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劇本的兩大主線應該是社會所知的無差別殺人類型的兩種,一是不確定原因但已經發生(李曉明有誠戲院槍擊事件),律師與家屬在尋找真相的過程;另一條主線是罹患精神疾病的病患與家屬的困境(應思聰家族)。 By 呂蒔媛,<寫劇本是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
是實體世界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少看電視,看來看去就是內地的宮鬥劇或是韓國古裝劇------我特別不愛看現代劇,因為知道描寫現實的戲劇誇張了人生,也知道戲劇寫不出真正的人生。那些大悲大喜,大愛大恨,都是騙人的,將現代戲劇減減減,連三減,看能不能不要那麼矯情誇大,比較接近現實一點。
這本呂蒔媛、公共電視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集見:完整十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的閱讀,其實是這一個多月來,不斷在臉書發現自己哪個現實生活的朋友,又或者是網路上認識的非現實(?)書友一直在談論《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完結篇。所有人都是盛讚,這部戲太精緻了,這部戲太完美了,這部戲將現實中的OO議題討論得太好了。
我不可能再回去追劇,所以買了劇本書來看,也許文字映像畫能帶來的衝擊是更大的,但單純讀文字我以為可以有更多思考空間,至少我的想像不會受演出演員限制,想像中很多背景也應該與電視製作的不同吧。
《《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集見:完整十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書名就說了,內容分成「完整十劇本」 和「幕後導讀訪談記事」兩部分;後者附上許多精美圖片在其中,大抵是工作人員與演員談自己眼中的《我們與惡的距離》;而前者就是劇本,把文字想像成了立體,就是戲劇本身。因為怕留下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我是先讀劇本的。
因為讀劇本,跟平常閱讀小說還是有不同之處,所以可以看到許多有意思的地方。我看到劇本將近末尾時,需要出現一位精神障礙就業輔導的社工,劇本特別註明了,要一位年輕帥哥來擔任。只不過就一幕戲,編劇要求挺多的,但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幾乎不看現代連續劇的原因,很難呀!現實生活中連找個好看的社工都不容易了,還要求要年輕帥哥------長得清秀一點的,大可去找份更高薪的工作,何苦當個不到30K的社工?戲劇人有些缺乏對社工圈的現實感(其實也是社工圈給薪的落差太大,同樣年資的社工,書中精神科社工可以比一般民間社工薪水高出1-2K,落差感覺挺誇張的)。
另外還有一個小地方讓我很驚訝,律師收到上級法院將判決發回原審,理由是,原審法院的原判決中沒有詳細調查加害者的童年與幼年,上級法院認為調查不足。這個小細節緊扣著《我們與惡的距離》中被神格化了的法扶律師,他一直在為加害人(=犯罪人)發聲,他認為社會應該放更多資源在於了解這些無差別殺人犯的「真相」(我以為等於「過去」),唯有瞭解他們,才能針對疏漏點加強預防,這樣也就能減低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出現。只不過矛盾的是,如果真有殺人原因的「真相」存在,那還能構成「無差別殺人」一詞的存在嗎?找出真相不就等於找到原因了------這個命題感覺上也是有問題的。
而關於法扶律師致力於「找到真相」這個想法,我覺得真的太理想了,無差別殺人又不像喝飲料或看電影一樣那麼時常發生,樣本數真的太缺乏的狀況下,如何理想地找出哪些類型的孩子或過去或事件,就是無差別殺人犯的因果。不可能,特別是當有人想做這樣的調查時,其實這個調查本身就 汙名化/標籤化 了那些有相同特徵的更大多數個體。
戲劇人或影視相關行業人在設法「傳遞」某種思想時,真的要非常注意,否則原意並非如此,最後卻又在某個角落中暴露出不該有的偏見,一來一回,等於什麼也沒做,閱聽大眾還是回到原本的思想框架中,沒有改變。
電視影集名《我們與惡的距離》,不知道,在受教育過程中,看到這樣的命題,我一定會先想,所謂「惡」的定義為何?要先定義了範圍,才能接下來探討事情。然而每個人對「惡」字的哲學定義,早在出生前就因著家庭成員或父母手足固定的思想所影響,即便長大到求學階段,「惡」的定義會隨著每個人不同的成長環境一變再變。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電視台主管喬安命令下屬跟拍哥哥受死刑過程的李大芝和家人,這個不替別人留隱私的動作屬於「惡」的嗎?可但是喬安更恨極了李曉明殺害自己兒子的「惡」,因而牽連犯罪者家屬家人好自然也不是說不過去呀------這裡是不是一個思考上的矛盾?
