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不管你是作者、夢想成為編輯或出版者的人、甚至一般讀者。對於手上的書誕生、行銷,直到你的手上,你知道花了多少功夫嗎?你認識它們有多深?你了解賣一本書背後的繁複的行銷過程嗎?對出版有企圖或好奇的人,不可不知——賣書,不是你想這麼簡單!
出書如賭博,它雖然不如一般人想的這麼簡單,但也有一定公式可循。《為什麼書賣這麼貴?》揭開出版行銷的神秘面紗,讓讀者瞭解出版商與經銷商是如何規畫行銷策略?如何創造銷售績效?如何定價、折扣與促銷?
除了精彩的案例分析與解說,本書也以行銷學的4P組合(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通路策略、促銷策略)為軸,並結合對十二位圖書業界前輩的深度訪談,堪稱是迄今最全面的台灣出版行銷內幕。
新書內容搶先看:
找好書好難——從出版路線到選書標準
‧出版路線
一家出版社的出版路線是非常重要的。林良指出:「出版業者都必須選擇自己的出版方向,『游牧民族』式的經營,會很快的使自己走向衰微。」(林良,1981)出版路線與出版社經營理念有關。在訪談的出版社中,幾乎都是綜合出版社,只有爾雅最特別,創社至今仍為純文學出版社。
爾雅創立於1975年,當時是文學出版的黃金年代,社長隱地在成立之初,就立定以純文學書籍為出版品,並為此設定了四大出版方向:「詩、散文、小說與文學評論」。爾雅成立至今,一直堅持走最初的路。這樣專精化且深耕的出版路線,奠立了爾雅「臺灣經典文學文本的正宗地位」(吳麗娟,2003)。爾雅沒有跟隨潮流,有自己的出版方向和目標,不管景氣好壞,從1975年成立至今,每年都出版20本書。正如格林張玲玲說:「如有人要去找琦君的書籍,還是要去爾雅買,因為爾雅才有最完整的系列。」
九歌與爾雅雖然同屬「文學五小」,但其並非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成立的九歌,社長蔡文甫的經營理念是:「為讀者出好書,照顧作家心血結晶。」九歌一開始就有二大書系。一個是出版文學性書籍的「九歌文庫」,另一個是出版生活、家庭等綜合性書籍的「九歌叢書」。其中「九歌文庫」成績亮眼,因此打造了九歌的文學品牌。在1987年,九歌出版社成立關係企業健行文化,主要出版一系列生活、人性的實用性書籍。另一家關係企業天培文化,在1998成立,主要出版環保及翻譯等文學作品,以及適合現代人閱讀口味的輕文學作品(汪淑珍2008)。
在「文學五小」中,大地易手經營,純文學已經關閉,只有爾雅、洪範、九歌繼續經營。在純文學出版經營困難的現今,九歌的多元出版路線,尤其是成立子公司,讓其得以繼續茁壯。孟樊認為,出版社成立子公司有四大好處,包括分散風險、有不同的出版策略、分散公司的營業額、擺平人事問題等等(孟樊,2007)。九歌、健行及天培是三條不同的出版路線,在行銷策略上可以擴大市場且運用多樣的行銷手法,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讀者。
但純文學出版社的衰微,對市場也造成有三大影響:
第一,好的文學作品不易被發現。綜合性出版社在經營及各出版路線考量之下,不一定會積極發挖優秀的文學作品,很多優秀的作品容易被埋沒。第二,是新人不易被栽培。寫作是一條漫長的路,一個作者的養成需要很多時間,雖然文學有一定的市場性,但也有漸漸萎縮的趨勢,因而在文壇新人的培養上更加困難,也容易造成文壇青黃不接的情況。第三,是讀者文化素養下降。純文學出版社的倒閉或經營困難,反映現今讀者閱讀口味改變,致使很多出版社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出版淺易閱讀的文學作品,造成整體的閱讀水準降低,影響深遠。
其他出版社如二魚、秀威、唐山、高寶、格林、麥田、時報、遠流及聯經等出版社,都是採用綜合型出版路線。但他們不約而同表示,文學書籍皆是他們重要的出版路線之一,聯經陳秋玲指出:「文學書有持續一定的銷量,不管是翻譯或本土書籍,占全球市場銷售的40%,我們不敢忽視的文學書的銷售力。」不只是大型出版社對文學市場十分重視,中小型出版社如秀威,語言文學類書占的比例也是最多,約為四成,可見出版社對文學出版市場仍具一定的重視。
‧書籍分類
出版社在決定出版路線之後,接下來就是對書籍分類。書籍分類除了一般認知按類型分類,如分為文學、社會、商管等外,還可以書系作為分類方式。如上述多數出版社是綜合性出版公司,其中九歌雖然有關係企業作明顯市場區隔,但九歌本身也有自己不同的書系,如「九歌文庫」及「九歌叢書」等。所以在書籍分類上,出版社多以書系劃分。書系指的是「叢書型態的新書出版模式」(洪千惠,2003)。簡單來說,就是每本書都有一個自己的門派、家族。
大型出版社如時報書系約有70、80種,書系具有易於企畫、讀者群明確、製造品牌知名度、容易辨識、有利促銷及查詢等優點。像二魚約有12種書系,包括「SWEET」、「人文工程」、「文學花園」、「臺北縣文化局叢書」、「臺北縣觀光旅遊局叢書」、「東華叢書」、「保健系列」、「閃亮人生」、「健康廚房」、「新貧時代」、「親子幼教」及「魔法廚房」等,每個書系都清楚規畫出版方向及行銷手法,謝秀麗表示:「像食譜線,我們會辦試吃,請記者來嚐看看老師煮的菜,像郭月英的《郭老師養生月子餐》記者會時,我們就請名人來站臺,也邀請一些媽媽來試吃。又像飲食雜誌辦的餐館評鑑,我們就會跟餐廳合作。文學線則會跟媒體合作,可以讓他們刊載;或舉辦網路徵文活動等等。」
