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所有,個人什麼也不是。
世界起源於無聲的混沌,因為科技文明發展,成了震耳欲聾的世界。
當人們仰賴所謂先進科技,透過電視,可以觀賞發生在不同時空的事件;搭乘飛機,可以逆著地心引力飛翔空中;使用手機,無論在何時何地何處都能與人聆聽或傾訴。
然而如果這些先進發明同時因為某種未知因素而停止運作呢?從美國作家唐.德里羅(Don DeLillo) 的《寂靜 (The Silence)》書中假設的情景,讀者跟著窺探與想像,如果連下一秒都不知道會如何的狀況下,你/妳 可能做出怎樣的反應?
書中安排了一段五個朋友的聚會,從故事一開始,每個人都只站在自我角度思考和看世界,搭飛機座商務艙的享受如何呢?在電視機前觀看足球賽最後一役的轉播是怎樣激動?一個超天才的物理學家背誦且反思著愛因斯坦的理論,旁人要如何切入或回應?
在一切屬於「正常」的當下,每個人只從自己的意識中往外看,於是各種情緒與動作衍生,煩躁、無聊、沉默、激動、詮釋、認真、社交,每個人只注意自己的感受與需要,他人對自己而言,有時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甚至不存在。「我」是絕對的第一。
然而手邊正在突然運行中的事物莫名停格下來,當飛機墜機,當電視螢幕變黑,當手機失去所有訊號之後,「正常」與「日常」變成「無常」,書中人頓時失去重心,想用有聲的言語掩蓋無聲的沉默,卻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交集竟能薄弱至此。
從掩飾害怕的互相交談,到各自輪流敘述故事,乃至無話可說之後的只剩動作,甚至到最後連自身的動作都產生懷疑,一片寂靜的世界就地堆積,這裡究竟是生的領域抑或死的領域呢?
從轟轟作響的世界中,聲音乍然消失,寂靜散落一地,書中人因為困惑到最後的失去自信,《寂靜》一書突然從小說變成哲學論述,於是書中一再的大量留白,讓讀者在閱讀特定段落之後停下來思考,剛讀過的文字給了自己多少反思空間?在閱讀時的當下有什麼感覺?在閱讀後的沉吟又產生哪些思辨?
唐.德里羅 的《寂靜》,薄薄的小說,其實承載著莫大的人生哲學和世界觀。一讀、再讀、三讀,每次都激盪出不同的火光。「寂靜」一詞於複數人類間,竟然影響如此巨大。
寂靜
The Silence
作者: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 2018
譯者:賀景濱 & 桐喵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1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062034
規格:精裝 / 128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美國文學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2994?sloc=main
《寂靜》內容簡介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什麼武器,
但第四次肯定會用棍子和石頭。」
──亞伯特‧愛因斯坦
寶瓶文化19周年隆重獻禮。
★搶先英文版,全球首發★
沒有煙硝的世界大戰。
唐‧德里羅寫給人類一部振聾發聵的小說。
二○二二年,災難瞬間猛然竄起。飛機迫降,機毀人傷,接著電視螢幕黑成一片,手機電話筆電電腦電梯地鐵巴士計程車全陷入癱瘓,死寂如癌細胞蔓延。
世界當機,一切停擺,但最讓人冷顫的是,沒有人知曉敵人是誰,敵人在哪裡,以及災難會持續多久,我們能平安返家嗎?
看似寂靜,卻騷動著各種脆弱不安。身分、性格各異的五個人,以繁複、充滿哲理的對話及思緒,為我們展演人類的偏執狂熱荒謬疏離冷漠焦慮,以及人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核心,但實則微渺又孱弱,如同飛絮與過客般的存在。
那些人們在平日為自己所築起,看似堅硬的保護城牆,在不明所以的災難來臨時,城牆一片片坍塌墜落,而結尾時看似冷靜理智好整以暇,但卻其實是一聲最揪心與沉重的悲鳴。
本書特色
‧小說家賀景濱精采譯序。
‧「夏日炎炎,病毒四處蔓延,死傷人數直比一場大戰。
就在這時,我們碰上了唐德里羅以八十三高齡推出的世界末日預言。
末日不遠,就在二○二二年,美式足球決賽最後一役那個超級星期天。唐德里羅在四年前的《ZERO K》中,描繪的是個人面對末日會做出何等怪誕行為。這次,他直球對決,直接寫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互聯網末日啟示錄。
但你不用擔心要面對好萊塢那些撒狗血的聲光特效,而是一整個寂靜。
全世界,所有的核武器都失效了。飛彈沒在海洋上空翱翔,炸彈沒從超音速機上落下。
但戰爭持續進行,戰情不斷上升。
推薦書評
‧「小說敏捷令人著迷。概括了我們持續畸變和停頓的危機。《寂靜》是唐‧德里羅最完整優秀的作品。」──喬伊‧威廉斯(Joy Williams)(美國創作歌手,曾獲四座葛萊美獎)
‧關於世界末日的老梗,大概已經老到沒人咬得動。但這位曾預警過九一一和金融海嘯的「小說預言家」,只用了幾萬字,就展演出小說的力量可以多強大,小說家的洞見可以多深睿。──摘自賀景濱譯序〈先把棍子石頭準備好〉
作者簡介
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美國四大名家之一,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且呼聲極高。他也是「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院士,迄今已出版十餘本長篇小說和三本劇作,另著有諸多短篇小說和隨筆。有評論因他對後現代生存境遇的描繪,而稱他是「另一種類型的巴爾扎克」。
唐.德里羅於1936年出生在紐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童年時隨父母遷居賓州。大學時期學習神學、哲學和歷史,但他並不喜歡學校生活,倒是從現代派繪畫、爵士樂、歐洲電影和格林威治村的先鋒藝術獲得樂趣和教益。1958年大學畢業後,唐.德里羅就職於一家廣告代理公司,並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他的小說先後獲得「哥根哈姆獎」、「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文學獎」。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作品。此書不但摘下該年度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更被譽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譽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
1989年,唐.德里羅突發奇想要寫何梅尼,1992年,他便以這部名為《毛二世》的小說榮獲「國際筆會/福克納獎」。而後在1997年,他出版一部八百多頁的巨著《地獄》,描繪了二十世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對美國和世界文壇産生了巨大的震撼。這部作品不同於其他議題嚴肅的小說,很意外地,成了國際第一暢銷書。
2016年出版《ZERO K》,此小說榮獲紐約時報年度好書(A 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同時已授權27國出版,包括法、德、義大利、中國及韓國等。
唐.德里羅的作品所造成的影響力是全面性的,不僅大學課堂講授他的《白噪音》,當今許多美國名家以他為師,流行歌手寫歌稱頌他,保羅.奧斯特更將《巨獸》及《沒落之鄉》獻給他,以表崇敬之意,而英國文學大師馬丁.艾米斯則推崇他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他的著作已跨越了時間與地域的藩籬,在數十年來,始終緊貼著現代人的生活脈動且影響了無數讀者;而唐.德里羅這個名字,亦將會永遠屹立在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譯者簡介
賀景濱
譯有《義大利短篇小說精選》、《蘇格蘭短篇小說精選》;著有《速度的故事》、《去年在阿魯吧》。
譯者簡介
桐喵
台灣台北人。畢業於美國拉文大學電影系。導演作品《華人元宵節》曾獲2019年美國Hometown media學生組紀錄片獎、學校年終最佳紀錄片獎。精通中、英、日文。平常喜歡看書、聽歌,還有唱歌。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062034
叢書系列:Island
規格:精裝 / 128頁 / 14.8 x 20.8 x 1.7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美國文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