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3399.jpg

 

發生在加害人家屬身上的悲劇,追根究柢,是源自加害人所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會把家人捲進來,害家人受苦。

反過來說,如果加害人想過犯罪可能導致家人受苦,或許就不會一時衝動了。我希望能對這個觀點提供些許貢獻,因而決定寫下本書。

------作者,<後記>

 

 


雖然鈴木 伸元的《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加害者家族)》日文原著是發表於十年前,但這樣大的社會議題,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自然消滅,更可能由於媒體一再發達,加害人家屬會處於更困難的際遇裡面。

 

加害人犯了罪,可能侵害各種不同人事物的權益,因此受罰也因此而被定罪,然而,加害人與其家屬如何完美地切割,再怎麼理性的人也會因為同情被害者及其家屬,選擇站到譴責加害人與其家屬的那一方。

 

作者鈴木 伸元試著以曾經採訪過的案例替加害人家屬發聲,他說~~

反過來說,如果加害人想過犯罪可能導致家人受苦,或許就不會一時衝動了。

 

真的是這樣嗎?加害人家屬在這其中並沒有任何疏忽或過失嗎?加害人家屬全然無責嗎?

 

 


書中的每一個案例都訴說著自己因為家人是加害人,因此當加害人犯罪被揭發時,受到社會嚴厲的批評與藐視。這些家屬的說法也許都是真,但,加害人犯罪之前呢?犯罪與其說要事後彌補,不如說事前的防範很重要。一樣是人,立於同樣的境遇,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這不同的來由,生長環境所給予的後天個性,不能說不重要。

 

正是因為憤怒到極點或殘酷到極點或實在無路可走,才會犯罪,才有被害人產生,在出手施行犯罪的前一刻,加害人難道沒有考慮的空間? 難道沒有考慮的時間? 應該都有(除了正當防衛),但是既然選擇出手傷害被害人,某個程度也表示那是加害人本身的性格始然。

 

身為家屬,在加害人成為加害人之前,是不是疏忽了什麼? 有沒有關心過加害人,讓他不安的情緒有出口,讓他知道解決事情的方式可能不只眼下的這一種?如果意識到日本這個社會的綿密人脈,也許將對外人的關心或溝通轉到對自家人,會是更好的另一選擇。

 

我相信每個加害人也都不情願自己走到這個身分來,但走到這裡,表示某種程度是有欠思考或不知道自己還有其他選擇的。身為家屬,事前冷冷淡淡,直到家人出事了受牽連了才抱怨連連,讀著《加害人家屬》一篇篇相似的故事,也許正是因為家屬過去的冷漠和不關心,才使得加害人因無處宣洩的情緒而將人生走到現在這裡。

 

同情很簡單,同情也很廉價,在書中諸位願意受訪的加害人,雖然每個故事都不一樣,卻都一樣瀰漫著一股「我並非加害人,為什麼也要跟著無辜受累」的渴求同情的面孔。在認為自己真的沒有干係之前,也許先問問自己, 你/妳 曾經在加害人成為加害人之前,對 他/她 付出過多少關心。

 

 

 

1.jpg

 

 

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
加害者家族


作者:鈴木 伸元   @    2010
譯者:陳令嫻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0/03/0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0532524
規格:平裝 / 232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159731533473196_P7618626.jpg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606?sloc=main

 

《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內容簡介


  我們與惡只隔了一張紙,
  每個人都可能變成加害人家屬
 
  當家人犯了罪,
  家屬還有權利捍衛自己的發言、還有資格快樂嗎?
  他們究竟該概括承受「養不教父之過」的罵名,
  抑或堅持主張「罪不及妻孥」的清白?
  犯罪的代價,竟是所有家人必須一同承擔?
  身為無罪的罪人,加害人家屬最終該何去何從?
 
  鄰居的閒言閒語、蜚短流長,媒體的緊迫盯人、疲勞轟炸,社會集體性的霸凌與排擠,無所不在的網路搜索與攻擊,在在迫使加害人家屬不敢曝光、不願發言,他們沒有哭的立場,更沒有笑的資格,甚至不得不搬家、轉學、辭職,一輩子背負著加害人家屬的標籤,就此墜入深沉無邊的地獄……
 
  然而,世界上沒有人會自願成為加害人家屬。當我們憤怒地怪罪他們,會不會其實是在引發對立、助長歧視?當我們指著他們的鼻子叫罵,可曾想過他們或許是最痛心的人?最終,這樣的譴責會不會導致又一個被害人?最終,我們會不會也淪為了加害人?
 
  每當社會上出現重大案件,針對加害人家屬經常出現兩種不同的聲浪,一種認為「養不教父之過」,因此犯罪者家屬必須概括承受,不僅有人會對犯罪者做出人身攻擊,亦不乏針對家屬的「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另一種則是認為「罪不及妻孥」,犯罪者會受到應有的懲罰,而家屬何辜,不應該受到波及。這類正反意見引發的網路公審與媒體亂象在台灣屢見不鮮,卻鮮少有人設想加害人家屬因此承受的壓力。
 
  本書爬梳日本眾多犯罪事件中加害人家屬的心境與困境,透過第一手採訪,詳細記錄了事發後他們如何承受社會壓力,並進一步指出面對犯罪事件時,媒體的推波助瀾和大眾無法客觀審視,往往在現實中和網路上導致集體霸凌而不自知。時至今日,在我們終於懂得對被害人伸出援手之際,或許也該試著「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場看待加害人家屬」。

 

 

 

挺身推薦

 
  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劭宇/實務社會工作者‧台東海山扶兒家園主任
 

 

 


