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http://udn.com/NEWS/CULTURE/REA8/5914973.shtml
|
||||||||||||||||||
從日本的杉浦康平到台灣的聶永真、王志弘……隨設計成為顯學,書籍封面設計師也出現閃亮的明星。然而台灣早期這群為書本設計「臉」的設計師,卻隱沒於舊紙堆中。曾出版「半世紀舊書回味」的書癡李志銘,這次再花3年時間研究上千本台灣舊書封面,完成新書「裝幀時代」,勾勒1949到1980年代的書之容顏。
「『藍與黑』是王藍的經典小說,但很少人知道,『藍與黑』初版封面也是經典!」李志銘仔細端詳環繞身邊的台灣早期舊書,就像收藏家欣賞珍藏的名家畫作。 藝術斷層 歲月裱框
李志銘指出,台灣美術發展經歷兩次歷史斷層:一次是1949年的改朝換代,一次則是1980年代之後,因應數位影像工具全面普及,形成以商業思惟取代藝術創作的美工世代斷裂。處於這兩個斷層之間的「裝幀時代」,展現了驚人的藝術活力與創意。 20世紀法國著名畫家馬蒂斯,曾於1946年撰述「我是怎樣搞書籍裝幀」一文。他說,「對我而言,編排一本書和構思一幅畫並無差別。」 畫壇前輩 小試牛刀
「我們是否覺得一幅米勒的曠世名畫,要比一張封面設計來得重要?」李志銘指出,大多數人會為了看不懂米勒的畫作而擔心被指責文化水平不夠,卻鮮少對於書店裡氾濫庸俗的書籍封面感到遺憾或厭惡。 台灣學校教育把「藝術」和「文學」課程各自切割,長久以來導致學生未有機會去思考:究竟什麼樣的書籍才是「好看」、「耐看」?李志銘認為,然而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書封,其實比博物館中的名畫更能灌輸讀者美學養份。 本土畫家 大膽揮灑 此外,台灣藝術教育多年來致力推廣西方藝術,卻忽略台灣本土畫家。做為台灣本土畫家畫布的台灣舊書書封,恰可補足這兩項不足。 正因為畫家與設計家之間尚未有明確的專業分工,設計者秉持著畫家的創作思惟,反而容易激盪出特色鮮明、耐人尋味的經典封面。當時的書本也不像現在面臨市場的殘酷考驗,書封因此可以成為畫家的實驗畫布,大膽揮灑各種新的藝術語言。 以在美新處工作的高山嵐為例,他為高陽「荊軻」、「李娃」等系列歷史小說設計的封面,展現了1960年代中國畫現代化的創意嘗試。高山嵐將中國古典繪畫的筆墨線條予以提煉,結合民間剪影工藝而發展出一門獨特的剪崁設計手法。 商品工業 見證發展
他為鄉土小說家王禎和小說「嫁妝一牛車」設計的書封堪稱一絕─以女人大腿、襪帶與鈔票,對應書中男子靠妻子與情人的曖昧關係換來牛車的荒謬喜劇情節。 據說該書封的主角原本是新台幣,但考慮到「國幣」的尊嚴,把新台幣改成一張10元美金和一張百元港幣。 這批畫家兼職的書封設計師,還發展出今已絕跡的「簽名式設計」。仔細審視早期台灣舊書封面,會發現設計者的簽名。不像現在只能從內頁尋找設計者的名字。 書封顏色 看作家性格
1960、70年的「裝幀時代」,另一特色是出現大量文人兼職的封面設計師。包括羅智成、詹宏志、陳芳明,都曾「跨刀」設計書封。建築師黃永洪,還曾為白先勇的「台北人」設計書封。
「書封顏色就像星座一樣,可以看出作家的性格!」他舉例,張愛玲和瓊瑤處女作「傳奇」、「窗外」都是藍色;羅智成自己設計的詩集書封多為黑色;而張我軍、劉大任的書封則多為左派的紅色。李志銘的下一本書,便打算以色彩研究台灣舊書與作家的性格光譜。
藍與黑、心鎖 廖未林披美麗外衣
王藍「藍與黑」、白先勇「謫仙記」、王藍「藍與黑」…這些台灣早期文壇的扛鼎之作,書封設計均出自一人之手─被戲稱為「藝術雜家」的廖未林。 書封設計橫跨兩岸、在1950、60年代享有盛名的廖未林,可視為台灣早期書封設計的代表人物,他的彩筆同時在文壇、畫壇揮出瑰麗的色彩。
廖未林的作品風格多變。為李牧華「情意綿綿」設計的書封中,深情互吻的兩位男女頭髮如旋渦般交織,形成20世紀初歐洲「新藝術」般盤旋的流動感。而為友人郭良蕙小說設計的書封,則「織」入衣料織品的花紋,形成「書裝如衣裝」的獨特美感。 熱愛好萊塢電影的廖未林,甚至將好萊塢明星的容貌倩影與電影場景化入書封中。如金杏枝小說「心願」書封,便來自電影「碧血黃沙」。
廖未林與台灣文壇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因緣─瓊瑤的長篇小說「幾度夕陽紅」,男女主角大談戀愛的沙坪壩校園,是以廖未林在重慶的學習生涯為藍本。 當時在平鑫濤的穿針引線下,瓊瑤對廖未林進行一席訪談。廖未林不僅繪圖說明藝專校園的地理環境,並口述當時藝專學生的生活。此後,瓊瑤「幾度夕陽紅」、「紫貝殼」等作品,多數交給廖未林負責繪製,寫下作家、書封設計家互為靈感來源的佳話。 【2010/10/17 聯合報】@ http://udn.com/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