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Ray讀 羅伯.杜格尼的《妹妹的墳墓》(奇幻基地 2016年 7月新書)
http://fangkuo0917.pixnet.net/blog/post/43095742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740904708&lid=search&actid=wise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名家羅伯.杜格尼驚豔文壇暢銷代表作!
★全美狂銷八十萬冊,上市後每2秒賣出一本!
★亞馬遜破萬個讀者五星滿分按讚推薦
★盤踞排行榜長達20個月傳奇,至今不斷改寫自身紀錄
★美國亞馬遜驚悚文學分類排行TOP1,Kindle電子書百大暢銷書
★《懸疑雜誌》2014年度選書、《圖書館期刊》2014年最佳驚悚文學
★南西.珀爾文學獎得主,哈波李文學獎法律小說類決選,國際驚悚作家協會(ITW)年度作家決選
★榮獲出版人周刊、書單雜誌等各界重量級好評大作,長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榜
一句沒有說完的話,一個習以為常的轉身,
卻是難以挽回的生離死別……
我的妹妹失蹤了很多年,屍體從未被尋獲,
當時的罪證與目擊者供詞都指向她被謀殺致死,
嫌犯獲判無期徒刑定讞……
我從來不相信這就是真相。
「答應我,聽話。」
「好,我答應妳。」她在心臟前畫了個十字發誓。
但從此之後,我再也沒見過她──我的妹妹莎拉。
多年前的那一天,
在我轉身留她獨自一人目送我離開後,
莎拉不見了。
鎮民傾巢滿山搜索,父母焦灼聲聲質問,
而我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據稱已殺死我妹妹的男人被逮捕定罪,
卻怎麼也不說出屍首的下落,
得不到解答的父親難忍悲痛舉槍自盡,
母親也隨之病發身亡,
刨心的愧疚和絕望逼得我只能逃離。
多年來,我沒有一天不想起莎拉,
也時時刻刻做著準備,
等著她出現的那一天到來。
終於,一通來電通知莎拉的白骨在家鄉山中的洞穴裡找到了。
我踏上返家的路,展開籌謀已久的翻案上訴,
模糊不清的證據、迴避不談的鎮民……越來越多這樁命案的疑點湧現。
我的妹妹是怎麼死的?
哪怕再一次讓內心傷口鮮血淋漓,
我也會一塊一塊親手挖開,
那個小鎮不肯對我說的祕密。
當悲傷席捲,信念崩塌,
失去至愛的痛楚,要如何被撫慰?
得獎紀錄
★十位國內名家及各界翹楚聯合優選推薦!
★全美狂銷八十萬冊,上市後每2秒賣出一本!
★亞馬遜破萬個讀者五星滿分按讚推薦
★盤踞排行榜長達20個月傳奇,至今不斷改寫自身紀錄
★美國亞馬遜驚悚文學分類排行TOP1,Kindle電子書百大暢銷書
★《懸疑雜誌》2014年度選書、《圖書館期刊》2014年最佳驚悚文學
★南西.珀爾文學獎得主,哈波李文學獎法律小說類決選,國際驚悚作家協會(ITW)年度作家決選
★榮獲出版人周刊、書單雜誌等各界重量級好評大作,長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榜
名人推薦
優選推薦:(按筆劃排序)
知名律師 呂秋遠
推理評論家 杜鵑窩人
畫家暨監所管理員 林文蔚
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外文書書評家 胡培菱
專欄作家 馬欣
科普作家暨推理評論人 張東君
超人氣網路作家 晨羽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副教授 陳國偉
推理作家 黃羅
國外知名評論及讀者同聲盛讚
杜格尼以高超巧妙的手法運用所有情節元素,堆砌出最大的故事衝擊力道!──《出版人周刊》
意料之外的陰謀,既令人動容又讓人震驚……對於書迷來說是不能錯過的驚喜。──《書單雜誌》
本書結合了警察辦案以及法律驚悚元素,結局極端傑出……度格尼持續創作出情感豐富、引人省思、角色突出的懸疑故事,而這些故事將吸引所有懸疑小說書迷與之產生共鳴。──《圖書館期刊》
第一流的精湛寫作手法,絕對能強烈吸引該類型文學讀者……細膩塑造的角色極富說服力,精采的結局滿足了眾人的心。──《科克斯評論》
這部作品如同一把利刀刺入洛克威爾鄉間小鎮風情畫,帶出驚悚暗黑的新色,杜格尼將法庭內外的勢均力敵抗衡刻畫得無比強勁。他是「道地的法律驚悚小說之王」、《黑色豪門企業》暢銷名家約翰.葛里遜的接班人。──《普羅維登斯期刊》
緊抓目光的開場和高潮迭起的轉折……杜格尼是傑出的說故事高手,讓人迷失在他布陣的迷宮裡。──《波士頓環球報》
一個極度曲折、引人入勝的故事,巧妙高明地結合了警偵刑辦和法律驚悚元素。──《西雅圖時報》
