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卡是一個詐欺上億元的故事。從一個色情行業的小型服務公司起家,迅速脫出污泥,和有名有姓的生意夥伴創造出驚人的利潤。
實際上,威卡執行的可疑交易一樁接著一樁,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伯朗給員工訂下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慕尼黑檢察官形容,這家集團內部階級森嚴,整個系統強調「團隊精神和效忠董事長」。之所以能存在這麼久,是因為很多人視而不見,包括員工、監事會、會計師、行政機關。
威卡的故事美到不真實。從一開始就是。
我不曉得沒有實際經營過公司的讀者會怎樣看待沃克.泰哈則伯格(Volker ter Haseborg)和梅蘭妮.貝格曼(Melanie Bergermann)的《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Die Wirecard-Story: Die Geschichte einer Milliarden-Lüge )》這本書,我只知道,在過去投資經營公司並且負責會計和法務部門的我讀這本書時,曾經很多的回憶都一一浮現,書中提到的每一起偽造交易、詐欺(?)、美化公司財務報表、洗錢、內線交易,或者很多一般讀者覺得不可思議或認為不道德不正當的財務行為,在一般公司真的相當常見,只因為不是公司核心人士,所以沒有權限瞭解。
倘若當你跟我過去一樣,身處公司要職並在被賦予某些指令時,上述的有相當爭議的行為、甚至被某些道德標準更高的人認為是不道德行為,我幾乎每天都在做,一年365天,沒有一天不需要做這種事------當時本科系是讀心理諮商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老闆的某些財務上的命令,其實根本就是不合法規的。
經商、做生意,一定要有十足的道德感嗎?若先不論道德不道德,書中描述的威卡公司和原始創辦人鮑伯,完全就是位商業天才。
2000年網路尚未發展完全前,他敏銳地嗅到別人沒有發現的賺錢之處;向瀏覽色情網路和賭博網站的客人提供服務和收取服務費,這件事本身就是個聰明的想法。
他們也持續買進瀕臨破產的小公司,利用母公司與子公司財務與付款都可以自由填寫的狀況中,取得了大量的金錢。而將買進的特定債權綁在一起,做成數份公司債或債券基金對外販賣,如果要批評這是威卡對投資人的詐欺,那何不去想成,冒然買進的投資人自已不先去瞭解投資標的的內容
當網路逐漸普遍,上色情網站成為易事,而各國政府也立法禁止賭博網站設立時,威卡公司又先一步發現經營第三方支付所可能得到的高額利益,因此改變服務對象。適時的提供服務,再一次證明威卡公司獨有的眼光。
讀書不必先預設立場,特別是閱讀一場罕見的紀實事件,即便書名《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一看就充滿負面評價,換位思考,若您是鮑伯或威卡公司的主要核心決策人員,能不能如他一樣在日常細微處找到獲利的方式?
不想用負面用道德觀綁住《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我反而想建議閱讀本書的書友能在書中每次有事件發生時,一一欣賞威卡公司種種細膩作帳或做生意方式,佩服威卡公司能毫髮無傷、全身而退的機制。
如此,您讀到的也許並非「騙局」這樣難堪的字眼;而我卻想著,光是去想能創造「歐陸最瘋狂」的稱號,不也是一件更厲害、更狂的事嗎?
------只是想讀一本書,沒想到卻讀到如此精采的商業紀實故事。五顆星推薦,沃克.泰哈則伯格 & 梅蘭妮.貝格曼 的《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
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
Die Wirecard-Story: Die Geschichte einer Milliarden-Lüge
作者:沃克.泰哈則伯格 Volker ter Haseborg & 梅蘭妮.貝格曼 Melanie Bergermann @ 2020
譯者:彭意梅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0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3181342
規格:平裝 / 304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 經濟/趨勢> 經濟/金融小說
延伸閱讀~~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7221?sloc=main
《歐陸最瘋狂金融風暴:威卡騙局》內容簡介
連德國人都被騙,從金融科技之光到國恥的真實故事
性、點閱、電子支付!
一個特立獨行的商人、一個瞞神弄鬼的程式天才、一家借殼上市的新創公司
它是德國DAX指數明星,金融時報眼中的詐騙集團。
帳本上消失的19億歐元在哪裡?杜拜、新加坡、馬尼拉?真的存在過嗎?
金融科技犯罪可以操弄到多大層面?
