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等待。
我想媽媽等這一刻等了很久------沒有重擔將她往後拉,輕鬆登上飛機,開啟她人生新的篇章。她只花了一天許下承諾,答應阿嬤會照料她及阿舅,卻花了三十年履行諾言。
母親走後的第二天,讀新加坡作家林瑞玲(Danielle Lim)以英文書寫、黃意然翻譯成中文版的《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The sound of Sch: A Mental Breakdown, A Life Journey﹚》,書中故事有洋蔥,卻也有大把大把親人之間無私而不求回報的愛與溫暖,對於此刻的我,非常具有療傷效果。
我入神地讀著故事,感動於書中所有種形式的愛和給予的方式,也想到親人對母親與我一路以來的關懷和溫柔。心,被感動了,也被書中文字無形間流淌著的那份溫柔給溫暖了。
林瑞玲的《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主要是描述她自己母親與外婆、年輕時便罹患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舅舅,三個親人間一段互相扶持、無怨無悔地對待的真實故事。
當我閱讀這本書時,特別注意了一下故事的背景年代,請容許我做些微的保密,但我身邊的確有幾位年輕時便罹患了思覺失調症的親友,現在的他們年紀都超過七十歲,因此和《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中生病的阿舅,基本上可能是年代十分相近。
就像《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中的阿舅一樣,他們之所以罹病發作,歸納其原因,通通來自壓力,生活上的、課業上的,而且都是在20歲左右就發病。而在民國五○年代的台灣或說全世界,醫療或藥物的發展,都談不上像今日這樣發達,因此對於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病人的醫治辦法,就真的只有一條路可行------多次的腦部電擊治療。
至於所謂的『腦部電擊治療』,其實大家可以憑字義就揣測得出來,或許也曾經在各式紀錄片中看過治療過程。據當時在大醫院擔任護士的母親告訴我,醫師對病人施行腦部電擊治療時,在一旁的護士雖然不必也無法親自動手,但,光是眼見病人被電擊時的樣子,會令陌生人也深感不忍。更何況治療過程中,『腦部電擊』的次數必定不只一次,因此,對於病人而言,接受『腦部電擊治療』是相當殘酷且痛苦的治療過程。
但是,在當年接受過『腦部電擊治療』的患者,復原機率相當高,甚至可以回復到和一般沒有生病的人一樣,娶妻生子,成家立業,過著和一般人完全沒有兩樣的人生。至於,有些當年不忍心讓家人接受『腦部電擊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真實生活上的遭遇,比《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中的阿舅還要糟糕,幾乎是沒有正常時刻可言,通常需要一生都住在精神療養院中。
因為實際接觸過曾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因此在讀林瑞玲的《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心裡生出許多感慨,如果人人都像書中前段提到的『阿迪的大兒子』那樣去接受治療,而不要迷信或感覺不忍親人受苦而拒絕治療,其實接受過『腦部電擊治療』的患者復原率相當高,而且也能擁有幸福將來的可能。接受治療或拒絕治療,結果天差地別。
如果能排除社會上對思覺失調症疾病的汙名化,好比讓治癒的患者去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其實就不至於發生像《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書中阿舅的那樣結果,而作者的母親與外祖母也不需要為了照顧親人,苦苦花上三十年的時間被責任感束縛住。
當然,上面所寫的是我閱讀完《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之後,經過理性思考寫出來的文字。然而,就這本書感性面的程度,我承認自己在閱讀中真的很感動,也因為自己現在正如書末作者母親般,已然從那默默承擔著巨大責任的世俗要求中解脫了。坦白講,我很能明瞭作者母親在終於完成艱難任務之後,『雖然不捨,但總算是解脫了』的那種心態。
無關殘忍不殘忍,我們都很真實用心地付出了,結果至此,也只能說是一切圓滿了。心中不再有罣礙,留下的就只是像書名的副標題一樣~~『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
The sound of Sch: A Mental Breakdown, A Life Journey
• 作者:林瑞玲(Danielle Lim) @
• 譯者:黃意然
• 出版社:大好書屋
• 出版日期:2016/03/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485408
• 叢書系列:大好時光
• 規 格:平裝 / 216頁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勵志故事/散文> 真實人生故事
延伸閱讀~~
2016-02-16 [轉載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愛,讓我們學會勇氣和奉獻 @ 大好書屋 2016-03-03 初版
2016-02-03 [轉載自金石堂FB]【《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試讀活動】(寶瓶文化 2016年 3月新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