這部作品捕捉了我的注意力,讓人深深關切這對姊妹花身上發生了什麼事。高度信服的情節令人難以釋卷,結局也出乎眾人意料;我十分喜愛並推薦給任何一位偏好精采驚悚懸疑故事的讀者。──被書咬獲網(Bitten by Books)
技壓群雄的驚悚文學佳作,並將讀者置於道德兩難的省思困境之中。──全美最大讀書網The Book Reporter
一個絕妙緊湊的故事……一旦被杜格尼的作品擄獲,你就無法離開得了它。──《懸疑雜誌》
在小說結構的轉折起伏之下,曲折的情節並沒有讓讀者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反而在深深濃霧中走進層層迷宮,提心吊膽,步步驚心。──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張東君
為了瞭解故事的真相,我翻書的手停不下來,甚至連墓仔埔也敢撩落去!──推理評論人,黃羅
相較於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刑事案件的印象或多或少容易隨著時間淡忘,對於監獄第一線工作者的我們來說,除了每天對於媒體大量播送的刑事案件會多加留意之外,還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和其他同事去討論某些案件的犯案人數及訴訟進展,乃至於嫌疑人判刑多久,這都是監獄工作者不得不然的習慣,畢竟這些刑案中的加害者,最終都可能成為我們每天工作時實際要接觸、管理、交涉,甚至鬥智、角力的對象。尤其在面對某些重大刑案的受刑人時,很難不讓人去聯想,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會讓一個人對其他人做出殘忍的罪行?當案情水落石出,警方宣告偵破、訴訟結束、嫌犯判刑確定、入獄服刑後,是否意味著案件就此畫下句點?那麼對被害者來說,失去的生命、幸福,或就此糾纏一生的恐懼,那又該怎麼算?《妹妹的墳墓》中,主角崔西經過二十年的等待與努力,終於在抽絲剝繭下得到答案,讀完本書我想起1990年震驚海內外的井口真理子案,被害者的頭顱至今未曾尋獲,案子是破了,但或許答案仍是個問號。──作家暨畫家、監所管理員,林文蔚
一部無可匹敵的驚悚、犯罪、懸疑、推理之作,能透過生動的文字,促使大腦左顳葉在心中構成一幕幕寫實逼真的畫面,讓讀者猶如置身犯罪現場,不斷跟隨緊湊的步調激發腎上腺素,如燒開的熱水般往沸點飆高……──台灣讀者,舞塵
很多人寄望著司法能夠彰顯正義,但為何正義女神要蒙著眼睛呢?其實,司法只能追求真相,卻無法彰顯正義。主角崔西從頭到尾,她追求的都是真相,因為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沒有和解,就沒有原諒,沒有原諒,大家都走不下去,因為這本身才是最大的不正義。──台灣讀者,詹子藝
正義是脫罪的神主牌,卻也是定罪的催命符,當犯行者自以為躱過懲罰時,報應仍隨後而至。──台灣讀者,娃娃茵
有時,真相帶來的不只是公平公正而已,還有那得以放下的重擔。那些深愛著受害者的親朋好友們,需要知道事實來繼續前進,需要理由放下內心無盡的自責,但是為了正義,有時必須拋下光明讓自身走入黑暗,去換取應有的審判……文字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故事而已,還有句句令人思考的問號。──台灣讀者,吉娃娃
對案件受害者來說,所有的決定都令人痛苦,他人的惡為什麼是他們承擔?如何在傷痛中挖出一條更不痛的路?書中所有人的痛與愛,使他們決定了自己在事件中的位置,懂了他們所背負的。命運與際遇,虛幻難以預測,有些事永遠無法復原,我盡量這麼想著,記住那些黑暗時的希望,感受還屬於我的生命。──台灣讀者,懸光
有時候,愛讓人痛苦,卻也讓人勇敢。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就停不下來的小說,渴望快點知道答案,但最後得到答案後,卻又感到哀愁。──台灣讀者,軒轅萱
「寧可縱放一百,不可錯殺一人」。我們永遠不可能站在全知全能神的角度看見事情的真相,因此我們必須要夠謙卑,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我們也不應該用事後得知的真相去質疑前人的判決,因為在判決的當下,那些證據就是法官的憑藉。如果,這本小說能讓多一點的人看到,相信能夠激發讀者內心,更多的思考!──台灣讀者,Scorpian
非典型的敘述性詭計,挑戰讀者對程序正義與私刑制裁接受的道德底線,後勁強烈極具反思,實至名歸的名人推薦佳作──台灣讀者,夏夏
此書是在現實世界生活奔波忙碌到最高點時閱讀,故事中的精采程度,卻能讓我忘記勞累。──台灣讀者,LPR
一點都不意外這本書會如此暢銷,這是一本看了就無法停止的小說,作者成功吸引了我,我彷彿身處雪松叢林鎮,與崔西一同調查、渴望看見案件有著一絲曙光。──台灣讀者,Emily Jane
