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qjzkk_210x315.jpg

 

石藏醫師說:「 我希望人生走到最後一刻時,能依照自己的意思決定用什麼方式結束生命。」

 

 


福澤喬的《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人生百年時代,日本教我們的那些事》一書,以三個章節,四平八穩數十篇自己觀察到的日本中老年人實際生活案例和社會議題,持平地討論,「人生百年時代」過去是如何迎接,又如何因著時空變化而有所更改,以及現在和未來我們又該持怎樣的態度面對。

 

以新聞專題式的每篇短文中,用各種角度切入老年人在日本的狀況。第一章<嫌老世代:長壽不再是祝福>以負面筆觸描寫現在日本老齡人口大增所造成的問題,既顯示現況的無奈,也讓人感受到如果不予以積極處理,社會必將落入比現在更慘的未來,既是實話實說,也由各項實際數據引導出人們的危機感。

 

然而中老年人只能這樣坐以待斃嗎?第二章<人生下半場,開拓新生活> 作者改變書寫態度,帶領讀者廣泛地閱讀同樣是老人卻願意選擇積極生活者的優缺點。每篇文章忠實地記錄了數十位將老年化為動力的實際案例,企圖鼓勵中老年人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可以更積極,可以追求更好,但你必須先付出,也必須能承受若不成功便成仁的現實。

 

第三章<人生百年時代,重新開啟第二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文章中鼓勵中老年人可以如何去實踐夢想,讓老年不是阻力,更成為助力。不必懼怕老年,只要自己先做好各種準備和開朗的心態,一切終將能自己掌握。

 

 


其實我是因為在出版社文宣中看見「老人暴走」一詞,才興起買這本書來看的,原因是,家族中正好出現一位完全符合作者書中設定的暴走行為的退休男性,一開始我完全無法認同這位長輩的各種暴走情境,很多次都想勸他要不要去看看身心科醫師或諮商師呢?畢竟在這個社會中「暴走」仍然是一個給人添太多麻煩的事情。

 

偶然接觸到福澤喬的《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書中他說明,「老人暴走」有其來由,他們大多出現在剛從高級主管退休下來的中老年男性身上,因為不再能控制或督導下屬或人事物,因此必須從生活中去為難不相干的人,以刷出自己的成就感。你可以不理解然後直接怪罪「老人暴走」,也可以選擇仔細讀這本書去同理對方的為什麼這樣。雖然作者給出的建議相當簡約和隨之而來不可思議的幸福順利,我卻也從自己生活中瞭解,人生不可能如此圓滿。家族中的初老男子可能還會維持暴走狀態,直到有一天他無力再暴走為止吧。

 

福澤喬的《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內容雖然有數據和實際案例加以支持本書的各種論調,但以正向積極幸福結局告終,我個人認為還是媚俗了一點,畢竟人人都是個案,只撿好的 、順遂的 、成功的個案來談,忽略掉更現實的,社會中或政府民間單位是否能出現相當的配套措施都還是未知數,太多的樂觀,似乎像吸食毒品那樣,只有短暫的美夢,最後終必面對更嚴苛的現況。

 

 

 

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人生百年時代,日本教我們的那些事


作者:福澤喬  @  2021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596507
規格:平裝 / 192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images (1).jpg

 

images.jpg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9733?sloc=main

 

《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人生百年時代,日本教我們的那些事》內容簡介


  高齡化日本,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一本寫給所有讀者的未來預言書!
 
  「Joel來談日本」福澤喬最深入的日本社會觀察報告!
 
  數位轉型顧問李全興(老查)、中華民國喜願協會理事長陳昭鋒 專文推薦!
  前臺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和泰興業大金空調董事長蘇一仲 強力好評!

 
   「年輕人」越來越少,
  「年長者」一天天增加,
  這是一場無聲的社會革命,
  而我們,早已被迫參與其中……
 
  從社會棟樑到社會渣滓,日本為什麼會成為「一億下流社會」?
  銀髮族的正義!為了刷存在感,老人不惜「暴走」?
  日本年輕人為何高呼「老害」,絕對不允許老人們幸福地死去?
 「孤獨死」越來越多,竟然反而帶動千萬商機?
  玩社群網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高齡網紅」正大勢崛起?