又如麥田林毓瑜認為,書系是出版社很重要的考量,如在選書標準及規畫新書上:
「如鄭清文,就會放在臺灣文學作家,所以在想書系的時候,就會選適合作者的書。而書系也會幫助主編及編輯室的主管,清楚知道說今年要出什麼樣的書……做原住民,像《巴卡山傳說與故事》,書系的劃分會幫忙編輯知道原住民書系有幾本書……書系的劃分,就會很清楚,今年的書系要怎麼樣經營。」
但書系也有缺點,如書籍個性難以彰顯;性質相近的書系,容易造成混淆;書系書籍過多,容易變成累贅;有時候因為一本書找不到書系屬性,造成封殺不出等等(孟樊,2007)。如時報由於書系規畫眾多容易混淆,如「作者系列/(本國)」中,就是以臺灣作者為主的書系企畫,如黃易作品集、張大春作品集及龍應台作品集等等,但另一大類的「文學‧小說/(中文創作)」中的「新人間叢書」書系,也有臺灣作者的創作,如顏艾琳、蔣勳、蘇偉貞等等的作品收錄其中。
讀者如果想從書系中找尋本土作者的作品,除了「新人間叢書」書系外,還要從收有「黃易作品集」、「張大春作品集」及「龍應台作品集」等等書系逐一尋找,十分費時。
又如前述的村上春樹作品,同一位作者的作品,因為內容屬性不同,就分別被收入「藍小說」書系及「村上春樹」書系。如果有讀者想找村上春樹全部的書,但卻只找「村上春樹」書系,沒有找「新人間」的話,就可能錯過了一本書。
‧選書標準
每家出版社因規模、經營方式不同,在選書標準上也有所差異。在選書的過程中,編輯占了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是審稿、企畫與設計書籍的主要負責人。如晨星社長陳銘民認為,編輯是行銷創意源頭,行銷活動不能只依賴行銷部,編輯的新觀念也很重要(石德華,2008)。孟樊認為,編輯必須要有一流的文字修養,還要是「學識行家」(孟模,2007)。
出版社的編輯多數也必須具有企畫行銷能力,在選書時就必須考量到市場的反應及後續的行銷活動。以時報為例,其編輯有三大職責,包括「[第一]與國內外相關作者書籍、版權代理商洽談叢書、漫畫之版權等取得工作。[第二]公司文宣之製作及書籍封面、內頁之設計工作。[第三]公司叢書、漫畫產品之製作編輯與內文之設計工作。」(莫昭平,2006)因此,很多出版社對於編輯要求都非常高,如九歌認為「編輯人需具強大主動力和企畫力,將自身對於文化的關懷與認知,做一種全面的體現。需要廣博的知識和專業的素養,加以獨特眼光和視野,將知識作系統的提供。」(汪淑珍,2008)
在選書的時候,編輯會思考幾個方向,如作品是否有意義、經得起學術評論及有影響力;是否有話題性、可以期待社會的迴響;能否被視為長期、基礎的閱讀;是否新的主題、切入點及發想;作者本身是否有賣點;是否歷時多年的力作或發現珍貴的資料;以及文筆優美與否等等(鷲尾賢也,2005)。
出版社選書主要分為「內容優質」及「市場效益」二大類。內容優質包括作品文字是否夠水準、好不好看、感人與否等等。但內容優質不一定是銷售保證。市場效益包括作者的知名度、媒體關注度、讀者群多寡及話題性與否等等,即讀者口味決定出版品的方向,「讀者導向」成為很多出版社出版考慮的重點,因為其最能直接影響銷售量。市場效益高的書,多是一種銷量的保證。市場效益高的書,可以是內容優質的書籍。內容優質的書籍則不一定會有市場效益。然而兩者並沒有衝突,只是在選書決策上,出版社有時必須擇其一。
大部分出版社都是以「內容優質」為選書的首要考量。如爾雅、九歌、唐山、二魚、秀威及遠流等出版社,他們出版書籍的第一要件,就是「內容優質」。爾雅選書標準「主要是以藝術性為主,不分散文、小說或詩的類型,只要約稿或投稿到了這個水準,就可以出版。」九歌則「抱持好的書就是要出版」的理念,在選書標準上,陳素芳認為「文筆好、內容通順」是最重要的,另外「主題不可太過於腥羶」。唐山陳隆昊則認為,文學書籍最重要的是要感動人及好看。二魚首要條件是「一定要好書。」秀威則有三大標準:「第一,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第二,獨立創作、研究或論述的著作。第三,內容具有傳播、分享的價值。」遠流周惠玲表示,在選書上有三個方向,包括第一,故事要好看。第二,可以感動人,這牽涉到內容、手法等。第三,具有議題性,如《巧克力戰爭》一書內容是探討青少年同儕壓力的問題。但有些出版社,如時報、高寶、聯經及麥田等,他們在選書標準上,有時比較看重的是「市場效益」。
「市場導向程度愈高,會使出版業的相對經營績效更好。」(李政毅,2002)時報陳俊斌表示:「選書的標準在於參與決策的人認為這本書的市場性。」高寶在書籍挑選上,認為作者的知名度是重要的考量,因為這與媒體關注及市場性有很大關係,高寶黃淑鳳說:「國內作者則知名度考量就占很重要原因,尤其像是部落格作者的人氣指數,常會是參考的重要指標。」(李政毅,200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