鄉」,在兩者之間游移的孤獨和鄉愁,就成了他書寫的動力。

 

 

 

 
譯者簡介

劉姿君


高雄人。畢業於台大農業經濟系,曾於日商公司、出版社任職。現為文字工作者。譯者《蒲生邸事件》(合譯)、《這一夜誰能安睡》、《白夜行》、《地標》(合譯)

 

 

 

 
目  錄


 <最後的兒子> 
 <碎片>
 <WATER>

 

 

 


推薦序

給一切明明是對的錯———閱讀吉田修一《最後的兒子》      
 
孫梓評  (本文作者為作家)

  
   香港填詞人周耀輝一首獻給尚.考克多(Jean Cocteau, 1889~1963)的歌〈給你〉裡寫到,「給世上搖搖欲墜的我/給一切明明是對的錯」,彷彿恰好可以用來總結吉田修一這冊處女作《最後的兒子》。三個中、短篇故事,發表於一九九七~一九九九年間,同名作品〈最後的兒子〉獲一九九七年日本文學界新人賞、芥川賞候補。有趣的是,時間經過,吉田修一將與松浦壽輝等人共同擔任二○○八年「文學界新人賞」評審。此時回頭閱讀他初顯身手的作品,頗生一絲後見之明的趣味。
  
   被譽為與山田詠美一樣,同時跨足嚴肅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吉田修一,其作品確也露出這兩種表情:除了慣性在小說裡試探原鄉長崎(《長崎亂樂》、《7月24日大道》),也常疏離地書寫異鄉東京(《同棲生活》、《公園生活》、《東京灣景》、《地標》),吉田修一筆下的鏡頭冷暖兼具,既能夠近身拍出情感的搏動,亦能走遠,到一等距之處,冷眼觀察世間百態。這幾年他的中譯本有系統地問世,都不是什麼厚重的巨著,但在書店的平台上,相較於其他被熱力炒作的翻譯書,他的作品看似輕薄,卻不失深廣,側身於大量被翻譯、引介到台灣,而終究面目模糊、口氣相仿的日本作家之中,吉田修一也始終有別於他人。

   幾乎沒有一次,是翻開吉田修一而感到失望。
  
   除了以線條清楚的故事,緊緊抓住閱讀者的目光,我心裡對於美好故事的嚮往,也總能在吉田修一的小說裡獲得滿足:泡沫經濟後,城市裡徬徨無狀的頹廢世代;感情繫絆的兩造,如何使出本質的親密與野蠻;舊鄉記憶追索,家族枝狀圖與歷史勾纏的微妙對話……吉田修一不疾不徐,置身事外又踏火其中地,讓那些線索集中,在一次次有效的結構中,輕快地搬運著閱讀者。
  
   回想起來,吉田修一的姿態總是相當優雅,他不涉入,不評判。「搖搖欲墜的我」所將遇見與遭遇的那些「明明是對的錯」,對他來說,只是(寄居於虛構的)事實的陳述。他的價值並不在於說服,而在於展現;不在於耽視,而在於如何能像泳者水中換氣那樣,使整體呼息均勻———宛如一種述事的工藝。

   屬於吉田修一的誠實,並淡然直揭愛情的暴力層面的故事,曾經在他蒐錄於《熱帶魚》一書的短篇小說〈綠色豌豆〉中,讀見且驚豔。那一顆顆扔擲在戀人身上的豌豆,就像被具體化的微小情緒攻擊,製造出斷斷續續、惡意搔擾的痛。而類似的基調,也發揮在〈最後的兒子〉裡。
  
   何謂「最後的兒子」?朱天文在《荒人手記》裡劃分為畸零族群、無法繁殖下一代的;白先勇稱為「孽子」,大膽逃出族譜所授予的宿命,而自成星圖的 ……然而吉田修一更「叛逆」或「靈活」,他的主角雖不像三島由紀夫《禁色》的悠一那樣人間亂樂,卻多少也有幾分《假面的告白》的況味。我們曾經隱隱約約在《同棲生活》或《長崎亂樂坂》裡讀見的性/別,在〈最後的兒子〉裡,可說是直擊了核心。一名從長崎來到東京的男人,歷經對青春同儕的詩意想望,與女性談過一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後,為了可以獲得「什麼都不做的時間」,與第三性公關展開同居生活。稠熱夜晚,公園裡有男同志被惡意獵殺;新宿二丁目的酒吧,夜夜笙歌;這個刷牙總像「第一次要接吻的男孩」的男人,如何迎向有「戀病人癖」的第三性公關的包養?作者敘述時故做輕快的腔調,讓故事讀來生猛活潑,溫柔藏刀:誠實,總是深深地劃開了一些什麼。

   第二個短篇〈碎片〉,也與兒子有關。鰥夫帶著兩個兒子,經營酒行工作。由於同樣是描寫藍領階級,不免聯想起〈熱帶魚〉裡的木工兄弟。那樣細微地臨摹著身體細部感受,彷彿在海岸邊亦可嗅聞到空氣中飄散的荷爾蒙氣味,九州有異於東京的日常作息,無出口的愛意與聊賴,都有效地收編在時空交錯的畫面之中,節制,有序,碎片的拼湊,為的是「得其情」。
  
   讀至最末篇〈Water〉,一下子被青春的鯨尾給擊中。大學畢業後曾經在游泳教室打工(擔任教練?)的吉田修一,想必細細觀察過泳池旁的水紋光影,年輕孩子們嬉笑與認真的表情,或則他自己的成長經驗中,也有某深刻難忘的年輪吧。閱讀〈Water〉,處理青春期內心戲、一意往既定目標前傾的傻勁,都那麼使人心折。沒有例外地,當然也觸及對性與性別的好奇,一點點「男孩限定」的惡作劇……當體內漲潮的夏天淹沒了視野,一切卻又出奇地平靜,彷彿只有蟬聲是欲望的代言人。
  
   閱讀〈最後的兒子〉時,讓我想起了橋口亮輔的電影《Hush》;好讀又動人的〈Water〉,則使我想起犬童一心拍《Jose與虎與魚們》的寂寞光影,燦亮天空下,殘忍和體諒該如何藏放?邊讀,邊感覺,這具有強烈畫面感覺的故事不拍成電影太可惜了。在網路上略微蒐尋後,驚喜地發現有著更好的結果———二○○六年,吉田修一已經將這個故事自編自導成為電影(
www.wisepolicy.com/ water),二○○七年於日本上映。
  
   〈Water〉裡的主角圭一郎,原想藉由尚.考克多的《白色之書》(Le Livre Blanc)暗示友伴,卻是徒勞;就像〈最後的兒子〉裡鍾愛維斯康提電影的右近,他們都是多麼地寂寞呢。「給世上搖搖欲墜的我/給一切明明是對的錯」……所幸,寂寞的時候,還可以躲進吉田修一筆下的熱帶夜,在搖搖欲墜的存在感中,細細咀嚼那一切是對的錯。

 

 

 
 
 
詳細資料


ISBN:9789863443001
叢書系列:吉田修一作品集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日本文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