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jpg

 

多年前我愛上法律,是愛上它說故事的方式,對事件作簡潔描述的方式,它找到因果的方式。但我後來不明白,法律只找真實,而不再找起源,它創造了故事,那個故事有個開始,那個故事被簡化了,而我們稱它為真實。

 


判決有法律衝突。

......,各方面對(瑞奇)這個故事不懈地追求,法律卻從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複雜的中間地帶,但生活充滿了中間地帶。

我現在對陪審團的判決有不同的看法,陪審團所投的判決在法律上是不一致的,而現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優雅、人性的美麗。這件事顯露出,在法律上無法為真的事,在生活中可以,瑞奇既要負責,也不用負責。陪審團代表的法律原本沒有空間容納這灰色地帶,他們創造了它,就像他們在法律中開闢了空間,發明了一個不存在的類別。

瑞奇。

 

 

 


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 (Alexandria Marzano-hLesnevic) 的《撕開的真相:我願為嫌犯辯護(THE FACT OF A BODY)》的閱讀,比較讓我驚訝的是,它不是我原本想像中單純的法庭小說。瑞奇殺害六歲男童一案,先不論犯罪是否成立,這個犯罪個案其實與作者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在書裡和真實世界裡,作者都只是一位法律系實習生或剛出道的法律人,她並沒有機會參與瑞奇一案。

 


但就這樣說也不對,因為她是在實習過程中偶然接觸到瑞奇案的二審上訴,案子看似於她無關,但案子卻深深影響了她。包括她對是否為兒童猥褻犯或其他刑事案件加害人辯護的掙扎,包括童年時她被外公性侵的回憶,包括她一直不滿律師父母明知外公的行為卻假裝視而不見,更包括她由小到大,因著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不斷累積,一再影響她對法律的看法或感受......

 


《撕開的真相》寫得有點雜,感覺到作者想在一本書裡講太多東西,只是沒把該講的次序安排好,東一點,西一點,因此有點妨礙了閱讀。但與其說我不喜歡這本書,倒不如說,我很喜歡這本書------只要稍稍在閱讀時調整自己腦中的文字段落排列順序,這是一本很精彩的真人真事。用自己所學最愛的法律,去衝撞自己內心不為人知的傷痕,得出的心得,一變再變。如果說,瑞奇二審案的整個過程讓作者學到許多法律上的衝突與無力,那同樣也可以說,像瑞奇自己在偵訊過程說過的~~

「只是......,我解釋不了。我想是我的命吧。對,是真的。」

 


法律明明白白規定在那裡,行為人也確實做了這個加害的動作,但,不同人對事件有不同看法,來自於本身生命經驗也好,來自於曾經接觸過的相關資訊也好------無論是法官制或陪審團制,同樣像一場賭局。要看最近的近因,或者考慮更遠一點的因素,亦或者根本回去討論加害人不幸的童年;從哪個角度思考,思考的廣度又容納到多久多遠,只憑每個人個人的想法,就能對眼前的加害人有迥異的看法。

 


就像我經常告訴有需要的朋友,法律判決通常都會與你希望的不一樣,因為無論是法官制或陪審團制,你不會知道他們從小到大曾經經歷了什麼,你現下被害的感覺,說不一定在這些人的至今的生命經驗中是完全闕無的,也可能他們也曾經深受其害,因此,什麼也不能指望,對,就是只能指望命,看看好運會不會站在你這邊,如此而已。

 

 

 


瑞奇殺害兒童的命案,一審被判死刑,如今進入二審階段,引起當時正在擔任實習生的作者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特別注目的眼光。而書中卻提到一段令我很想深究的小事,一審中,被殺害男童的母親對於加害人瑞奇被判死刑,毫無意見,甚至她是真心希望瑞奇去死。但是時隔多年的二審當中,男童母親卻站出來說,她不希望瑞奇被判死刑,她要瑞奇活著。

 


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改變?我很好奇,但可惜作者也不知道,因為男童母親並沒有說明原因。是因為在男童死後,母親又接連生下兩名男孩,因此珍惜生命帶來的豐裕,使她不想奪走瑞奇的生命。還是母親終於了解到,死對瑞奇來說太便宜了,不過就是幾分鐘內的事,以後就全無痛苦了,因此她想讓瑞奇活著,無期徒刑在監獄中過上痛苦的心靈與物質折磨。或者還有什麼我沒想到的原因呢?

