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Ray試讀】金柏麗.馬特奎特的《最後的目擊者》~~默默對抗世界的單親小孩
20歲就讀大學一年級時,我有一項『天份』被偶然開發了。大至期中期末考、小至老師隨口交待的下星期小考,宣布之後,我的身邊一定擠來許多同學,她/他 們會問:
「Tina,妳覺得哪邊是重點ㄚ?」
「第一章第三節、第二章第一節、第四章第二節,然後第三章一定不會考。」
同學們就像記者採訪軍事檢察長那樣,一一勤作筆記,鳥獸散之後再將這些訊息傳達給不在場的同學,只是傳達的訊息變成:
「第三章一定會考。第一章第三節、第二章第一節、第四章第二節直接跳過去,考的可能性幾乎是零----Tina親口說的,哇~~又少好幾十頁需要K了。」
這些話的真意雖然經過嚴重竄改,但,從大一、研究所、乃至我第二度讀大學法律系,經過多年時間淬鍊,卻屢試不爽,幾乎快成定律。對此,我………我想行使緘默權。
最近參加試讀文活動,我真的好擔心自己又跟以前讀書時考前猜題一樣,讀出來的重點並非作者和出版社的期待賣點內容,而且讀後心得又小眾到一種不行的地步。
關於金柏麗.馬特奎特 ( Kimberly McCreight )的《最後的目擊者 (Reconstructing Amelia)》,我也一樣好怕寫出來的讀書心得又是別人最不以為意、而我自己卻覺得非得振筆疾書一遍之處。
重點永遠完全跟大多數人不同------這就是我,永遠另類且白目的我,卻也是我存在的唯一功能------讓大家對電腦螢幕丟石頭的。
閱讀手上這本金柏麗.馬特奎特的 《最後的目擊者》,說是推理故事也不為過。母親和眾友人合力抽絲剝繭,揪出殺害愛女兇手過程,也在這過程中逐漸拼湊出母親『自稱』她最親愛的女兒的另一面、那些母親完全不了解的、恐怕也沒時間和精力理解的部分。鋪陳很緊湊且實在過癮,是那種典型會想讓人多閱讀幾次才放得下手的書。
問題出現了,就在我聚精會神在進行第二次閱讀時,書中第025頁讀到母親凱特的這樣一段內心話:
這下好了。凱特心裡想。她正式邁入青年階段了。從此以後,就是她對抗我,而不是我們一起對抗世界了。
多少次我幻想著自己就是英美法庭攻防戰的控方律師,穿起一身優雅的頂級套裝、站起身來、隨著叩叩叩的高跟鞋腳步聲迴盪在法庭中。
我會走到坐在證人席前,對凱特小姐問道:「不好意思,可以重複一遍您剛才說的話嗎?」,
母親凱特的回答應該是這樣的吧:「我剛才是說,可惜艾蜜莉亞變成一個進入叛逆期的青少年了,她只會以我為叛逆對象------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在一起對抗世界了。」
設若母親凱特真的作出上述的回答,那我就要問了:
------凱特小姐,妳生了一位還未滿十五歲的小孩,她也許還是個限制行為能力人,妳要請她跟妳一起『對抗世界』,請問妳們是『如何分工』合作『對抗世界』呢?
------凱特小姐您如此忙於工作,工作成就也高到令人佩服,但,正因為妳如此忙碌,『對抗世界』的事情是否包括:小艾蜜莉亞從幼稚園開始,就要承擔別人笑她是父不詳的私生子的冷嘲熱諷、甚至霸凌?您曾經對此類事件幫忙艾蜜莉亞『對抗世界』嗎?
------還有,我也想要知道,所謂『對抗世界』可以麻煩妳實際舉幾則例子嗎?再請妳告訴大家,在這些例子中,您分別付出了幾分對抗的力氣?小艾蜜莉亞又付出多少呢,75%、80%、85%、90%、95%,還是更高呢?
------妳想要與某一個人一起攜手對抗世界的勇氣和決心我能瞭解,但,妳找了一個年紀永遠小妳23歲的未成年小女孩和妳『共同分擔對抗世界』這件事,我以為未成年人在成長經驗中是應該備受父母或監護人『保護』,而不是被您『邀請』(被迫?)一起去『對抗世界』的。
------述我直言,妳多年來的想法與做法,恐怕構成精神上的兒童虐待了………
也許因為自己一歲就成長在單親家庭,我經常為『單親家庭』分類:父母離異的、父母一方死亡的、父不詳由母親撫養的,這三類哪一種比較悲哀或比較幸運嗎?完全沒得比較,一樣悲哀。因為那永遠是殘缺不全,註定要承受 等級很強 或 等級異常強 的憐憫及嘲諷眼光。
學校裡想霸凌人的小孩只會說一句:「XXX沒有爸爸或媽媽,是人家不要的小孩。」然後呼朋引伴來嘲笑妳。
雖然我也明知那是小孩無心的童言童語,但是以我個人來說,我是從讀幼稚園一直被嘲笑到正式讀大學才停止。此生我對於決絕缺席的那位,是永遠無法釋懷或原諒的。
因此,金柏麗.馬特奎特的 《最後的目擊者》,我十分討厭凱特這個角色,不願幫女兒艾蜜莉亞找個『法律上的真正父親』。發現自己未婚懷孕後,還自以為可以父母雙職兼顧,不需要依賴娘家給予支持或支援的關心。就連長大後艾蜜莉亞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東扯西拖給不出真實答案。 (這是典型律師性格作祟嗎?一笑)
她未婚生子固然有她的快樂權利,但她有權利令另一個被她所生下的人不幸福嗎?這我以為毫不合理------完全是那些自以為母愛滿溢成災的人,才會幹下的好事------我想問,倒楣的子女該怎麼辦?活該要像艾蜜莉亞一樣,死前不斷接受他人對她生父究竟是誰的惡劣質疑嗎?
我幾乎要為艾蜜莉亞難過得落淚了,雖然我的近親中也有人長年來一直笑我是沒爸爸的孩子,但至少在我祖父母面前沒有人敢這樣譏笑我。我好難想像艾蜜莉亞只靠自己一個人,到底要多麼擁有過於常人的樂觀,才能活到讀高中呢?(莫非她每天早上起床先吞7顆百憂解???這是我唯一想得到的答案了!!!)
也許,死亡才是對艾蜜莉亞最有價值、最具意義的解脫吧!
正如英文版書名《Reconstructing Amelia》重構艾蜜莉亞的死亡,身為母親的凱特,請問妳又體會到多少艾蜜莉亞短短十幾年人生的苦呢?妳知道妳該死的應該負多少責任嗎?
最後的目擊者 Reconstructing Amelia
• 作者:金柏麗.馬特奎特 Kimberly McCreight
• 譯者:許瓊瑩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02日
• ISBN: 9789571358123
延伸閱讀~~
[轉載自金石堂FB] 【《最後的目擊者》試讀活動】(時報文化新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