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眼前這名高雅的中年婦女,雖然沒有任何可疑之處,但是一旦產生懷疑,疑念周邊的人事物通通變得很可疑,這是刑警滲入骨髓,宛如獵犬一般的條件反射。

 

 

 


出於年輕時一股未退去的浪漫的革命理想情懷,我竟以為這本高村薰的《馬克斯之山》(マークスの山) ,是一本無論如何都和Karl H. Marx卡爾‧馬克思 (1818-1883) 或者是跟日本全共鬥時代學運有關的書,於是完全不顧它有厚厚的2.9公分,547頁,我還是用力地給它讀了下去………

 

話說這一讀就很不得了了,整整四天,白天黑夜,我被困在《馬克斯之山》這座書本鉅山當中。

 

 


高村薰的《馬克斯之山》牽涉到內心將自己名為『馬克斯』的年輕男子,由於多重精神障礙,導致當他出現『馬克斯』人格時,就會殺死跟某事件相關的人士。

 

這些出現在東京市區一具具的屍體,遭到同一手法的殘忍殺害,但是這看之下卻又歸納不出被害者的關聯性,因此成為東京都公安委員會的警察們眼前最棘手的大案子。

 

幾乎是從茫茫大海中撈針一般的方法,唯有等待一個又一個被害者出現後,再慢慢解讀其背景,根本是藉著時間和人命來累積破案線索,要說有推理之處,倒不如說是因為時間實在拖太久了、該被殺害的人也殺得差不多了,警方才歸納所有的線索和資料,進而找出兇嫌。

 

 


我個人覺得書後的解說,曲辰寫的〈既被目為一座山總得繼續屹立下去的〉真是一篇超級棒的解說文章。因為這篇文章裡頭,也大大方方地提到《馬克斯之山》這本書在日本推理文壇的評價,其中引用日本文藝評論家福田和也的說法:現代推理的弱點就在於『動機的薄弱』這件事,其中尤以高村薰為代表。

 

的確,我閱讀《馬克斯之山》時也感覺,這連續殺人事件幾乎毫無動機可言,以致於我並不是把它當成推理小說來閱讀,而是在體驗其中同為警察,存在於其中阿虞我詐,趁至為了搶功勞,不惜出賣其他同仁的種種私底下的惡行惡鬥。

 

而曲辰在〈既被……〉一文中也提到,他認為高村薰在《馬克斯之山》書中想表達的:

如果高村薰取消對犯人形象的鋪敘,甚至讓動機陷入於五里霧中,將犯人居於虛位,那她想描寫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她所在意的並非兇手在這起事件扮演的意義,那她想告訴讀者的又是什麼?

在我看來,那隱然伏流在故事與情節之下,叫人很難把握的主題意識,或許可以稱之為「象徵的暴力」吧。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暴力」兩字就會直覺聯想到拳頭、刀槍和血跡,旦暴力的形式要來的更為隱晦而多變。………在《馬克斯之山》中最明顯可見的就是國家機器的暴力形式,透過組織化的過程,國家拆解其管理形式,但也因階級權力的區分,造成組織為了維護自己的最佳利益以致於無意識的產生衝突………

 

 

沒錯,正是衝突二字和我直覺與Karl H. Marx聯結上,因為在現代社會學理論當中新馬克思主義又被稱為衝突主義,新馬學者將Karl H. Marx理論在繼續延伸出去所發展的正式以社會(階層)衝突為主要立論,這和我個人閱讀高村薰的《馬克斯之山》竟然有不謀而合之處,想來真是非常有意思。

 

 


另外,書中提到日本刑法和刑事訴訟流程中許多專門用語,例如『確定犯』、『不作為』、『誤想防衛』都讓我有回到當年修刑法總則時的感覺。對呀~~當年老師就是這樣跟我們解釋日本的法律習慣用詞的,我也不見得全部都還給老師了,唉~~總算是還有點什麼保留在我自己的腦子裡。

 

 

 

 

 馬克斯之山     マークスの山

• 作者:高村  薰   Takamura  Kaoru
• 譯者:劉子倩
• 出版社:獨步文化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
• ISBN:9789866562884

 

 

 

 

 

image0.jpg  

 

 

 

 

 

 

 

 

 

 

 

 

山,究竟是什麼?
組織,又是什麼?
這群男人活在只要踏錯一步便會粉身碎骨的冷冽世界裡,
懷抱著得不到答案的疑問,追尋著隱藏在茫茫霧靄中的真相,
他們真能找到出口,見到彼端的那道陽光嗎?