 


就是因為是人,有過去,有現在,這漫漫人生路中因果關係太複雜了。眼前看就是一樁明確的瑞奇殺害男童命案,殺人罪自有特定量刑的刑度,也就無需多言了。還是要像瑞奇的辯護律師那樣,去找出當年瑞奇母親懷孕時的不當長期用藥,造成瑞奇在胎兒時期就發生醫學上的不正常呢。因為角色定位不同,每個人考慮的重點都不同。

 


你所看見的瑞奇或許更仰賴於你是誰,而非他是誰。

 


盡人事,聽天命。這真的是我在當了十數年偽法律人之後的最大感想。

 

 

 

1.jpg

 

 

撕開的真相:我願為嫌犯辯護
THE FACT OF A BODY


作者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   Alexandria Marzano-Lesnevich  @  2017
譯者
許可欣
出版社:開學文化 
出版日期:2018/08/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668217
規格:平裝 / 328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美國文學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懸疑/推理小說> 歐美懸疑/推理小說

 

 

 


691280135_1280x720.jpg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308

 


《撕開的真相:我願為嫌犯辯護》


   ★本書榮獲2014年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補助
   ★作者榮獲傑菲女作家獎(Rona Jaffe Award)


一名年輕的法律系學生,一樁直實且難以啟齒的犯罪,一段拒絕被埋葬的過去

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到路易西安那暑期實習時,在幫一個被控謀殺的人辯護前,身為兩名律師的孩子,亞歷珊卓堅定地反對死刑。但當她看著被定罪的殺人犯瑞奇.蘭利出現在螢幕上,聽到他的自白時,腦子突然出現了想要他死的念頭,她對自己的反應感到驚訝,所以自法學院畢業後,便開始進一步挖掘這個案子。除了各種不同版本,他的故事還有種令人不安、神秘的熟悉感……
 
即使是最黑暗、最無法言喻的行為,犯罪行為都可能降臨在我們任何人身上。當亞歷珊卓凝視命案的真相,她發現自己陷入更複雜的論述,而不只是證據本身。證據無法解釋悲劇的原因,無法解釋瑞奇這個人,也無法理解這樁犯罪及她為何無法放下它。藉由檢視瑞奇案件的細節,亞歷珊卓被迫面對自己的故事,挖出被埋葬已久的家族秘密,認真審視影響她如何看待這件命案的過去。
 
但等待她的是另一項驚喜:她不是唯一在瑞奇身上看見自己生命的人。

作者耗時十年,開創性、令人驚心動魄的作品,顯示出法律比我們願意相信的都貼近個人,而真相也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更有力量。

 

 

 


名人推薦


   「自傳和新聞寫作、紀錄和想像、見證和推測、溫柔和恐怖,各種元素間達到精明又優雅的平衡,只要稍有不慎,全書就會分崩瓦解;然而,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卻呈現出細膩、精巧的作品,強烈地攫取我們的注意、良知和感情。」--瑪姬.尼爾森(Maggie Nelson),NBCC獎獲獎作品The Argonauts作者。

   「本書是個奇蹟。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以堅定不畏的嚴謹和巨大的慈悲,同時對一樁命案和自己的人生經驗抽絲剝繭,告訴我們如何理解過去。《撕開的真相》扣人心弦且縈繞心頭,讓人懷疑是否會有一段故事可以容納所有真實。」--伍綺詩(Celeste Ng),紐約時報暢銷書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作者。


 

 

 

作者簡介

 亞歷珊卓.瑪札諾─列斯內維奇      Alexandria Marzano-Lesnevich


本書榮獲2014年美國國家藝術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補助,作者亦獲得傑菲女作家獎(Rona Jaffe Award),曾入駐雅朵藝術村和麥道爾藝術村。

文章曾刊載於《紐約時報》、《牛津美國》及選集《真正的犯罪》(True Crime,暫譯)和《波形:二十一世紀女作者文章》(Waveform: Twenty-First-Century Essays by Women,暫譯)。

她已取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現居波士頓,在葛拉布街教學,也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的研究生公共政策學程中授課。

 

 

 


譯者簡介

 許可欣


台大人類學系畢。為了解讀原文書中複雜的理論概念,一頭跌入翻譯的世界。

譯有《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退休暫借問》、《成功會議術》、《三個月外語流利術》、《吃藥時的飲食禁忌指南》、《七副骸骨》等書。
 

 

 


 
推薦序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戴伸峰
   

   抽絲剝繭、撥開謎團,一直以來是與「真相」相互連結的形容詞。「真相」就像糾結在龐雜的線索以及干擾中的一顆珍珠,隨著層層解析與整理,終將展現光芒。但是本書用「撕開的真相」為名,一種強有力的動作,將阻擋在真相前方的障礙撕開破除!帶給讀者更不一樣的震撼感受。

