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CATV1A7P  

 

台北。東京。高雄。什麼大城市都是一樣的,我只想生活在舉目無親的城市裡,不僅人們不要認識我,就連城市景觀也不要認得我,那些年我想要的就是陌生,一旦打破陌生,我就不知道故事從何說起。

 

 

 


人生要結怎樣的果實呢?我還渴望繁花盛開的人生嗎?我說五月之死是繁花徒徒吹落,然而,我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要結怎樣的果實呢?

 

 

 


讀了《其後 それから》才發覺作者賴香吟跟我簡直就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呀,甚至根據出版社提供的作者介紹,我還懷疑我們曾經一同就讀過某些學校 (雖然我相當討厭那幾所學校),一種疏離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先不管《其後 それから》是小說或是散文,也就是------先不去探究《其後 それから》故事中虛構與真實的比例如何,單純地閱讀這本書,說實話,我很感動。一種我懷疑是因為同年代之人所以才得以生出的感動。

 

 

 


因著與作者和書中另一位主角五月年紀相仿的關係,《其後 それから》的背景完全在我掌握之內,我也還記得五月的《手記》當年是如何暢銷,而我又是如何地看不懂------以致於後來有書友想和我討論這本書,我總是以『無感』二字帶過。

 


我想過原因,當時熱衷各種激進社會運動的我,同志議題絕對是不可能被錯過的思辯。關於性別與性向,彼時我的想法很粗胚的是:這跟那無關。也就是說,很接近當年作者看待五月對性別議題的掙扎時,作者本身的想法------


有沒有愛情故事可說,歸根究底還是與人有關,而非只是與性別有關,如果同性無愛,異性也未必有愛,那時我漸漸清楚了,愛不愛,歸根究柢只是等待對象的獨特性。可是,五月怎麼想呢?

 


是啊!可是,五月怎麼想呢?

 

 

作者現時的猜測,很可能也是彼時我讀五月的《手記》,總覺不合脾胃的真正答案。性別與性向有那麼絕對壓倒性的強烈嗎?當年熱衷追求同志與性別平權的我至今依然無法理解。

 


總之,當年的我正大把大把呼吸新鮮、前衛感的空氣,又彷如一塊海綿拼命汲取各類知識時,其實沉不下心閱讀太多讀第一頁就無感的文字,不知為何,《手記》在當年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本書。

 

 

 


《其後 それから》很後段的地方,讀到作者賴香吟寫的這樣一段文字:

 

接著,我們不知從哪裡開始提到五月,事實上,這應該是我們第一次觸及五月。我談到延宕,對時間耗費之大感到驚嚇,動不動就是十年。倘若生命重要經驗都得費上如此時間去反芻,諸事澄明之日生命也差不多已到盡頭,還有多少時間可寫?

 


相對於作者的大嘆時間流逝,我卻反而感激起作者因種種原因地遲寫這本作品。畢竟這讓我有了二十年的餘裕去感受人生、友情與愛情、死亡或精神上的生病種種。

 


我終於可以理解,彼時五月對於性別觀的焦慮。我也能體會作者先後數次對憂鬱來襲時的所謂『破碎感』。我彷彿也能懂得,二十年過去了,再回首曾經與自己那樣親暱並微帶曖昧情感的友人時,多少當年太青春而被忽略的問題------再重來一次已經無可能,只有留下徒然 (無謂?) 的嘆息與疑問。

 

 

 


太浪漫的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都一定得死過一次。那樣的死過之後,再回頭,看見的都會不一樣了……為你終須拿回屬於你書寫權利的毅然感到驕傲,因為這是一個時代的故事,是關於你如何活下來,而不是關於某人為何而死的故事


同樣生在相仿年代的作家郭強生對於《其後 それから》的感受是這樣的。拿這段話,特別是前三句,對照《其後 それから》的五月與作者,經驗與感受幾乎是複製下來的相似,唯一差別是走過和走不過之後的結果大不同。

 


這讓我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是所有的文青都會面臨這樣一種瓶頸,或者,這種情形只出現在台灣五、六年級作家身上?

 

 

 

129822336390835000  

 

 

其後 それから

• 作者:賴香吟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
• ISBN:9789866135859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3164?sloc=main

 

內容簡介


所以,這並不是一本關於五月的書,而是關於我自己,其後與倖存之書。


  如今,我航過那個鬱悶的赤道無風帶了嗎?我即將出發去哪裡?抑或,我從何處歸來?寫作的船帆下垂擱置了非常久,水天一色,霧氣茫茫,記憶的魔山,五月,想來不只是我陪她走過一段性別認同之路,她也伴我熬過一段非常漫長的寫作認同之旅,即便是她已經不存在的歲月裡,她的形象及其書寫,對我是一種撫慰,也是一種刺痛,我們曾經彼此反對,卻又同時扮演傾聽者的角色,無論是不斷攀高追尋,或是不斷挖深內化,我們爭執,終致諒解,了悟彼此並沒有太大的衝突。


  霧漸漸散的時候,她們已經不在那裡了。


  該如何懷著那些傷害的故事繼續生長下去?不能忘卻,又不能時時記得;傷害的故事往往既美麗又醜陋,那其中,無論如何,曾將一個人最好的可能、最壞的黑影展演到極限,如果我不足以理解那其中的內容,也沒有什麼資格去保存這些──

  生命之書某一些頁數被撕去,難再前後連貫的故事,但我們依舊會克難地將之讀完。

  我沒有能力阻擋謊言與傷害於生命之外,沒辦法使事物結晶於至美的瞬間──如果這是你與我,青春之心所堅持要做的──做不到,死亡也不是做到的辦法。相反的,在死亡之後的流水時光,我目睹的盡是變化,滄海桑田,人之變貌與情感的質變,一切不可阻擋,也往往情有可原。夫復何言。取代眼淚與吶喊的是強烈的孤寂感漫天而來,無孔不入,可相信我,心靈有其不死本事,如果你還在,想必能和我一樣,沒什麼好慌張的,孤寂就孤寂吧,與孤寂同在,細看它的模樣,看熟了就沒有什麼好慌張的。

 

 


作者簡介

賴香吟


  一九六九年生於台南市,受教育於台灣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一九八七年發表第一篇小說,之後散文、短篇小說散見各報章雜誌。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著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散步到他方》等書。

 

 

 
目  錄


活動中心

消息
Do You Remember…
春暖花開
那一天
憂鬱貝蒂
其後 之一
其後 之二
椅子
先生
十年前後
父親們

生手的天真──代後記

 

 

 
詳細資料


ISBN:9789866135859
叢書系列:文學叢書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 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Ray  的頭像
    TinaRay

    劃錯重點的另類閱讀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