  

 

  高村薰生涯代表系列第一作
  日本暢銷百萬冊,永遠的警察小說最高峰!
  榮獲1993年第109屆直木獎,第12屆日本冒險小說大獎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1994「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1993雙料冠軍作

 

  「山究竟是什麼──合田在某個時期明白了自己為何一再挑戰更高更危險的激烈山巔,若能遏止某種自我毀滅的可怕衝動,打從一開始就不會登山了。登山伙伴之間共有赤裸裸的生死,到底從中產生了多麼強烈的感情?身體的麻痺與生命興奮的剎那間,萌生了多少倒錯的執著?──山到底是什麼?」

  1976年的南阿爾卑斯的風雪中,發現了一具登山者的屍體。那具屍體讓一顆罪惡的種子落了地,16年後在東京綻放出了腥紅的犯罪之花……

  一名前黑道分子被發現陳屍於文教區,幾天之後,另一名現任的法務省官僚則死在自家門口。以合田雄一郎為首的搜查一課刑警拚命調查,只發現兩人的生活背景毫無接點,唯有一致的傷口可以證實他們死於相同的犯人之手。然而,不明的勢力豎起了一道高聳的牆壁,將刑警們阻絕於真相之外。被隱匿的情報、被阻擋的調查,讓刑警們憤怒、焦躁,苦無發洩的出口。

  與此同時,彷彿要嘲笑毫無頭緒的警方,犯人接二連三地痛下殺手,究竟這些被害者之間有什麼關連?他們和阻擋刑警腳步的勢力又是什麼關係?

  難道一切的真相都隱藏在16年前的南阿爾卑斯的風雪中?

  追蹤著犯人的腳步,合田來到了那座擾亂了所有人的人生的巍然山峰。

  他將會在山頂上看見什麼……

 

 

 

 

作者簡介

高村薰 TAKAMURA Kaoru(1953-)

  出生於大阪,目前也仍定居大阪。國際基督教大學畢業後,進入外資公司工作。原本對推理小說一無所知的她,因為想要寫商業文書之外的文章,便以曾經去旅行過的北愛爾蘭為背景,寫下了以多國特工橫跨歐亞兩洲展開的情報大戰為主軸的間諜小說《李維拉》(後改名為《追殺李維拉》出版)入圍了一九八九年第二屆日本推理懸疑小說大獎的決選。

  隔年則以《抱著黃金飛翔》獲得第三屆日本推理懸疑大獎,正式出道。高村一出道,便轟動日本文壇,作風純熟圓融,被盛讚一出道即為完全體。

  高村以冷硬、粗獷的文字,細膩描寫的各類男性形象及其內心複雜難解的糾葛,與格局龐大的作品獨步日本文壇。其中蘊含的哲學思索和批判社會問題的力道,也讓她成為日本的重要意見領袖。

  出道二十年的高村素以寡作聞名,至今只有十部長篇單行本,本本厚重,但都深具讓人一讀就上癮的魅力,一旦進入高村的筆下世界,將終身無法離開。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小說、勵志、實用、藝術等多種書籍。

 
 
 
 
 
 
名人推薦

  王浩威、米果、臥斧、張筱森、景翔、詹宏志、楊照、廖輝英 驚豔推薦! (按筆劃順序排列)

  

名人推薦

  在遼闊的時空背景中,作者以細密的筆法描述警方從幾近毫無線索的情況開始,終於偵破多起血案的過程。不但寫出了警方的辛勤努力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也寫出了警方內部的諸多問題,以及和檢方之間的糾葛。加上對精神狀態異常者擺盪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心理刻畫,多線發展,環環相扣,緊密編織成這部篇幅浩大卻始終讓讀者難以釋手的鉅作。

─景翔(知名影評人)

  故事厚重,書中的警察機關和刑事們有著令人驚異的真實感。

─藤澤周平(作家,第109屆直木獎評語)

  我讀了兩次這部作品,兩次都獲得了絕大的感動。第二次更讓我感受到了這部作品無窮無盡的魅力。

─田邊聖子(作家,第109屆直木獎評語)

  以《馬克斯之山》為例,讀者往往在閱讀過程中,藉由文字穿透眼球,逐漸在腦袋建構出畫面,誤以為自己就站在暴風雪來襲的午夜山徑,或坐在警視廳某個早晨會議的靠窗座位,甚至錯覺自己就跟合田雄一郎熬夜一整晚,一大清早趕電車到案發現場,戴著白手套掀開封鎖線就開始搜索犯案的蛛絲馬跡。透過高村薰的小說佈局,讀者甚至在呼吸吐納之間,就能嗅到事件發生當時的氣溫,濕度,花粉含量……那是高村薰特有的書寫魔力,其鉅細靡遺、不錯過任何蛛絲馬跡的叨叨絮絮,甚至讓人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速度感與重量。

─米果(小說與散文書寫者 / 部落客 / 偏執的日本小說迷)

 

 

 

 

 

 

 

 

詳細資料

  • 叢書系列:高村薰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