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到她為每一個孩子開門,他希望他也能像他們那樣,受到莎拉熱情的款待。它就是在萬聖節前夕歸來的靈魂,前來講述一個關於死亡與復活的故事。總之,千言萬語說盡,只為求得她的原諒。








出版社的內容簡介:


在她丈夫去世三個月之後,莎拉.麥奈爾在超市裡看到了他……


當三十九歲而膝下無子的女人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滋味,她會怎麼做?如果生平第一次只有她一個人看見她的丈夫,她是不是瘋了?如果她看見她丈夫站在一堆塑膠南瓜的旁邊,她是不是瘋了?抑或那只是悲痛引起的自然反應,最終會隨著悲痛的淡去而逐漸消失?


莎拉.麥奈爾的朋友告訴她那種現象是正常的。她丈夫的身影將在她的眼前浮現整整一個季節,然後就會慢慢消失。但如果是另外一回事,那又會怎麼樣呢?畢竟,他的屍體還未找到。要是他是真的呢?或者他是真的,只是她尚未明白呢?


此外,如果他打算重新回到她的生活之中,那又會如何呢?








讀完蘿拉.布洛迪 Laura Brodie的《寡居的日子》(The Widow’s Season),坦白說,湧上心頭的情緒非常複雜,有憤怒,有心疼,有替女主角莎拉感覺心酸。




雖然文宣資料上寫著《寡居的日子》是作者蘿拉.布洛迪的處女作,但對於整個故事的完整性和故事編排,讓人感覺幾乎是一位很老練的作家才能寫出的作品。




對於女主角莎拉新寡時的心情,想起最後與丈夫生活那幾年的不睦而懊悔不已,偶然在街角親眼看見丈夫的身影時窮追不捨的描述,當然還包括萬聖節過後丈夫大衛突然歸來並說明失蹤前後行蹤等等。作者蘿拉.布洛迪都有處處到位的內心描寫。




面對新寡期間熱烈追求莎拉的內特----也就是丈夫大衛的親弟弟,外表長相那樣神似大衛,看著內特、與內特的種種親密舉動,對莎拉來說,是安慰,是出口,卻也有新寡女人對剛去世丈夫說不出的慚愧。透過作者蘿拉.布洛迪的文字,女主角莎拉的內心糾葛讀者也彷彿感同身受。








你我都知道,理性上來說,當一段感情結束之後再追尋另一段感情,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於女主角莎拉而言,無須有那樣的慚愧或道歉心,但是社會壓力和自我本身要求,自然而然就會將新寡的女人推到像莎拉那樣的境地。




而故事裡,過完2月14日情人節的莎拉,當看見大衛親眼目睹她與內特親熱的舉措,內疚和慚愧得無以附加的莎拉,毅然決然決定斬斷與內特糾纏不清的情絲,定下心來選擇與大衛重新開始。




但,誰知一切都是夢,打擊過大的莎拉為自己編出一場峰迴路轉又美好的夢境,讓她自己有處可躲藏。但,凡是夢總會醒,醒來之後的傷痛,又如何道與人聽呢?








蘿拉.布洛迪的《寡居的日子》,淒美到值得給5顆星的一個故事。








Ps. 蘿拉.布洛迪的《寡居的日子》在德文版書名為 《Ich weiß, du bist hier 》,翻譯成中文大約是『我知道你在這裡』的意思,『我知道你在這裡』,莎拉日日夜夜能想的也就只有『我知道你在這裡』這句話和這件事情了,如此思來更令人不忍和揪心。

 

 

 

 

 

 

 

 

 

com  



 

 

 

 



寡居的日子    The Widow’s Season

•    作者:蘿拉.布洛迪       Laura Brodie
•    譯者:樓武挺
•    出版社:漢湘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
•    ISBN:97898622524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