書中一再因不了解哥哥知覺失調症發作該如何處理的思悅,依賴社工與精神科醫師到連半夜也打電話求助------最好台灣有善良(=無知)到要給你私人電話、讓你24小時隨call隨應付的醫療人員啦(這也是戲劇的誇張或美化,如果真是如此,醫療人員恐怕因為這樣要過勞死先)------即便思悅有自己當下立刻要解決的問題,也應該某個程度的先自立自強,而不是狀況一發生,不管對方感受就打電話過去。就像一駿醫師在書中抱怨的,病人那麼多,他如何完全記得誰人是誰,然後立刻隔空提供協助?
思悅無法控制哥哥思聰的用藥與起居,難免受到鄰居的抱怨和擔心,要說鄰居這種反應是「惡」的嗎?誰規定了人應該恐懼什麼或不該恐懼什麼,也許在這裡應該尊重多數決,而非焦點於歧視。又或許思悅的無法確認ㄏㄨ控制哥哥按時服藥,這個不作為本身就是一種「惡」,她讓鄰居和社會每日擔驚受怕。
雖然前面的文字中,有一些對於劇本本身的看法,但,我不是那種酸民讀者,也不想讓自己走上這條路線。除去那些很不成熟的雞蛋裡挑骨頭以外,《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很棒的故事,它有自己想表達的企圖心,也希望透過文字或影像讓更多人思考許多深入的社會議題。這對社會是好事,至少會讓人看見影劇人的努力與真心。
讀《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劇本很有意思,其實就和讀小說一樣,我讀過日本和非洲也有小說家創作作品是以舞台劇對話式呈現的。文學本身展現的方式很多種。《《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集見:完整十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讓讀者在看見台前之餘也讀到幕後,戲中導演與演員是如此依著自己所感所知表演著這個角色,而只閱讀劇本沒看過電視劇的書友們,其實享受的是另一種無限可能的想像樂趣。
可以說,我沒有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可以說,我用心閱讀了《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
作者:呂蒔媛、公共電視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9/04/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446446
規格:平裝 / 424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戲劇> 編劇方法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 影視偶像> 影視寫真/導覽書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240
《《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內容簡介
標籤讓人恐懼,標籤讓我們始終無法理解人性。
金獎編劇呂蒔媛最新話題鉅作——
每個人都有苦衷,每個人都有犯下錯誤的可能。
馬欣、賴芳玉 深入導讀
李屏瑤、吳曉樂、易智言、徐譽庭、連俞涵、温貞菱、謝盈萱 重磅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這齣劇本不是要批判誰是善惡或廢死與否,而是在這噪音世界中,如何能當一個清明的人。不清明,以為所行之善事,遲早會為惡鋪路,如政治哲學家海耶克(F. A. Hayek)的名言:『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故事中所有人比起黑白都更接近灰,而你我,又能論誰黑白?」——作家、影評人/馬欣
「這本書很大膽,因為它把世人最容易理解的邪惡如殺人,最期待的罰如死刑,透過每個角色的敘事,叩問這個『簡單』,帶入『思辨』。不過,我認為這本書藏在最深處的意涵是:邪惡來自於欠缺思考的危險。而你我都可能正在走向邪惡,卻毫無所知。」——律師、作家/賴芳玉
「閱讀這個故事的初版大綱時,當我被自己並沒有預料到的共鳴給撼動得紅了眼眶,我知道自己遇到了一個非拍不可的故事。劇本書的出版,還原了這個劇集最原初的模樣,有些被我在影片中因為各種原因刪減的篇幅應該也能看到。文字的想像空間還是最大的,劇本也是這個故事的文本最完整的樣貌。」——本劇導演/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寫在律師身上的戲,不著重法庭的針鋒相對,我演的王赦也非一般律師刻板的凜然形象。蒔媛姊劇本厲害之處,就是她根植於人性的深刻,進而鋪展的場面調度。」——本劇主要演員/吳慷仁
「頭一回看劇本時,除了被劇名吸引,其實前兩集關於媒體現況的描繪很打動我。當時看見劇本中擔任新聞部編輯台主管的宋喬安,既是被害者家屬又在高壓的媒體環境工作,真是太過癮的角色,編劇十元姊在前兩集就已經把角色人物都傾巢而出了;拿到全數劇本後,我看到了這齣戲的全貌,『去標籤化』該是故事的核心之一,期望觀眾能夠學習在事件發生時,先不去預設立場,而有更多對話空間。」——本劇製作人/林昱伶
「這個劇本一開始就非常打動人,光看劇本就讓人流淚,因為裡面的人物就是那麼鮮活的生活在我們周遭,那個『活』是非常立體的。而描述媒體職場也因為做了紮實的田調,新聞台裡各種職人角色形塑具體,也替許多媒體工作者道出心聲,讓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呂蒔媛選擇這個題材我覺得非常有勇氣,也相信這是一部具備社會意識,也可以滿足觀眾的作品。」——本劇監製/於蓓華
◎ 本書特色
★二○一八暢銷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編劇新作,以「無差別殺人事件」、「思覺失調症」雙主線敘事,結合大數據資料與田調訪談結果,帶出媒體法治、家庭、精神疾病等故事題材。
★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周采詩、曾沛慈、林予晞、陳妤、林哲熹連袂主演。
★收錄完整版十集劇本。
★製作編導、演職員群幕後訪談獨家整理,內附近百張劇照。
◎ 本書內容
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燃起社會病灶,
人性的愛恨、脆弱與尊嚴即刻引爆!
