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jpg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全部: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一日,我產下一子,而且毫無感覺。再度證實,真相永遠比我們所認知的更意義重大。當嬰兒在我胸口不安地扭動,如此厭惡地縮開時,我以同樣的摒棄回報………從那一刻起,我們便開始了毫不退讓的彼此爭鬥,爭鬥之慘烈幾乎令我佩服。

 

 


闔上書頁,我不只想問『凱文怎麼了?』,我也想問『母親艾娃怎麼了?』甚或『父親法蘭克林怎麼了?』

 

要把最原始的罪怪到從凱文小時、就承認不喜愛自己親生兒子的母親艾娃身上嗎?還是要將最原始的罪怪到因為覺德凱文不受母親疼愛、因而更加寵愛凱文的父親法蘭克林身上呢?二者似乎都沒道理。

 

《凱文怎麼了?》的原文書名非常簡單易懂:《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We』指的包括哪些人呢?『Talk About Kevin』要討論什麼?從何時?用什麼方式?------最重要的是;我們討論得出為什麼嗎?就算我們討論出為什麼,我們有能力阻止凱文做出某些事情或者不要做出某些事情嗎?

 

 


其實《凱文怎麼了?》並不是我第一次閱讀。我閱讀這本書是二○○六年第一次出版時,因為被舊版書封上那隻可愛又無邪的絨毛小熊吸引,以為這是一本討論如何教育身障兒的書,所以買回來看。

 

當時也許是因為我只是單純閱讀,還沒有寫心得的習慣,所以我對《凱文怎麼了?》這本書的感覺只是:嗯,我猜錯了:凱文沒有身體障礙,但是是否有精神方面的問題,那不在我想閱讀的範圍內。

 

然後,我必須承認,除了校園大屠殺事件,以外的事情我全都忘光了,甚至以為凱文的父母親只是分居,自然也忘記凱文還有個天使般的妹妹。

 

 


六年後重讀這本蘭諾.絲薇佛 ( Lionel Shriver ) 的《凱文怎麼了?》,我有了非常多感觸。

 

首先是對作者蘭諾.絲薇佛寫出這一本書的敬意。

 

不知道為什麼,我在讀《凱文怎麼了?》時,感覺自己的閱讀神經變得很敏感,每翻一頁,從一開始母親艾娃僅僅只是在傾訴她對丈夫的愛意、回憶與丈夫法蘭克林彼此相愛的一些細微小動作,就覺得坐立難安。現在回想起來,是一種感覺狂風暴雨就要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之前,那份出自生物本能性的不安吧!

 

我到現在仍然不解書中作者蘭諾.絲薇佛以艾娃寫信給法蘭克林說故事的寫作方式,信裡頭的用字語句平淡、平實,一看就明白是單純寫給仍深愛之人或已經不愛之人信件聊天如此而已,這般平凡的文字背後,如何能悄然存在著那樣一股挑起我內心不安的感覺。

 

然後沒有,我並沒有隨著自己閱讀頁數的前進,而曾經隱約記憶起六年前讀過的內容。我就像第一次讀這版書的讀者一樣,懷著一種揣揣不安的心情,順著讀艾娃與法蘭克林之間的相愛和相處的種種情形。

 

然後讀到凱文出生當時,艾娃那種說不出的(或許艾娃也不該說或讓人知道的)----她打心裡恐懼這個新生兒的感覺。仍是小寶寶凱文,可以自然而然分裂成兩種性格,一種是在父親法蘭克林面前、帶著大多數男孩都會有的調皮、淘氣和破壞任何物品的功力,但是本性絕非不善良的純真。另一種則是在母親艾娃和極少數幾任褓母面前展現的、不符合凱文年齡能做出的種種挑釁或輕蔑的眼神。

 

面對丈夫法蘭克林的種種懷疑極不信任,深愛丈夫的艾娃把一切都忍了下來,讓凱文一天天成長,直到『那個星期四』………

 

 


但將敵意推到極致,必定有可能贏得敵人的摯愛,用力推開他人的動作,能將對方拉得更近。因為經過十八年欠三天,我終於能宣佈,我已耗盡精力,太過迷惑又太過寂寞,沒辦法繼續戰鬥,就算只是出於絕望或甚至是出於懶惰,我愛我的兒子。………

 

 


不知道該如何讚美作者蘭諾.絲薇佛的寫作功力,表面看似平淡的文字,卻能引發讀者內心最深沉的不安------當讀者對於『那個星期四』究竟發生了哪些事、多少事和為什麼之前,我就一直那麼地坐立難安,想從書中找出一小段也好-------至少能讓我明白我到底在不安什麼的文字------都沒有。

 

然後就是『那個星期四』,坦坦白白、真實完整地在母親艾娃心中重播一遍。也讓讀者完完整整瞭解《凱文怎麼了?》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多麼令人不解而心痛的故事。

 

 


蘭諾.絲薇佛的《凱文怎麼了?》絕對是一本五顆星的傑作,裡面沒有任何一個驚悚的文字,卻有覺對的能力叫讀者不安到不知所措!