作者簡介
 
鈴木伸元

 
1996年自東京大學教養學系畢業,同年進入NHK電視台任職,歷任新聞節目導播,負責《NHK特輯》、《今日焦點》等節目。曾兩度榮獲表彰優秀節目的銀河賞獎勵賞。著有《沸騰都市》(合著)、《新聞消失大國:美國》(皆為日本幻冬舍出版,書名暫譯)。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天突然瓦解

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
丈夫出乎意料的自白
丈夫遭到逮捕,警方發布新聞稿
包圍住家的電視台SNG車
無法開口的加害人家屬
新聞好可怕
媒體攻勢激怒附近居民
在公司與記者面對面
犯人的妻子也必須負責嗎?
如何尋找合適的律師?
「殺人犯的家」
「連兒子一起抹殺吧!」
校方反應冷淡
半夜前往校園「道別」
轉學也無法消弭心中的不安
加害人家屬如何遭到孤立
在監獄裡的丈夫一無所知
加害人家屬借錢度日
為了孩子而活
 
第二章加害人家屬的生活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①證人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②接獲逮捕通知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③憔悴得不成人形的加害人父親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④對親戚的影響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⑤加害人父親自殺
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加害人父親連被害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和歌山毒咖哩事件①塗鴉
和歌山毒咖哩事件②縱火
五千萬圓恐嚇事件①父親的職場
五千萬圓恐嚇事件②對姊姊的攻擊
長崎誘拐殺害男童事件①「家長也該處以斬首」
長崎誘拐殺害男童事件②波及他人
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①雙重痛苦
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②四女的自白
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③遭到媒體冤枉
山梨綁架幼兒撕票事件
名古屋綁架女大學生撕票事件
冤獄也會終結人生
秋田連續殺害兒童事件──弟弟的絕望
交通意外引發的悲劇①走上絕路的加害人家屬
交通意外引發的悲劇②包庇兄長的妹妹
交通意外引發的悲劇③市公所接到大量抗議電話
禽流感──養雞場老闆的悲劇
首次針對加害人家屬所做的全國調查
「家人殺害家人」的慘劇
 
第三章失控的網路
虐待幼貓事件①網友的威脅
虐待幼貓事件②個人資料曝光
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網友開始失控
殺害英國女性的被告家屬
加害人家屬的服裝遭到眾人批評
二手書店店長面對異常的「人世間」
日本電子布告欄「第二頻道」的「大神」
人權擁護局的「資料」所呈現的事實
最高法院針對個人攻擊的判決
 
第四章加害人家屬身處的環境
逃避責任的家長
「責任多半在家長身上」
批評與共鳴的界線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①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②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③
大惡始於小惡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④
「人世間」的可怕
潛藏於日本社會的力學
被害人也會遭到攻擊
害怕犯罪的社會
記者因採訪加害人家屬而後悔不已
危險的報導規範論
冤獄也會造成家屬痛苦
 
第五章加害人家屬需要的援助
英國的作法
正視加害人子女
集合加害人子女的澳洲
美國的加害人家屬①令人驚訝的事實
美國的加害人家屬②教導受刑人何謂「家人」
日本的加害人家屬①出現了提供援助的非營利組織
日本的加害人家屬②出發點是援助被害人
日本的加害人家屬③難以援助
更生論與社福論
犯罪與社會鍵
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場看加害人家屬 
後記

 

 


前言

 
  根據日本2009年度的《犯罪白皮書》顯示,警方認定2008年全年度發生的犯罪案件數量為253萬3351件。
 
  其中主要罪名如下,統計數量皆包含未遂案件:
  殺人             1,297件
  強盜             4,278件
  傷害              28,291件
  毆擊              31,641件
  詐欺              64,427件
  強制性交           1,582件
  強制猥褻           7,111件
  車禍過失致死傷等        714,977件
 
  這些案件不僅使被害人成為媒體焦點,不少被害人家屬也會遭受媒體的採訪攻擊,形成二次傷害。
  另一方面,經常遭人遺忘的是,有這麼多起案件,就代表背後同樣存在著這麼多的加害人家屬。 
  任誰都覺得「我不會成為加害人」,然而,自己不犯罪,並不代表不會因為家人犯罪而成為加害人家屬。
 
  例如小孩犯罪的家長、配偶犯罪的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犯罪的兒童,連同親戚犯罪的人一併算起來,每起案件背後其實牽連者眾。
 
  加害人家屬往往必須承受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
 
  例如因為家人犯案而失去工作、反覆搬家;小孩必須不斷轉學,無法過正常生活。更不要提一天到晚響個不停的無聲電話、遭到網友人肉搜索住家地址或公司等個人資料,以及住家遭到塗鴉等各種難以想像的毀謗中傷。
 
  不少加害人家屬因為熬不過殘酷的現實而自殺,例如連續誘拐女童並加以殺害的殺人犯宮崎勤,其父便是跳多摩川自殺。被害人家屬的嘆息與痛苦不計其數,而加害人家屬的人生也隨之陷入深淵,再也無法恢復平靜的日子。例如犯人是十四歲國中生的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導致兩人死亡、三人受到輕重傷;長崎市國中一年級男學生殺害四歲男童的長崎誘拐殺害男童事件,與畠山鈴香所犯下的秋田連續兒童殺害事件等等,都是日本人記憶猶新的案件。這些案件背後都有加害人家屬,而這些人是如何面對親人犯罪,又是如何度過往後的人生呢?
 
  本書將聚焦於至今乏人討論的加害人家屬,分析這些人被迫背負的十字架之沉重,以及他們贖罪的方式。

 

 

 
詳細資料


ISBN:9789570532524
叢書系列:人文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arrow
arrow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