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611484919&lid=search&actid=wise
內容簡介
東野圭吾:寫出這樣的故事真的好嗎?
我到現在依然煩惱著……
東野圭吾出道30年紀念作!
掀起熱烈爭議,挑戰人性與道德的界線!
我心裡的可愛寶貝,卻成為別人眼中的駭人怪物。
如果愛是一種病態,就讓我徹底瘋狂吧……
瑞穗溺水了,急救無效,被判定為腦死。雖然醫生都說瑞穗沒救了,但我和原本已經協議離婚的丈夫和昌還是決定將瑞穗帶回家中。我日夜照料著她,和昌更利用自己公司的最新醫療科技,盡力維持瑞穗的生命跡象。
只要有瑞穗在身邊,我就覺得安心。即使瑞穗不會回答我,我依然每天和她聊天;即使她無法行走,我依然每天推著輪椅帶她散步;即使瑞穗不懂,我依然每天為她換穿漂亮的衣服。
瑞穗就像一尾沉睡的美人魚,但我還想做得更多,讓她回到以前的樣子。我請丈夫的屬下刺激瑞穗的神經,這樣她不僅會笑,甚至還可以輕輕揮動雙手。
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對我投以畏懼的目光呢?他們說我把瑞穗當成玩具,說我是個自私的母親,說我在玩弄一個死去的人。我不懂,誰能證明瑞穗死了呢?而我又要如何證明她還活著?一個危險的念頭在我心裡浮起……
如果每一部推理小說一定要有一個兇手和一個死人,那麼《人魚沉睡的家》所觸及的可能就是最危險、最駭人的一種推理情境。
東野圭吾在這部出道三十年的紀念作之中掀起激烈的思辨:腦死到底算不算死?延續喪失自主意識的女兒的生命,是愛的表現還是一種自私的自我滿足?讓失去意識的人繼續活著,逐漸變成別人眼中的怪物,算不算是一種殺害?而殺了一個腦死的人,所殺的是活人還是死人,又該不該被定罪?
在故事的最後,所有人性與道德的兩難,終將懸掛於一條以愛為名的繩索兩端,擺盪不止,沒有答案。
【書封設計概念說明】
乾燥花鋪排的人形,象徵女孩生死不明、徒留軀殼,然而也是她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美麗證據。
以進口維納斯麗綺紙軋出海浪波紋的大書腰,既是命運之海也是人性之海,無情的洶湧浪潮足以淹沒女孩的未來,也席捲了這幢人魚沉睡的家。
名家推薦
【醫師.作家】張渝歌專文導讀!【作家】郝譽翔【作家】陳柏青震撼推薦!
很多人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並不是。死亡是一個過程……腦死跟植物人不一樣。植物人可以自行呼吸,眼睛也可以睜開,只是沒辦法有意識地跟其他人互動,所以有甦醒的可能。但腦死不同,腦死讓她徹底沉睡,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了……我一直想寫下這段回憶卻不敢寫,為此,我非常感謝東野圭吾寫出這個故事。 --【醫師.作家】張渝歌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
1958年生於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
曾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擔任工程師,1985年以處女作《放學後》獲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隨即辭職,專心寫作。
1999年以《秘密》一書獲得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2006年則以《嫌疑犯X的獻身》榮獲第134屆「直木賞」和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賞,更憑此作入圍2012年由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辦的「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不僅成為史上第一位囊括日本文壇三大獎項的推理作家,更是第二位入圍「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的日本作家。
2012年,他又以《解憂雜貨店》榮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賞」,該書並連續4年蟬連台灣各大書店排行榜,創下空前銷售佳績。
他早期的作品以校園青春推理為主,擅寫縝密精巧的謎團,獲得「寫實派本格」的美名。
後期則逐漸突破典型本格,而能深入探討人心與社會議題,兼具娛樂、思考與文學價值。其驚人的創作質量與多元化的風格,使得東野圭吾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界的超人氣天王。
另著有《徬徨之刃》、《美麗的凶器》、《異變13秒》、《黎明破曉的街道》、《偵探俱樂部》、《天空之蜂》、《假面山莊殺人事件》、《在大雪封閉的山莊裡》、《學生街殺人》、《十字屋的小丑》、《同級生》、《操縱彩虹的少年》、《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等書,其中多部作品並已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或漫畫。