 

 

 

 

 

凱文怎麼了?(電影書衣版)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 作者:蘭諾.絲薇佛  Lionel Shriver
• 譯者:葛窈君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12年02月01日
• ISBN:9789570526813

 

 

 

image.jpg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3467

 

 

 

 

 

內容簡介

  ★榮獲2005年英國柑橘文學獎小說獎!
  ★英國BBC1電視台節目Page Turners推薦好書!
  ★榮獲誠品選書(2006年7月)!
  ★榮獲金石堂強推書!
  ★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費城詢問報、西雅圖時報、落磯山時報、英國衛報、圖書館學刊等各大主流媒體好評推薦!

 

  《凱文怎麼了?》同名電影 2012年2月24日在台上映
  導演;琳恩倫賽 Lynne Ramsay
  演員:蒂妲絲雲頓 Tilda Swinton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約翰萊里 John C. Reilly 【芝加哥】

 

  ★2011坎城影展競賽片
  ★2011視與聽雜誌年度十大佳片
  ★2011倫敦影展最佳影片
  ★2011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導演
  ★2011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2011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
  ★2011舊金山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
  ★2011休士頓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
  ★2012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我15歲的兒子成了校園大屠殺的惡魔!?
  一個藉由震驚社會的時事題材,檢視母性本能的動人故事。

  1999年的一個星期四,即將滿16歲的凱文,在校園內射殺了9個人。他的母親艾娃在一連串寫給丈夫的懺悔信中,回溯懷胎前的猶豫及懷胎後生下凱文,一直到兒子成了殺人犯的整個過程。這位母親自兒子一出生起就不喜歡他。凱文隨著成長所展露出的毀滅性格更是令她心生畏懼。艾娃試圖從回顧中釐清自己所應背負的過錯與導致這樁慘劇的原因,到最後竟發展出始料未及的結果……

  在這本描繪扭曲母性的精彩小說裡,以校園慘案兇手母親的角度,尖銳地探討美國文化與青少年犯罪之間的關聯,更藉由凱文這個極端的例子,碰觸了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母親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作者不時在書中展現精闢的見解,讓讀者對艾娃在譴責與同情之間擺盪。

  故事接近尾聲時出現懾人心魄的驚悚、扣人心弦的領悟,在讀者內心留下巨大衝擊。

 

 

 

 

 

作者簡介

蘭諾.絲薇佛 Lionel Shriver

  小說家。曾為《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費城詢問報》及其他出版刊物撰稿。現居於倫敦及紐約。著有《雙誤》(Double Fault)、《完美好家庭》(A Perfectly Good Family)、《遊戲控制》(Game Control)、《淌血的心》(The Bleeding Heart)、《查克與德瑞拉》(Checker and the Derailleurs)、《女性物種》(The Female of the Species)。其小說內容深具爆發力且發人深省,擄獲了不少忠實的讀者。本書堪稱絲薇佛的成名代表作,榮獲2005年英國柑橘文學獎小說獎。

 

 

 

 

 

譯者簡介

葛窈君

  台大外文系畢業,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高中老師、明日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等職務,現任職於出版業。譯作有《凱文怎麼了?》、《愛莉森的打殭屍日記》(臺灣商務出版)、《從No到Go》、《我親愛的甜橙樹》、《致命的均衡》《奪命曲線》等。

 

 

 

 

 

名人推薦

  把時事融入小說,一向是小說家的挑戰。書中滿心罪惡感的艾娃.卡契多利恩在自身的歷史、兒子的歷史、這個國家的歷史中挖掘,尋找應該負起責任的當事人,敘述口吻激烈而真實,是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佳作。──《紐約時報》

  有時尖刻……讓人無法釋卷……誠實到殘忍的程度。《凱文怎麼了?》透徹剖析使人心寒的要點。書中沒有答案,沒有現成的解釋。作者不採用最簡單的方法,把罪過推在家長頭上,而是豎起一面鏡子,映照整個文化。說到底,是誰該談凱文的事呢?或許我們全部都該談。──《波士頓環球報》