作者推理的不是詭計,而是人心。
更為難得的是,往往這類作品描寫的是人性的黑暗面,作者以姐姐的愛貫通全書,漸漸的她得到更多人的回應,也發現原來許許多多的隱瞞、不諒解、掙扎,也是源自於愛。──台灣讀者,Esther
凌晨三點開著檯燈讀到末節,真相揭曉時我忍不住哭了,崔西和莎拉或許只是小說主角的名字,但如此濃得化不開的思念情懷,絕對是貨真價實存於世上,足以撼動你我。──台灣讀者,Olive
看完之後,不只有大聲呼叫:小說好好看,太好看了!還有一種打不倒的溫柔無形力量,傳遞到讀者的心上,會讓人興起更多的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與磨難。──台灣讀者,CindyLee
作者的企圖心讓這本書不只是一個精彩的故事。親情和犯罪,兩個書中重要的元素,被法律牽繫在一起。不但營造了深度,也搭起一座橋梁,讓罪惡、悲傷和安慰的情緒不只存在於紙頁中,得以擴散至現實。──台灣讀者,忒君
羅伯‧杜格尼著作《妹妹的墳墓》的文字深具感染力,細膩豐富的情感筆觸讓人揪心──台灣讀者,月初
這是一本讓人欲罷不能的獨特作品,一本關於為被誣告的殺人犯尋求正義、峰迴路轉的現代懸疑小說。作品擁有高度完成度,描寫出一樁吸睛的謀殺案,也讓讀者被有魅力的角色說服,是十分精采的故事,我非常推薦這本書!──Amazon讀者,Joyce Metzger
我完全享受閱讀這本書。它有很棒的轉折、生動的角色、流暢的情節,讓人很容易追讀下去。本書對喜好這類型作品的讀者來說是部傑作。──Amazon讀者,DeeDee
作者簡介
羅伯.杜格尼Robert Dugoni
《紐約時報》及美國亞馬遜暢銷作家,曾入圍「哈波‧李法律小說獎」決賽候選。
出生於愛達荷州,成長於加州,他在十個手足中排行中間,因此常開玩笑說自己沒有什麼機會說話,才會轉而寫作。
作品《大衛.斯洛恩》系列皆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風格被譽為堪比《無罪的罪人》史考特.杜羅和《將軍的女兒》尼爾森.狄麥爾,《普羅維登斯期刊》推崇他是「道地的法律驚悚小說之王」、「《黑色豪門企業》作者約翰.葛里遜的接班人」。
作者官網:www.robertdugoni.com
相關著作《妹妹的墳墓》
譯者簡介
李玉蘭
台大外文系,現為自由譯者。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喜愛大自然、文學藝術和自助旅行。
翻譯作品:《聖骨拼圖》、《黑色密令》、《猶大病毒》、《最終神論》、《不安的靈魂》、《靈感來了:50部經典文學的幕後故事》、《巫行者1~3》、《長夜盡頭(01):擴散》、《異星記》等作品。
臺灣版獨家作家序
致忠實的讀者們:
打從一九九九年起,我開始了全天候的筆耕工作後,就這樣過了好多年,然而如今在各位手上的這本書,卻是我的第一本繁體中文版小說。
我當然激動不已。
只要一想到世界的另一端,某家咖啡館內,可能有人打算利用工作空檔小憩一番,於是從背包裡抽出我的小說閱讀……這是多麼夢幻的一個畫面啊。崔西.克羅斯懷特的故事在廣大的讀者心目中獨一無二,不斷有來信告訴我他們是如何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以及這個故事之於他們而言,又是怎麼貼近個人的生命經歷。
我其實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找到」一個故事。但隨著書寫得越來越多,我越相信作者是不會「找到」故事,而是由故事找到作者,我們的工作只是把它寫下來,與大眾分享。
我老是說自己最精采的作品都不是出自腦袋,而是來自內心深處,這情況就活生生發生在《妹妹的墳墓》上。一開始,我的人物設定比較華而不實,主角是一個背負著不可告人祕密的總裁……但沒多久,我就放棄了它(十分慶幸做了這個決定),換上更貼近個人生活經驗的故事。
我的原生家庭總共有十個孩子,我有五個兄弟,四個姐妹;男生們兄友弟恭,感情很好,但我們之間的情感和姊妹們所共享的緊密聯繫截然不同。我還記得女孩們所有莫名其妙的儀式──她們為了合理化共享衣服、配件這件事,會搶光指著另一個人說她已經穿過了;或是把日記藏起來,找到的人就可以互相交換看;或是就寢時躺在床上,整夜沒完沒了地大聊男孩子。
曾有人問我,是如何站在女性的觀點從事創作?其實那並不是我的作法。我認為要是那麼做了,只會帶來災難性的結果。我僅僅是從一個熱愛家人、疼愛妹妹的主角角度切入,去寫下這個故事。這個人從頭到尾眼睜睜看著某個夜晚的不幸變故發生,造成心愛的家人一個個相繼離她而去,原本幸福美滿的家也就此破碎瓦解。我想像著那個人失去了唯一的妹妹,內心的自責和糾結會如何變化,以及可能經歷怎樣的痛苦和內疚。我問自己,為了解脫這份壓抑和罪咎,那個人會怎麼做?為了找出那個關鍵夜晚的實際事發經過,她又會挖掘到多深的境地?