 

  做為全世界最知名的「長壽國家」,日本卻早已深陷高齡化的危機,老年貧困、老人詐騙、繭居族、啃老族、熟年離婚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加上年金制度瀕臨破產、醫療照護資源不足,更催生出一起又一起的悲劇。
 
  但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日本也發展出獨特的因應之道,從青銀共居、合租公寓,到提倡終身學習,設立熟齡大學,乃至鼓勵退休族再就業、中高年創業,越來越多的銀髮族開始積極地經營「老活」,他們意識到,限制老後人生的不是「年齡」,而是自己。只要有心,任何年齡都可以是實現夢想的起點。
 
  臺灣也即將邁入「人生百年時代」,當「長壽」不再是一種祝福,「日本經驗」無疑提供了我們最好的省思與借鑑。高齡化社會是危機,但也可以是轉機,就讓我們一起發揮「熟年力」,開啟「老有所用」的第二人生!

 

 

 

作者簡介
 
福澤喬

 
他用日本姓、英文名、中文寫作,其實是臺灣長大的孩子,外祖母姓「福澤」,當時希望他志向遠大而取了「喬(Takashi)」,Joel這個名字就像他把臺、日、美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象徵。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擔任過耐斯廣場營運長,善於地方觀察以及商業行為設計,現為《商業周刊》專欄作者、Medium部落客,也是國內知名的日本財經政治觀察家。
 
曾任中華電視台駐日特派員,在日本10年期間走遍1都1道2府43縣。致力於日本與臺灣的地方創生事業合作,並在各大學舉行演講,推廣觀光經濟和地方創生的理念。
 
受聘為熊本縣觀光推廣大使,同時協助阿蘇地區觀光轉型,並帶領臺灣學生前往阿蘇實習,這些活動均被登載於日本農林水產省的農業白皮書中。
 
現在除了寫寫文章之外,還經營Clubhouse「今夜一杯」以及Podcast,自稱為「只知道讀書跟說故事的人」。
Facebook粉絲團:Joel來談日本

 

 

 
目   錄


推薦序/人生的第二曲線,波瀾壯闊的樂章才正要展開/李全興
推薦序/人生百年時代來臨前的提醒/陳昭鋒

自序  人生時間軸 2.0 讓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

第一章  嫌老世代:長壽不再是祝福
長壽大國的困境:沒有錢的老後 
超高齡社會的悲歌:老年照護
「一億總人數孤獨」的國民病
「孤獨死」帶動千萬商機
生前整理:老年斷捨離 
世代觀念斷層,「老害」成了網路熱搜詞
銀髮族的正義:刷存在感的暴走老人
掌握人性弱點,老人成為詐騙受害者
「中年衝撞大叔」是對社會體制的反撲
百萬繭居族、啃老族寄生的邊緣社會

第二章   人生下半場,開拓新生活
追求自我,享受更舒服自在的「老活」
「青銀共居」:高齡者的理想居所
單身大齡女子的另一個選擇:合租公寓
離婚不是悲傷的終點,是追尋幸福的開始
拒絕扮演「賢妻良母」角色的新時代女性 
尋找人生第二春:中高齡線上交友盛行
健身俱樂部拓展中年退休大叔的交友圈
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時代來臨
銀髮經濟產物:高齡網紅竄起 
助人為快樂之本:「老有所用」的義工

第三章  人生百年時代,重新開啟第二人生
退休族再就業,引爆熟年力
中高年創業,是危機還是轉機?
疫情中的斜槓工作術
疫情衝擊下的求生之道
在人生轉彎處,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推薦序
 
人生的第二曲線,波瀾壯闊的樂章才正要展開    by   中年級實習生、數位轉型顧問 李全興(老查)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創新與創業精神》中提到,從人口數、年齡結構、組成情況、就業情況、壽命等等的演變,就可以看到未來市場即將會發生的變化。這些都有明確且公開的數據可查考,且變化會需要一段時間才形成,有十幾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可以讓我們準備。
 