   本書從一樁法庭審理謀殺案開始,作者帶著自己的成長記憶,與故事主角瑞奇的人生開始進行盤根錯節的糾葛與解析。整樁謀殺案又與家庭暴力牽扯上關係。家庭成員間的情感糾結更讓真相難以被抽絲剝繭,而必須要靠強大的「撕裂」才能顯現真相。

   真相的追尋一直是刑事司法所追求的目標,本書從法庭審理過程、案件關連人際關係、到作者自身成長歷程所累積的經驗,繁複卻又清晰的引人一步一步走向最後那「撕開的真相」。

 

 

 



   一個謎團的答案,總有可能解開另一個謎團。
   --楚門.卡波提(Truman Capote),《冷血》(Cold Blood)

   他只是我們的瑞奇。
   --達琳.蘭利,瑞奇.蘭利的姊姊

   法律上有項原則稱為「近因」,每個法律系一年級學生在帕斯格拉夫訴訟長島鐵路公司的案例中都會學到。一個女人站在月台的一側,請想像,當時是一九二四年,海倫.帕斯格拉夫準備下午帶著兩個小女兒到洛克威海灘(Rockaway Beach)玩。當天非常炎熱,女孩們和哥哥、爸媽同住的磚房變得悶熱,學校放假又無事可做,女孩們整天抱怨,海倫終於決定帶他們去海灘。或許她的棉質洋裝下已經穿了泳衣,還戴了頂寬邊草帽好遮擋太陽,現在她靠著車站火台的一根柱子,用帽子搧著風。女孩們在幾英呎外,一起玩著帶出門的娃娃,海倫懶洋洋地看著他們。

   在月台另一邊三十呎外的地方,一個年輕人跑向正要離站的火車,那是輛駛向皇后區牙買加社區的火車。或許他計劃要和朋友見面,度過狂歡的夜晚,喝酒、聽樂團演奏、和美女跳舞,或許他還會親吻表哥介紹給他的女孩,一個從康乃狄克州來的正妹。同行的還有兩個年輕人,他們也追趕著火車,但我們說的那個男人腋下還夾著一個細長的包裹,用報紙包著,長約十五吋。

   火車已經起動,大大的金屬車輪速度逐漸加快,但這男人不想錯過今晚,他越跑越快,他趕得上嗎?
   火車離站了,車身和月台間已經出現一段差距。
   男人跳了。
   火車上的列車長伸出手,抓住他的手臂,將他拉上車;而月台上的行李員也推了他一把。男人安全地降落在火車上。
   但那個包裹掉了,當它落地時爆炸了,包裹裡有鞭炮。

   隔天早上,報紙報導有數十人受傷。一個年輕人的頭髮著了火,一對母女手腳多處割傷。而月台另一端,用來秤量行李的大型金屬磅秤因受到震盪而搖晃,女人剛好站在磅秤下,拿著大草帽尖叫,磅秤掉下來了。

   待帕斯格拉夫太太復原後,她控告鐵路公司傷害。
   是什麼導致她受傷?我們從磅秤掉落開始。這便是法律所稱的「事實上因果關係」(cause in fact),如果磅秤沒有掉落,帕斯格拉夫太太就不會受傷。
   但問題來了。磅秤不是平白無故掉落,爆炸導致磅秤掉落。
   而爆炸不會平白無故發生,年輕人的鞭炮導致爆炸。
   但鞭炮不會平白無故掉落,行李員推了年輕人,害他掉了鞭炮。帕斯格拉夫太太的傷必定是行李員的錯,而行李員是鐵路公司雇用的。

   這些可能的原因都是事實上因果關係。事實上因果關係沒有盡頭,尋找近因便是解決之道。法律的任務是找出故事的源頭,歸咎責任,近因便是法律中認為真正有關的。

   真正造就這則故事的原因。

   * * *

   在我的記憶裡,有個陰暗的房間,寬廣的大門看來就像個洞穴,日光燈在房間中央微弱地閃爍著。牆上,成排的皮革包邊書籍延伸到天花板,書背上有舊旗子的藍、大海的綠、乾燥血液的紅,各種柔和的顏色交替出現。這些書是法律紀錄,國內每間律師事務所圖書館都有同樣的書,裡面記載著幾十年來的案件判決,每一本都包含著無數的故事、無數的生命,誰做了什麼,誰又付出了代價。