在善惡的邊緣,每個人都有話想說;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
「作為一個編劇,我只是希望這齣戲能讓大家試著了解跟我們不一樣的人,不能認同他的行為,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背後的原因,我相信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這些傷痛在周邊發生。如果不願探索原因,我們是真的無法預防這樣的悲劇再度發生。」——呂蒔媛
◎ /
「真相永遠只會怪我們社會體制出了問題,如果殺人犯還有他們的家人都不用負任何責任,那我們家天彥呢?我們家天彥算什麼?」
「我哥是殺了很多人,但我跟我的家人連活下去的權利都沒有嗎?」
「你的正義感、你的人權,都是為了這些該死的人!他要人權,那被害人的人權呢?」
「就算是最該死的人,他也跟我們有一樣的人權,這是人人生而均等的權利!」⋯⋯·
兩年前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兇手李曉明造成九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最高法院宣判其死刑定讞。
身為「品味新聞台」編輯主管的宋喬安,兒子正是這起事件罹難者。喬安與丈夫昭國本因工作理念不同漸行漸遠,更因兒子離開後水火不容、準備訴請離婚。白天她是新聞台厲聲火爆的副總監,晚上則是無法走入兒子房中,以酒精麻痺身心的可憐母親⋯⋯當女兒行為日漸失序,加上兇手李曉明的妹妹因緣際會進入公司,成為自己下屬,她與先生昭國,終究被逼著直視整起事件,和新痕舊創不斷的人生⋯⋯
於此同時,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在死刑定讞之後仍想了解其犯罪動機,被受害家屬潑糞、遭罵「人渣律師」,連家人都無法體諒。鍥而不捨的他,開啟了眾人命運連結,也引發了人權律法的掙扎、精神病識的探究,以及新聞媒體的反思。
《我們與惡的距離》撕開沉默傷口,是呂蒔媛丟給噪囂社會的一個龐大詰問。一起隨機殺人事件、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扣連出家庭、媒體、教育、法治與精神疾病污名等思辨對話;透過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串起事件與人性的多重樣貌。加害者、被害者、律師、社工、媒體人員,各有各的殘缺、各有各的正義急欲伸張;當種種即時新聞如不痛不癢的擦邊球刷過生活,當批判輕易脫口而出將人定罪,我們與惡的距離之間,究竟還剩下些什麼?