  但是,杜拉克也感嘆,通常人在做決策時,往往忽視了思考這些變化的重要性與必然性。而《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正是一個很好的提醒: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根據內政部二○二一年八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一點三歲,其中男性七十八點一歲、女性八十四點七歲,都達到歷年新高。以五十世代的我來說,看起來要再活三十年的問題不大。如果健康許可,至少還有二十到二十五年是「可以工作」的狀態。相信這不會是我獨有的狀況,我的同輩,甚至是更年輕的世代,都會是相同的情況。
 
  也因此我對《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書中的「人生百年時代,重新開啟第二人生」這部分內容格外有感。以我自身為例,第一份正職工作是在二十七年前開始的,之前的工作生涯,我在眾多不同的選擇裡摸索與嘗試,前面一大段是傳統出版業,之後跨入了網際網路產業,經歷了電子商務、社群、內容等不同領域的發展。假如因為「百歲人生」,之後我還可以再工作二十年甚至更長,那麼幾乎等於是另一段同樣長的工作人生。
 
  但之後的二十年,我是否還有同樣多的機會可以選擇?或是要展開與前半段職涯截然不同的第二曲線?同樣的,這不只是我會面臨到的問題。巨大的職涯變化正要開始,甚至正在發生中,但也許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也無前例可以依循,我們的父、叔輩都未曾有類似的經驗。
 
  何況有句話說「你工作三十年賺的,不夠退休後二十年花的」,即便不思考工作,選擇退休,之後的經濟獨立,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個必須擔心的問題。即便經濟無虞,如果只是健康樂活享受人生,或是透過再進修、志願工作或公益活動排遣時光,似乎也可惜了在工作上歷練大半生的能耐。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劇中的Ben退休五年之後因為不耐無趣的生活,去應徵電商網站的熟齡實習生職務。四十多年的職場歷練使他洞悉世情、進退有據,他的睿智與經驗也因此幫助了女主角茱兒度過其事業與家庭難以兼顧的危機。但是如果認真思考,這個故事的時間軸仍然是以女主角茱兒為主的,畢竟對已經七十歲的Ben來說,結尾他到公園打太極拳的場景還是他生活的主要歸宿。
 
  如果我們要幫《高年級實習生》拍一個「重開機版本」,這一次Ben的歲數不是七十歲,而是五十歲。那麼,相信這條時間軸將會有完全不同的走向,而且在這條時間軸,Ben將會是理所當然的主導角色。如果把五十歲當作是另一段新職涯的起點,Ben將會獲得另一段與前半生幾乎一樣長的時間,將有一段新的工作生命可以展開。
 
  如同《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書中提到,以日本的經驗來看:新創產業、中小企業,都需要多元且具有經驗與執行力的人才,如果臺灣也可以嘗試發展出全新的資深人才發展模式與橋接彼此,對於臺灣的發展也會是具有極大價值的新機會。
 
  從《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中的案例,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可能性:
 
  如果熟齡工作者願意:
  省視自己的特質與專長,不受過往的職場身分局限。
  重燃好奇心,探索不熟悉的機會。
  與年輕的工作者互相指導,「交換」彼此既有的能力,教學相長。
  在溝通、判斷、決策、架構性思考、解決問體、協作等軟實力領域指導年輕人。
 
  如果企業可以:
  打造對熟齡工作者的友善環境,發揮其獨特的優勢。
  宣示重視年齡多元化,積極借重熟齡工作者的經驗。
  創造促進不同世代、專長,彼此互相指導的人員發展計畫。
  為員工打造「長壽策略」,或發展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那麼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就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與既有的「退休」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從不同的定義來說,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峰點,不必只把中年之後的時光用「過好過滿」的心態去準備。「大器可以晚成」,很可能你我人生交響曲裡高潮迭起、波瀾壯闊的樂章才正要展開。
 
  除了工作領域之外,《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書中對日本的高齡化社會的社會現象、個人心理狀態、人際關係等領域,也都有所著墨,在此誠摯推薦給關注「百歲人生」議題的讀者。

 

 

 
推薦序
 
人生百年時代來臨前的提醒     by  臺灣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喜願協會理事長 陳昭鋒