這個問題,不幸的,其實也是很多人必須好好捫心自問的問題:為了找到苦苦追尋的答案,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感謝您挑選了《妹妹的墳墓》,希望您能享受接下來的閱讀冒險。請寫e-mail 給我,讓我知道您是在哪些地方閱讀著我的書,有著什麼樣的想法。一想到我的作品在那麼遙遠的國度找到了一個新家,我的內心又一陣激動,澎湃不已。
名人推薦序
文/張東君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跟出版社說:「可是我有妹妹耶」,編輯說:「我也有兩個妹妹……」,在一番專屬於姊姊們才會有的碎碎唸之後,我跟我妹報備了要幫這本書寫推薦序的事,而且會提到她,我妹只回了我兩個字:「哈哈」。就這樣,我就當她是同意了。
不論是獨生子女,或是有兄弟姊妹的人,在閱讀這本小說時一定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感觸。因為在成長的階段中,大家一定有些親戚同學是自己喜歡或討厭的人,但是這些情緒會因時因地因狀況而異,不會總是一樣。以我自己來說,雖然長大以後覺得有妹妹很好,但是小時候可不是這麼想的。我比妹妹大四歲,卻因為早讀而比她大了五個年級,等我都上高中了她還在念小學,兩個人完全沒有「談心」的可能。我們原本共用臥室和書房,不過在我赫然發現她會偷看我的信和一年才寫個一兩次的「日記」之後,我氣得堅持要分房。但是,因為我的倉鼠會在我的房間吃東西,卻總是跑去她的房間「方便」,以至於讓她非常生氣,覺得一定是我故意教牠這麼做的,雖然我真的很無辜(倉鼠哪有這麼聰明到能夠被教成這樣),但還是暗自竊喜想著「誰叫妳讓我小時候多挨了很多打罵」(更何況我被修理的時候,她還會在旁邊一直問:「媽媽,我很乖,對不對」……相對於嬌小可愛又常考第一名的妹妹,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不肯唸課本卻只看自己高興的書和動物節目的老大,就被修理得更難看了)。可是等到我們各自出國讀書,我人在日本而她在美國,兩個人的交流反而變多了,慢慢就能感受到,當有什麼事需要商量的時候,有個手足還是很不錯的。
像這些姊妹相處的情境,在《妹妹的墳墓》中不但都曾提到,也處理得很細致,讓讀者從字裡行間便看能得出主角姊妹倆的感情有多深厚緊密。正因為如此,當故事一開始便破題了妹妹的失蹤,接下來描述姊姊在過程中的懊悔與日後不停的自責,就更是緊緊揪住讀者的心。讀者的視線隨著主角一路尋找真相與解答,心疼她明知真相可能會傷人,受傷的人還會很多,卻依舊為了要尋求正義、幫妹妹討回公道,頂著周遭排山倒海的反對壓力,仍然獨自努力不懈的執著。在小說結構的轉折起伏之下,情節並沒有讓讀者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心情,反而是在深深濃霧中走入層層迷宮,步步驚心,提心吊膽,體會到在酷熱的夏天逛鬼屋,嚇出一身冷汗的爽快感。
討論推理小說的難處,在於不破哏而道有趣之處。看別人說,絕對不如自己拿起來看,不論你有沒有兄弟姊妹,是否做過讓自己後悔的事,《妹妹的墳墓》一定能夠讓你在閱讀中不斷回顧人生的點滴,並且回首過往,咀嚼其中的歡喜與哀愁。
詳細資料
ISBN:4717702094041
叢書系列:Best嚴選
規格:平裝 / 46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美國文學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懸疑/推理小說> 歐美懸疑/推理小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