作者簡介
呂蒔媛
暱稱十元,二月二十八日生,雙魚座A型。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曾製作《出境事務所》、《聖稜的星光》等劇;並擔任《公主小妹》、《倪亞達》、《牽紙鷂的手》、《終極一家》、《終極三國》、《出境事務所》等戲劇編劇,以及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編劇。並曾以《牽紙鷂的手》、《出境事務所》二度獲得金鐘獎「連續劇編劇獎」;二○一八年更以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入圍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相關著作:《《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限量親簽珍藏版)》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公共電視正式與國人見面,立志成為一個真正以民為尊的電視台,也是國內唯一由財團法人組織經營之非商業性無線電視台。公視經營理念,包括建立全民終身學習管道、增進人民對新聞事件和公共事務的瞭解、善盡媒體監督政府的第四權責任、重要議題和觀念的分析解釋;讓民眾認識各國豐富文化、歷史,培養本土關懷和國際視野,並使各種社會團體有公平參與表達的機會。多年來公視成功製播與商業電視台區隔的優質節目,在藝術、文化、兒少、自然、生態、環保、族群、文學、戲劇、弱勢族群、公眾近用等各類型節目方面成就斐然。即使獲得國內外眾多獎項的肯定,公視仍會繼續努力製作出更多質量均佳的精采節目。
相關著作:《《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限量親簽珍藏版)》《浩克慢遊──尋找新舊交錯的美麗》
目 錄
【導讀推薦1】
馬欣:通往地獄之路,常由自命良善的人所鋪成
【導讀推薦2】
賴芳玉:邪惡來自於欠缺思考的危險
【編劇自序】
呂蒔媛:寫劇本是每天跟自己打仗的工作
【scene1:製作團隊的寫實劇使命】
製作人.林昱伶:學會與惡和平相處,找回有溫度的力量
導 演.林君陽:這是一個非拍不可的故事
監 製.於蓓華:台劇新寫實運動,開啟多方對話空間
【scene2:與惡共處的演員群】
賈靜雯X宋喬安:只有偽裝,她才有活下去的勇氣
溫昇豪X劉昭國:原諒太難,但不要放棄對話的可能
吳慷仁X王 赦:即使備受質疑,也要為人權燃燒
周采詩X丁美媚:恐懼,往往來自於不理解
林予晞X宋喬平:安撫一個人,原來並不容易
曾沛慈X應思悅:她的開朗,是不得不的選擇
陳 妤X李大芝:就算改了名,寂寞仍如影隨形
林哲熹X應思聰:他們不危險,請不要害怕
【分集劇本】
【推薦導讀】
通往地獄之路,常由自命良善的人所鋪成 作家、影評人/馬欣
《我們與惡的距離》要說的不是如何分辨善惡,而是如果不睜開眼睛看清楚這個世界,人將無從善也無從惡。
記得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過:「一味地『排除惡』,恐會引來更大的惡。」畢竟排除惡是方便的,因為幫助我們最早有社會化的常是童話,但也是誤導我們對善惡的標準。童話中通常引導我們生來是一個主角,這幸運的本位讓我們看事情充滿盲點。
許多童話中「主角」的證明是他對善惡一無所知,無論是灰姑娘或是小紅帽等,彷彿對惡的無知是我們以為「好」的正統性。這類建構出自戀視角的故事,使得我們對惡很容易呈現歇斯底里的反應,我們經年累月的受害者情結也開始產生,以為那是自我純潔的象徵。善惡說穿了,在沒有好的教育基礎下,在當代無疑是各種自戀形式的裹腳布。
對加害者丟石頭,更能成全自己的自戀
當我們論述善惡時,只要意識有人在觀看,我們就有種亟欲表態的衝動,像猴子當街表演一樣,沒有比對加害者丟石頭這件事更能滿足自己的自戀感。這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書裡的眾生相。
裡面的多數角色,都有著跟人群向惡人丟個石頭便感到滿足的潛意識,生怕這世上沒有好事之徒,隨時等待著下一波熱鬧,並非因為正義感,我們對善惡的沉迷,更多是我們的自戀有了更多的表述出口。
因此《我們與惡的距離》裡固然以為死刑犯辯護的律師王赦被群眾潑糞為爆點,但人物線眾多,它的主角其實是廣大群眾,當然包括煽風點火的鍵盤俠與記者,一起連結出一串人形蜈蚣,成為一種集體附魔的狀態。
對惡的著迷與追打,是疏離社會的附魔群像
一開始或許有人是善意上網留言,但陷入群體狂熱後,常會陷入一種道德亢奮的狀態而不能自己,不斷會關注那個犯人、不斷搜尋著那人的傳聞,而成為一種成癮狀態。如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對盲目人群的觀察:「這些群眾的主要特質不是殘酷和落後,而是孤立以及缺乏正常的社會關係。」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這疏離社會下的附魔狀態,一如書名本身就是個提問,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像的近,因為我們往往假善惡之名,行自我證明之實。只要是快意恩仇都是充滿了一念無明,哪裡來的善惡。
在集體失格的時代,家庭可能不失格嗎?
