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98.jpg

 

女兒們無論怎樣試圖否定母親,都只能活出已經賦予給她們的,母親的話語。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從這種困難又複雜的關係中掙脫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弒母」、「毒親」這些原本被傳統文化壓在檯面下的話題,終於可以公開自由地討論?被毒親無形虐待著長大的小孩,對母親一身仇恨的女兒,事實與理由一一被說出,長輩或父母終於不再是社會上所賦予的絕對正向典型,人們開始明白,天下「有」不是的父母,而且比列上並不低。為何父母親的典範崩潰,日本社會以小說、漫畫、散文、論文、研討會等等所有能發聲的管道開始探討。

 

日本精神科醫師斎藤 環的《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 母は娘の人生を支配する――なぜ「母殺し」は難しいのか)》,正是一本說明這樣複雜難解的家庭問題的論文書。

 

可能因為不是做個案討論,礙於出版形式,《弒母情結》只討論一般通常現象,書中主張,在尋常人的家中會產生「父與子」,「母與子」,「父與女」和「母與女」的關係,關係中再加入日本男尊女卑的傳統,「母與子」和「父與女」若有衝突經常容易因為性別高低之分而容易解決;「父與子」的衝突更乾脆,他們直面對決、挑戰權力,勝出者就能掌控落敗者。

 

唯有母與女之間充滿著無法完全被定義的絕對存在,兩人的關係隨時在流動和轉變,從互相依存到互相控制。我既需要妳,我也討厭妳。妳曾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他人,到最後妳成為我生命中唯一擺脫不去的負擔。作者斎藤 環醫師很謙虛地說,也許因為他是男性,因此無論如何像有先天瑕疵班地,他在治療這麼多個案,歸納總結出許多結論後,他個人還是不懂「母與女」關係的實際感覺是如何。

 

 

 

------在此我想先插進一段不相干的話。我要感謝一位知名出版社的企宣,在我告訴她某某一本書我完全無法理解書中主角的心情,因此寫出的心得文並不好。她很溫柔地告訴我,不能理解書中或電影中的人物是很常見的,不要因為無法理解而擔憂。所以愛書閱書人才要盡量將自己的閱讀心得寫出來,因為可能在許多人都願意書寫的過程中,我能在其他人的文中讀到別人為何能理解書中人物。但即便都無法理解也沒關係,就當是新出現的一種類型或朋友,從現在起,我的生命故事裡加進這樣一位暫時還難以理解和定位的虛擬朋友,這,並不影響我生活,也不算壞事。

 

由閱讀《弒母情結》中精神科專科醫師作者的謙稱,我似乎能理解作者寫作時的某些小惶恐,因為他不是女生,也無法揣想女生,所以論文中可能有缺漏甚至誤會。作為一個資深女兒,特別是母親走前相當長時間變相地給我的折磨,書中所稱「弒母」心情當然一再如藤蔓般糾結纏繞在我心裡,久久無法解開,我當然也如書中所說,母親曾經養育我、是我依賴的對象,即便在如何受折磨,我也不可能在現實社會中真的「弒母」。最痛苦難熬的那些年,為了企圖切斷與母親的連帶,於當時的我來說,「自殺」其實也是另一種變相的「弒母」,那幾年的我,身心科醫師對我幾乎沒輒,他只能默默開給我安全存量的藥,然後祈禱七天後我會活生生地出現在他眼前繼續拿藥。

 

母親究竟為何想控制我,想依賴我,其實原因很明顯。加上我本來就是個非常討厭被依賴的人,她卻只顧著自己需要,長期情緒勒贖。我想母親也許沒有錯,如果我的觀察正確,在七名女兒的家庭中,身為第五個女兒的她,成長過程分不到母親太多愛,所以她以為人人都需要母親的愛與需求,母親的需求對她而言是一種重視,是她從小到大期盼而得不來的。

 

有理由,能釋懷,但事情發生在我身上,那重視與需求對於獨生子女的我就會變成一種沉重的壓力,認真讀書努力工作對她而言,只是對我在某段生命歷程的要求,她在老年後,還是不管我有能力可以做多好和多喜歡的工作,只要求我就是24小時照顧她。

 

母親身體每況愈下,心境也越來越自私,看在我眼裡只有無助,我想忤逆,卻不敢像從前那樣說走就走。我們像交換了身分的母女,交換了無形的身分與關係,卻交換不了擔任那個角色的心。

 

我曾經聽過類似自己這樣經驗的故事,但由著似乎關係中都還有個第三者,例如老父親或兄弟姊妹甚至照護幫傭,或在故事中的女兒還能外出工作,所以那樣直接碰觸血淋淋的狀況,於我而言相當忍讓與痛苦。------在這之前我們的母女關係很淡,射手座性格中的愛叛逆、愛冒險和不想受束縛,看在保守固執的金牛座眼中簡直是異端到了頭,冷戰是常事,現在回想,能冷戰還真是好,至少證明我還有力量。母親生病到末,我簡直就是全面潰敗。

 

 


由於是資深女兒,因此閱讀斎藤 環的《弒母情結》完全不吃力,甚至還很驚訝原來跟我一樣想以各種方式「弒母」的女兒們並非沒有,母女間那樣既衝突又互依著過日子,加上外面流動變化的因子隨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雖不算是值得稱讚,但這本書讓我理解,過去想「弒母」的我不是怪物。

 

您猜得到我認真閱讀斎藤 環的《弒母情結》到最後一頁時,心裡的最後一句話嗎?那就是,為什麼沒有母親的觀點?我好想聽一聽母親方說法,是生氣,任性,愧疚,自責,還是......,什麼都好,我只想看見母親知道自己女兒想「弒母」之後,有什麼想法或應對?