  誠實到可怕。作者絲薇佛甘冒經過計算的風險……但這場豪賭值回票價,營造出令人信服的親暱調性。沈重的材料,經過絲薇佛舉重若輕的處理,將震驚社會的題材,轉化為發人深省的故事,值得讚嘆。──《華爾街日報》

  震撼、折磨……磅礡澎湃。──《娛樂週刊》

  一部地下女性主義巨構。──《紐約觀察家報》

  母性懊悔的動人痛苦衝突協調。」──《紐約城市導覽》

  讓人無法釋卷……機智……芭蕾舞般的優雅。──《費城詢問報》

  狂風暴雨的想像……愉快的閱讀經驗。──《西雅圖時報》

  絲薇佛尖刻的鬥智故事懸疑滿佈──一部令人驚嘆的傑作……讓人不安卻完全無法抗拒。──《落磯山時報》

  在描繪導致青少年殺戮的原因這方面,有不少小說嘗試過表現……但絲薇佛顯然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絲薇佛極富寫作天才……錯綜複雜的夫妻與親子關係,在故事中有敏銳的體認,同時敘述步調緊湊與細膩兼顧。這是本痛苦折磨的,深刻剖析人性的,有時甚且展現出黑色幽默的小說,結尾得來不易的領悟震撼透徹,對艱難且往往是痛苦的人類事業,有寫實的刻畫。──《出版人週刊》推薦書評

  鞭闢入裡,直切核心,以精闢筆法呈現個人對家庭、事業、做媽媽的感受,深刻論述美國文化與青少年殺人犯之間的關連,作者絲薇佛讓讀者在譴責與心領神會的同情之間擺盪,在嚴懲罪犯與寬宥之間來回拉扯,從頭至尾張力不斷,讓讀者與主人翁艾娃一同對抗尚未痊癒的傷痛。──《書訊》推薦書評

  充滿爆發力。──《石板》(Slate)

  《凱文怎麼了?》一書從嶄新角度檢驗生兒育女這場無限大的賭博,以及新生命如何為生命等式增添不可計量的變數,使這個命題更顯陰森可怖。──《國家郵報》

  震撼人心……本書闡述在面對家庭生活時,我們的真實情感,與實際願意承認的情緒之間,所存在的危險差異……作者絲薇佛以諷刺筆觸,描寫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家中負責統帥的成人丑角,自身的智識生活,遑論性愛,早已碎成片片,不啻為振聾起聵之及時雨。──英國《衛報》

  慢慢被吸引墜入悲慘世界,既迷人又使人心悸。作者絲薇佛串連起片段的家庭回憶,將超現實體驗巧妙轉換為真實的、可以觸知的感受,忠實再現撕扯艾娃內心世界的情感混亂。──《克利夫蘭實話報》

  引人入勝……盤根錯節……極力推薦。──《圖書館學刊》

  今夏大爆冷門的文藝暢銷書……作者絲薇佛以精湛的寫作技巧,探索晚年產子的動機與後果。雖然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生下來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但我們很幸運的可以選擇要閱讀什麼樣的書。──《奧勒岡人報》

  一部思想深刻,強烈擾動人心的小說,講述一位母親,與兒子在柯林頓時代犯下的暴行,如何調適妥協的過程……內容與形式完美的交織,藉艾娃寫給丈夫法蘭克林的系列懺悔信件呈現,迅速跳脫常與校園槍擊案連結的所有表面『原因』。《凱文怎麼了?》利用這個極端的案例,衝擊家庭生活中一個隱穢的秘密:儘管一般期待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但有時候孩子就是無法成為好人——或者,更令人難以啟齒的是,為人父母者並不真的喜歡他們的孩子。直到高潮迭宕的結尾,揭露驚人的真相後,作者這隻看不見的幕後黑手才終於悄然拉開簾幕,顯現母子間最真實的聯繫。──《洋蔥》

  強烈的,打破禁忌的小說。──《週刊雜誌》

  蘭諾.絲薇佛的故事引人入勝,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令人信服,以青少年屠殺的浮世繪為骨架,隱喻更大的悲劇──在一個事事順遂的國家裡,沒人挨餓受凍,什麼都可以用錢買到,但就是買不到目的感的悲劇。──《富比士》

  尖銳寫實,時時展現機智風趣。──沙龍網站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Voice
  • 規格:平裝 / 46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