 
  認識Joel的時間並不長,緣起於一年多前,原本約在他們嘉義的公司洽談商業火險的事,結果他居然當天臨時有事在臺北而未能南下參與開會。之後,我們在臺北第一次見了面,聊著聊著居然都是在談高齡化時代所面臨的課題,就因我過往二十七年的會計師經歷及於一○七年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的轉折,而Joel也已有一段時間在關注日本高齡化社會的議題,當下他還開玩笑似地說,想要就他對日本高齡社會的觀察予以整理,說不定出本書。很高興,兩個月前他告知要出書了,要我幫他寫推薦序。因此,我很幸運地比讀者們更早拜讀他的新作《當我們一起活到一百歲》。
 
  在高齡化、少子化、單身化這三方面,是臺灣和日本所面臨的相同問題,而日本又走在臺灣的前面,有許多現象及面對方式是值得我們借鏡學習的。列出一些數據,不是嚇人,而是讓大家嚴肅面對:
 
  一、依據內政部統計,民國一○九年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一點三二歲,而衛福部民國一○七年的資料顯示,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為八點四一年。
 
  二、另依內政部資料,民國一○九年國人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有三百七十八萬人,占百分之十六點零七,而戰後嬰兒潮(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人數有五百八十五萬人,占百分之二十四點八三,依此情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民國一一四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上者)。
 
  三、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一一○年八月公布一○九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需要長期照護有四十八點七萬人,占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百分之十三點三。又衛福部在民國一○三年曾有一項調查結果,國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自訴患有慢性病者占百分之八十一點一。另外,一○九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獨居或住機構者有六十七點四萬人,占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百分之十八點四。
 
  四、內政部戶政司在一○九年度資料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未婚、離婚及喪偶者分別有十四萬人、二十八萬人及一百零六萬人;而四十至六十四歲未婚、離婚及喪偶者分別有一百四十萬人、一百三十萬人及三十二萬人。未來單身化之趨勢非常明確。
 
  另外,在個人拙著曾引用吳肖琪教授於民國一○四年的研究,她認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活躍老化」提供了追求健康的方向,但並不是追求老年時期沒有疾病,事實上這也是不切實際的目標。活躍、成功的老年生活應追求在身體、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健康,使在老年時仍能維持自主與獨立,同時也能參與社會各項事務,提高生活品質,這才是老年生活應追求的目標。日本的學者村田裕之也指出,不管在任何調查中,「健康」、「經濟」及「孤獨」都是令銀髮長者不安排行榜的前三名。人生百年時代是該期待,還是徬徨不安,端視我們如何提前準備,還好那要到二○六○年才會碰到,我們仍有時間!
 
  每年九月二十日係日本敬老日,日本總務省於今年九月十七日公布日本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全國人口已達百分之二十九點一。其實日本早於二○○五年即已進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二十點二),而根據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們將於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日本早了我們二十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他們之前所走過及目前仍面臨的問題、現象、因應對策,諸如Joel所觀察的「長壽大國的困境:沒有錢的老後」、「超高齡社會的悲歌:老年照護」、「孤獨死」、「追求自我,享受更舒服自在的『老活』」、「離婚不是悲傷的終點,是追尋幸福的開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時代來臨」等,都是值得我們提前去思考與應對的態度。但重點是,我們都沒有老過,也覺得自己離「老」還有一段時間,根據智榮基金會於民國一○八年在無齡生活系列中提及,現今中高齡人群的心理年齡約略比實際年齡小上十歲。因此,不願思考自己未來老年生活的場景,抱持船到橋頭自然直;或不敢或不想與父母討論老年的生活種種,這些才是我們將來的問題。其實,「老」是不可逆的,正向面對它,是必要的。我相信,「健康快樂的老活」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至於是否「人生百年」,隨它去吧!
 
  各位,不管你現在的年紀,撥點時間翻翻這本書,對你自己或父母,肯定會有所體悟。

 

 

 
詳細資料


ISBN:9789865596507
叢書系列:我思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Ray  的頭像
    TinaRay

    劃錯重點的另類閱讀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