 

我沒有子女,在我懂事時我就沒有打算要小孩,因為我怕當了母親的自己最終會不由自主地拷貝母親的行為與心態。我年少時的朋友們,在年輕時和我一起抱怨著母親種種令人討厭的行為,到了成年,她們先後踏入結婚生子階段,女兒的角色輕巧地因為婚姻的當然爾變成別人家的媳婦與母親,她們開始以當年我們都討厭的方式管教和控制,乃至到子女另外成家立業後空巢期的種種抱怨。看在我眼中有些詫異,還有更多的不理解。

 

我想有些時候心境的轉換不必特別,而是只要妳開始身有那個角色,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又不想自我摸索建立,於是只能模仿複製自己最熟悉的母親態樣。下一次循環的母女關係開始種下因,待日後長成識或不識的果。是命定,卻也無言。

 

斎藤 環的《弒母情結》,五顆星推薦。

 

 

 

1.jpg

 

 

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
母は娘の人生を支配する――なぜ「母殺し」は難しいのか


作者:斎藤  環   @   2008 
譯者:Miyako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9/03/2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232988
規格:平裝 / 272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兩性與家庭關係> 家庭/親子關係

 

 

45b6028d5474aec99e4ccc698bb5d611.jpg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040?sloc=main

 

《弒母情結:互相控制與依存的母女戰爭》內容簡介


男性是藉由象徵性「弒父」來實現獨立自主。
那麼女性也會徹底實踐「弒母」嗎?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寫下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從反抗到深刻理解的一本書,獻給所有曾為母女紛爭困擾的人。

  母親對女兒的嚴厲控制、過度期待、侵犯隱私、干預將來,動輒以「為你好」為由,女兒縱然不喜歡這個狀況,但又為何無法斬斷母女關係的魔咒,本書以臨床案例、事件報導、少女漫畫來進行討論,並透過分析繭居族、進食障礙患者等案例,對母親和女兒的情感糾葛進行分析。

  弒母永遠不可能像弒父那樣簡單,這是因為社會將養育子女的責任寄託在母親身上,使得子女與母親的關係比跟父親更緊密,這讓母親對子女的控制更深,子女對母親的依附就更難切斷。母親被迫花費越長時間在養兒育女上,受壓抑的她便越容易把未能實現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尤其,不想讓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便容易搶在前頭過度干涉。

  在所有組合的親子關係裡,又以母親跟女兒之間最為複雜,與父親能夠輕易進入對立關係,跟母親卻沒有辦法,這是因為母親的存在,已深深滲進同為女性的女兒內裡,彼此之間更難拉開心理距離。女性也往往被社會寄望成為母親,所以若否定母親,就會失去自己,因此,若想嘗試「殺死母親」,對女兒來說也會直接成為一種自我傷害的行為。

  那麼,若無法弒母,母女關係又將如何呢?其實不論我們每個人的親子關係是好是壞,內心都蘊藏著「想跟父母和解」的願望,所以本書想從深入探討和分析中,讓讀者理解這個現象。
 

 

 


作者簡介

斎藤 環


一九六一年生於岩手縣,精神科醫師。筑波大學醫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醫學博士),現任爽風會佐佐木醫院精神科診療部長(即醫局長)。專長為青春期、青年期精神病理、病跡學。治療「繭居」的第一人,也進行寫作、演講等文化評論活動。

著有《繭居青春: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探討與治療》、《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繭居族文化論》、《家族的痕跡》、《為了活下去的拉岡》、《青春期的後現代》、《女人關連、男人擁有》、《世界若是週六夜的夢》、《母女為何糾結》、《什麼是開放式對話》等。

 

 


譯者簡介

Miyako


文字、音樂、美術、動漫畫多方雜食,同時從事編輯、翻譯、創作、身心靈療癒、教學等工作。譯書及於ACG、BL、療癒、音樂與藝術領域:《好想殺死父母⋯⋯》、《碧空的卡農/群青的卡農:航空自衛隊中央航空樂隊記事》、《荒木經惟 寫真的愛與情》、《從福星小子到火影忍者,經典暢銷的祕密》、《住院醫生PGYII》系列等。著有音樂劇《新社員》改編小說。同時擔任中研院《CCC創作集》、《歷史地圖散步》系列等特約編輯。
 

 


 
目  錄


序章
 
第一章
1 發出慘叫的女兒們──從報導案例觀察
2 太過緊密的母與女──從臨床案例看
 
第二章
1 不自覺的控制機制
2 少女漫畫與「弒母」問題
 
第三章
1 以「女性特質」為中心的精神分析
2 「母性」的強迫
 
第四章
1 母女藉由身體聯繫起來
2 「母親的話」帶來的控制
 
終章
後記

 

 


 
詳細資料


ISBN:9789863232988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兩性與家庭關係> 家庭/親子關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Ray  的頭像
    TinaRay

    劃錯重點的另類閱讀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