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讓我學會的就是,我無法掌控任何事。
這不只是單一癌症病友的心聲,也是所有圍繞在癌症病友身邊的重要關係人的心聲。------不確定自己的說法對不對,但身為長期與癌症抗戰的病友家屬,我所觀察到的是,癌症病人很少真正是死於癌症本身,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接受醫療、通常是化學治療,身體免疫力盡失,或受不了藥物副作用帶來的攻擊,然後引起一連串極度不舒適的反應,接著離世。
癌症讓我學會的就是,不要想太多,人必終將一死,死亡並不可怕,有人一心想求死還辦不到。
閱讀《直到死亡貼近我(Let the Whole Thundering World Come Home: A Memoir)》前,我並不知道作者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出版過許多本關於寫作心靈治療的書籍,但靠著書寫,的確能讓作者本人在不安時內心得到平靜。這是文字和書寫的魅力。而從書中更容易發現出現在一般癌友身上的專有現象。
好比作者娜妲莉.高柏要進入對疾病的接受期之前,她抗拒了好久,久到我都在想,她是不想治療嗎?罹患癌症,如果還想繼續活下去與病魔對抗,那當然是越早治療越好------但可惜也不都是一樣的,之前8年漫長的陪病期間,親眼見過許多故事發生,沒有公式,只有運氣。
在作者身上我還讀到了所謂的「名醫現象」,一罹癌確診,就急著打聽哪裡有治療癌症的高手名醫,通常找到時,名醫的問診預約可能要排隊等上幾個月,於是病人開始想方設法動用關係,只為求盡快讓名醫治一治。
這個動作本來也無妨,問題是,名醫也會衰老、也會因為年齡漸增的力不從心。事實就是,名醫永遠不可能維持在顛峰狀態。
因為母親的兩次發病時間實在相隔太漫長,我看著自己年輕時候厲害的名醫,跟我們所有人一樣慢慢變老,等到母親第二次發病到後期,我都感覺這位名醫------不要再找這位醫師看診好嗎?他已經因為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原因而變得腦子不靈光了。上次回診跟看診者說,這個腫塊很不尋常,要積極密切一個月一次追蹤喔,一個月之後的會診,對著同一張檢查片子,卻告訴病人,這個硬塊沒問題,不用特別理它,也不用在下次約診了。那病人到底要聽哪一次的算?後期聽到太多對這位名醫的疑惑,我很想告訴所有人,不要再去讓這位名醫看診了,也不要有名醫崇拜的迷思了。難道癌症本身會怕名醫?(笑)
一閱讀娜妲莉.高柏的《直到死亡貼近我》的推薦序和作者簡介,我就知道應該是位不合拍的書和作者,本來想說這本書是不是會像日本作家佐野 洋子的《死氣滿滿(死ぬ気まんまん)》那樣,讀一讀,大家都來萌生放棄積極求生的念頭,並沒有。
( TinaRay讀 佐野 洋子 的《死氣滿滿》 死ぬ気まんまん https://fangkuo0917.pixnet.net/blog/post/44444245 )
娜妲莉.高柏的《直到死亡貼近我》自始至終的書寫都忠於她本人的抗癌鬥志,她不寫化療到底讓她受盡多少折磨,只簡單寥寥數語帶過那些殘酷治療。她只寫疾病降臨時或治療時她的心情,她想積極求生存下去的心情,她懼怕死亡靠近的心情。
死亡,真有那麼可怕嗎?活在人世間受的各種無奈才叫可怕吧?
一位與我生命觀不合拍的作者,一本積極到讓我讀了更想死的作品。如果您是熱愛生命的人,歡迎來閱讀這本娜妲莉.高柏的《直到死亡貼近我》;如果不是,買書錢就直接省了吧。
直到死亡貼近我
Let the Whole Thundering World Come Home: A Memoir
作者:娜妲莉.高柏 Natalie Goldberg @ 2018
譯者:巫聿文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9/01/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3571438
規格:平裝 / 256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個人成長> 心靈成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