   請想像,在二○○三年六月,我二十五歲。上週,我把自己蜷縮在有老木頭味道的圖書館裡,在那裡寫了六小時的考卷,好結束我在哈佛法學院的第一年。昨天,我登上飛機,向南飛到紐奧良,下機後炎熱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當時我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我們代表被控謀殺的人,來南方打一場死刑宣判。我對這份工作很驕傲,也很害怕,自己對法律的知識僅來自書本,和來自同樣身為律師的雙親,在我成長時與我分享的案主故事。故事中包含對監護權、醫療過失或滑倒索賠的爭議,有一次是謀殺,但從來沒有死刑的案例。一切都和我對紐奧良在夏季犯罪浪潮中的想像不一樣。昨晚的夜間新聞上,一扇緊閉的門前拉起了黃色警戒條,今天早上,巴隆街上的報紙箱裡充斥著命案的黑色新聞標題。在圖書館書架上,那些案例紀錄底下,躺著複印的小冊子,每一本都加了塑膠護套,再用膠環裝訂成冊,我知道裡面詳述了政府執行死刑的每個過程。在這個房間裡,生命是被捍衛的。

   我坐在金屬摺疊椅上卻坐立難安,我的棕色西裝對紐奧良來說太熱了,我能感覺到前額已經開始沁出汗珠,此時此刻,我的注意力就在這個地方:我的衣服,還有穿著這衣服感覺有多糟糕。

   一個女人大步走向會議桌前,拿了一捲錄影帶給我和其他實習生看。她穿著樸素的黑裙子和一件白襯衫,泰然自若,不知怎麼能在高溫下保持清爽。「這是我們剛完成重審的男人,在一九九二年錄下的口供。」她說。她的口音細薄,帶英國腔,髮型像勃朗特故事裡女主人翁那樣上翹。「九年前,他被判死刑,但這次陪審團給了他活路。」她對另一名律師說:「能麻煩你關燈嗎?」

   * * *

   事實上因果關係:這捲錄影帶。如果我沒看到帶子裡男人的臉,如果我沒聽他描述做過的事,他對我來說或許就只是個名字。

   事實上因果關係:她讓我看錄影帶。自律師事務所那天到現在已經十二年,我想回到過去告訴她,不,他不是我的客戶,他絕不會是我的客戶,我不需要看這捲錄影帶。他殺的小孩已經死了,這男人已經因謀殺定罪,發生的一切都已成定論,我沒有必要再看那捲錄影帶。

   或是再往前追溯。事實上因果關係:我可以選擇不要南下去這間辦公室,我可以選擇不要衝突、質疑我所相信的,我可以允許自己的過去不被打擾。

   如果我從沒去法學院呢?如果十三歲生病請假的那天下午,沒在父親的書架上找到有關法學院的那本書呢?我一讀再讀那本書的那一個月,我夢想未來的那一個月,在路易斯安那州,有個金髮小男孩敲了鄰居家的大門,錄影帶上的男人應了門。

   現在,在我花了十年時間琢磨他的故事後,這故事的事實變得有些不同,但我或許永遠不會發現這一點。我反覆閱讀他所寫的口供,次數無法計算,還有其他口供的文字紀錄,我了解他的字更甚於自己的字。藉由研究這些紀錄,我了解他居住過的地方,他殺了金髮小男孩的地方,還有他曾經工作、後來遭到逮捕的加油站。藉由這些紀錄,藉由造訪這男人在路易斯安那州生活過的地方,我想像他的母親、他的姊姊、這小男孩的母親,所有過去出現過的角色。我也曾開過漫長孤寂的道路,從紐奧良抵達路易斯安那州立監獄,安哥拉。在探訪室裡,我坐在這男人、這個殺人犯的對面,看著和錄影帶中相同的雙眼。

   這捲錄影帶讓我重新檢驗自己相信的一切,不僅是法律,還有我的家庭、我的過去。我或許希望自己從未見過它,或許希望我的人生能停留在之前的簡單時光。

   * * *

   她將錄影帶插入錄影機,然後退了幾步,箱型舊電視的螢幕閃爍著,鏡頭裡逐漸出現一名坐著的男人,皮膚蒼白、下巴方正,招風耳,戴粗框眼鏡,穿橘色連身褲,戴著手銬的雙手放在膝蓋上。

   「請說出你的名字。」鏡頭外一個低沉的聲音指示。
   「瑞奇.蘭利。」男人說道。

 


 
 


 
詳細資料

 

ISBN:9789869668217
叢書系列:Uni
規格:平裝 / 32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美國文學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懸疑/推理小說> 歐美懸疑/推理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