故事的主線為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中間連結的則為律師、心理醫生與記者,不過真正帶出這故事主情感的是隨機殺人犯的妹妹李曉文,從她必須要改名、在網路上也被罪名連坐、家人躲逃、無法選擇工作的小心翼翼等,讓人想到東野圭吾的《手紙》,一個有重罪犯的家庭,他的家人是否有重生的機會?
亞洲一直以家為單位,只要小孩犯罪,直接追討的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接下來挖出的就是嫌犯在校生活與平常雞毛小事的曝光。我們急著要找一個理由來讓自己心安,急於將他人人生簡化為兩句話,大量專業用語,如「反社會分子」被情緒化操弄,而忽視這時代「失格」這件事的氾濫。各專業領域都逐漸失格的狀態,如何奢談「家」仍能像八○年代經濟起飛時有一定的約束效用。
老實說,八○、九○年代被高估的典範家庭,是因為它曾經是個穩固的經濟單位,在經濟平穩時才能發揮它的作用,一旦階級與經濟風向混亂時,家這艘船如果太小,就在風雨中失去了定錨的力量,人們只能以浮木來抓住「家」這概念,人們對於追索家長失格這件事有種過時的觀念,家這單位之於社會,已非以前的度量,整體翻轉的價值觀,讓我們忘記我們都在一個集體失格的年代而不自知。
因此書中舉出幾個家庭為例子,都以過往僵化的價值面對現在社會,出現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世代脫節問題,無論是裡面追八卦求即時的記者無法身教於孩子、身處富裕嚴重脫節於現實與其他階層的父母、忙於營生無暇他顧的父母,都像是在大海中失去座標的父母,無法掌握新時代的風向而自亂陣腳。書中男女老少都在這大景幕中,出現了集體迷失的狀態。
新聞業的老鳥與菜鳥一起迷失,成為一個表演者而非產出者,雖然失去了新聞業的公信力,但仍創造了一個過度吵雜且語焉不詳的世界。
眾聲喧譁的世界,你能分辨哪一句是真實的嗎?
故事中的角色們每日在這些真假輿論的回聲中無法思考,包括自媒體的本身就容易有一種過於自曝的躁鬱情態,以至於故事中新銳導演思聰出現幻聽、李曉明跑到戲院隨機殺人、一個學生模仿著李曉明在街上傷害路人,這三個加害者都呼應了這社會太多的回聲,每個人聽到的話語雖多但都處於無法入心的封閉迴路。也就是漢娜.鄂蘭說的「孤立」,並非沒有朋友,而是這吵雜世界裡人人隨時會感受同異的孤立。
《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把這個雜音密室呈現給你看,惡從哪裡來?善從哪裡生?環境造就的眼瞎心盲更接近當代真相。
裡面無論好人與壞人都在這些巨大的回音與噪音中無法思考,包括人權律師王赦的生活是崩壞的,也包括心理醫生的大量病患負荷,整個故事裡的每個成年人在巨大的重複噪音中,都無法冷靜思考,只能從蚌殼的迴聲中找尋近似自己想法的重複說著,或是更清醒者最後能找出一條比較接近良知與平靜的道路。
從眾太容易 它卻是更巨大的惡。
有趣的是,裡面令人最有印象的台詞:「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我們在留言板上最常看到的回應是:「這種爛人不用跟他囉嗦」、「亂世就只能用重典」、「如果發生在誰家,誰能平靜看待」等,這些你我都聽過上百次的話,也是這齣劇力圖呈現的,當每個人都接力說出一樣的話,當我們聽到的聲音不斷重複到能背誦時,你,身為一個人,有自信在長期喧譁中,不學人做一隻學舌鸚鵡,而是觀察除了受害與加害者外,其他人的群像又是如何?自己從四方雜音中聽到了幾分真實?智者尋因,愚者問果,從眾太容易,但它卻是更大的惡。
這齣劇本不是要批判誰是善惡或廢死與否,而是在這噪音世界中,如何能當一個清明的人。不清明,以為所行之善事,遲早會為惡鋪路,如政治哲學家海耶克(F.A. Hayek)的名言:「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故事中所有人比起黑白都更接近灰,而你我,又能論誰黑白?
詳細資料
ISBN:9789863446446
叢書系列:藝饗‧時光
規格:平裝 / 424頁 / 23 x 17 x 2.2 cm / 普通級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15歲~60歲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 戲劇> 編劇方法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 影視偶像> 影視寫真/導覽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