這個故事給你一種答案。
讀起來像犯罪小說,對眾多投資者而言,卻是他們一生中買到最貴的犯罪小說。——漢堡晚報
威卡事件是德國金融史上最驚人的詐欺案。五年多來獲取的19億歐元利潤一瞬間蒸發,200億歐元的股市交易值毀於一旦。集團前董事長伯朗被拘留,前董事馬薩雷克戲劇性逃脫,情節宛如好萊塢電影。
威卡全盛時是德國的電子支付龍頭,DAX指數的30支成分股之一,相當於德國企業中前30強績優股,也是唯一上架的電子支付公司。它從成人產業發跡,很快就借殼上市,取得投資人信任並獲得可觀利潤。事實上公司業務一直十分可疑,編織出來的美好故事不像是真的,卻能成功吸取龐大資金。威卡的成功讓金管監督者、調查員、審計師出盡洋相,也讓身為金融中心的德國喪失顏面。
《經濟週刊》記者梅蘭妮.貝格曼和沃克.泰哈則伯格多年來關注威卡,追蹤了整個事件,採訪了各路相關人士與消息來源,多方面報導威卡從發跡到瓦解的故事,並以此份報導榮獲2020年德國新聞記者獎殊榮。
作者簡介
沃克.泰哈則伯格 Volker ter Haseborg
自2018年起擔任《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記者,之前曾在商業雜誌Bilanz、漢堡晚報、慕尼黑晚報任職。畢業於德國新聞記者學院,獲得許多獎項,例如德國記者獎、Otto-Brenner獎、德國聯邦議院政治媒體獎。
作者簡介
梅蘭妮.貝格曼Melanie Bergermann
自2012年起擔任《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調查記者,2015年起就開始撰寫關於威卡公司的報導。在工作上獲得許多獎項,例如Henri-Nannen調查研究獎。2013年獲選為年度最佳商業新聞記者。
譯者簡介
彭意梅
德國教育學博士,旅居慕尼黑。從事華語教學和中德文翻譯。喜愛旅遊,接近大自然。
目 錄
出版者摘要
媒體書評
登場人物
序曲
第1章 性,點閱,第一批不正當生意
一個特立獨行的商人加上一個異想天開的點子,威卡誕生了
第2章 兩個奧地利人,一家新創公司
伯朗和馬薩雷克進入威卡
第3章 兩個男人,一個使命
鮑爾和伯朗同心協力投入博弈市場
第4章 權力交接
伯朗坐上第一把交椅,展現個人行事作風
第5章 最大的賭注,最高的風險
威卡拯救了一個受威脅的商業模式
第6章 「隨便在雪地上撒尿」
威卡撐過好幾次攻擊,並發明新策略迎戰未來的批評者
第7章 征服世界的專家
馬薩雷克在全球收購公司,帶來的利益令人質疑
第8章 「簡直漂亮到不可能是真的」
格拉德貝克郊區的一位審計師很早就察覺到威卡暗黑祕密的蛛絲馬跡
第9章 一千零一個疑問
威卡與杜拜、新加坡和菲律賓夥伴間不可靠但又不可或缺的生意關係
第10章 三億兩千萬不翼而飛
倫敦一個新的當沖基金探究一件可疑的印度交易,威卡拿出慣用手法轉移注意力
第11章 「不准折舊,絕不可以」
威卡在新加坡的財務長在帳上把營業額移來移去,伯朗粉飾醜聞
第12章 「宛如聖靈」
伯朗登上事業巔峰,威卡名列德國DAX指數前三十大公司
第13章 「假新聞」
《金融時報》記者向威卡開戰,卻成為德國金融監管機關的目標
第14章 香檳,炸肉排,妄自尊大
馬薩雷克光鮮耀眼的生活,以及購併德意志銀行的瘋狂計畫
第15章 太平時代進入尾聲
伯朗的年輕黨羽主導監事會,直到艾希曼進入監事會並進行決定性考核
第16章 走訪掌管億萬的人
威卡偵探團移師菲律賓,在那裡見識到一個古怪的信託管理人
第17章 「準備接受壞消息」
跌落神壇的記錄,威卡股份有限公司的瓦解就像竄起時一樣轟動
後記
來源出處
序
閱讀這個德國金融創新企業的失敗案例,讓我回想起剛入行時一位資深記者的忠告:「不要聽企業老闆說什麼,更不要相信他們的眼淚,要仔細看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本書值得所有老闆閱讀,可以提醒你那些看似聰明的蠢事千萬不要做!值得所有投資者讀,可以讓你找到一些方法檢查那些所謂的「成功企業」、看穿資本背後的真相,拆穿虛有其表者的假面。
——商周集團總經理朱紀中
每個大型弊案都有人性的貪婪、善良、恐懼與不得不的自我催眠元素,方能編織完美的騙局。讀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要低估了生活常識(Too good to be true),更提醒了自己要有獨立思考能力。真誠推薦給喜好金融世界的您,請讀這本書,能幫助您在退潮之後,自己不會成為那位裸泳的人。
——連續創業家暨兩岸跨國企業指名的頂尖財報講師林明樟
非常值得推薦閱讀。本書最主要的成就在於整理出新聞報導裡很少能說清楚的時間進程,因此更為精采刺激。
——finanz-szene.de
威卡事件簡直令人不可置信。雜亂無章的公司組織、杜撰的財務報表、不可信賴的參與者龍蛇混雜在一處,造成執法機關到今天都難以對案情有所突破。所幸作者為這團混亂注入了秩序。他們做了鉅細靡遺的調查,有系統又簡單明瞭地概述此件醜聞案,清楚地分開已知事實與單純的假設。成果是一段驚心動魄的德國金融史,獨留讀者瞠目結舌。
——getAbstract
詳細資料
ISBN:9786263181342
叢書系列:生活視野系列
規格:平裝 / 304頁 / 21 x 14.8 x 1.9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0歲~99歲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 經濟/趨勢> 經濟/金融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