譯者簡介
王蘊潔
一腳踏進翻譯的世界將近二十年,每天幸福地和文字作伴,在不斷摸索和學習中,譯書數量已經超越了三圍的總和。
譯有:《解憂雜貨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母性》、《藍寶石》等作品。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謎人俱樂部】臉書粉絲團:www.facebook.com/mimibearclub
●22號密室推理官網:www.crown.com.tw/no22
導讀
有時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終點 張渝歌
約莫是兩年前,我遇見了一位腦死的女人。
當時我正在中部某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實習,女人因為車禍被送到醫院,到院時昏迷指數只剩三,腦部嚴重出血,緊急手術之後,意識仍未恢復,如同沉睡的人魚,躺在大I(加護病房)的病床上,僅靠著維生管路活著。
每日的例行查房,除了檢查她的血液數據,學長姐會親自帶著我們這群小實習醫生進行神經學檢查,包括頭眼反射、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作嘔反射以及肢體痛覺刺激等腦幹反射測試。但沉睡的人魚就像活在另一個時空,無論我們如何擺弄,她都沒有任何反應。
看似簡單的測試,其實並不簡單。這些測試是腦死判定的基礎,如果排除了原發性腦損壞或藥物中毒等因素,而腦幹反射都消失了,就可以進行無自行呼吸的測驗。由醫療人員關掉病人的呼吸器,觀察病人有無自發性呼吸,若沒有,代表腦幹的功能已經損壞,也就是俗稱的腦死,再由合格的醫師完成「連續兩次、相隔四小時」的腦幹功能測試,均符合腦幹反射消失及無自發性呼吸的病人,即可判定腦死。
但,這裡會出現一個爭議性的問題:腦死就等於死亡嗎?
目前各國法律對死亡的認定標準不一,有心跳死、大腦死、還有腦死。日本的刑法採取「心跳死」(即心臟停止跳動說),或者定義得更嚴格一點,是以心臟停跳、呼吸停止和瞳孔反射消失這三點作為死亡標誌的三徵候說(或稱綜合判定說)。但隨著生命維持技術的發展,即使大腦和腦幹的功能不可逆地停止,透過人工呼吸器仍可維持心肺的活動狀態。死亡的界線變得很模糊。
一九八五年,經過激烈辯論後,厚生省的研究小組仍無法形成決議,只發表了被稱為「竹內基準」的腦死判斷標準。直到三年後,日本醫師協會的「生命倫理懇談會」才提出,應該在承認「腦死=死亡」的基礎上,展開器官移植,促進了「腦死亡及器官移植臨時調查會」(簡稱腦死臨調)的誕生。
然而,有反對意見認為,人的生命價值無法進行比較。即便有器官提供者生前的同意,仍有刑法第202條「同意殺人」的可罰性問題,不能以「有生存可能性的人的利益」高於「即將死亡的人的利益」為由,逕行器官摘取。
台灣的刑法也是以傳統的「心跳死」為依據。直到一九八七年《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公布之後,「腦死=死亡」這個觀點才被確立。依據第四條規定,器官捐贈者經醫師判定「腦死」後,即可進行器官摘取。也因為如此,死刑受刑人如果願意捐贈器官,可由檢察官命改採射擊頭部。
只是,台灣也和日本一樣,「腦死=死亡」的觀點仍備受爭議。
一九九四年,移植醫學會曾建議衛生署全面改採「腦死」作為判定死亡的標準,但經過法務部、神經內外科、麻醉科等腦死判定醫師的討論後,否決了這項提議,僅僅在「器官移植」的層次上,可以將「腦死」和「死亡」劃上等號。
但問題又出現了:如果拒絕器官移植,醫師能否判定腦死而停止治療?
女人才剛滿三十,新婚兩年,先生和家人都無法接受腦死的判定而拒絕拔管。當時的主治醫師是癲癇科的主任,體貼地給予家屬時間和空間。他是腦電波圖(EEG)的專家,也是臨床溝通的大師。他對家屬說:「很多人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並不是。死亡是一個過程。她現在就在這個過程裡,只是我們用醫療技術留住她,不讓她走。」
先生難過地問:「真的不會再醒過來了嗎?」
「腦死跟植物人不一樣。植物人可以自行呼吸,眼睛也可以睜開,只是沒辦法有意識地跟其他人互動,所以有甦醒的可能。但腦死不同,腦死讓她徹底沉睡,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了。」
後來我到另一科實習,聽聞女人捐出了心、肝、腎和眼角膜。我一直想寫下這段回憶卻不敢寫,為此,我非常感謝東野圭吾寫出這個故事。
本文作者為醫師、作家。曾獲文學好書及文化部劇本獎,任金車文學講堂講師。近期出版作品為《詭辯》(2015)。
詳細資料
ISBN:9789573332756
叢書系列:東野圭吾作品集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日本文學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懸疑/推理小說> 日本懸疑/推理小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