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Ray讀《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卡洛琳.帕克斯特 一本悲到極致的經典作品
跟孩子相處就是這樣,至少我的孩子是這樣:你有一次再一次又一次的機會。然後你就沒有機會了。
作者卡洛琳.帕克斯特 (Carolyn Parkhurst) 在台灣已問世的翻譯著作:《巴別塔之犬 (The Dogs of Babel)》、《伊甸園的鸚鵡 (Lost and Found)》及《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The Nobodies Album)》三本我都已經拜讀過了。
在還沒閱讀《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之前,前兩本翻譯小說正好一好球一壞球,讓我猶豫不知該不該繼續花時間精力接觸卡洛琳.帕克斯特的第三本作品------我正好不知道該如何分類這位作者------《伊甸園的鸚鵡》因為譯作出版時正好趕上了電視實境節目播出的風潮,我看得相當入味,覺得節目中的阿諛我詐果然是為了生存必須要有的。但《巴別塔之犬》中對寵物的愛,和隨之而來幾近科幻的情節,我其實不太能接受。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閱讀完畢,簡直就是打出一顆全壘打。
那是一種越來越深的恐懼,還有或許能稱為絕望的感覺。一種無形的失落感;一種確信,知道一切再也不會變好了。
我在悲傷中醒來,那悲傷讓你知道,你連在夢中都很傷心。
寫悲寫得如此到位,卡洛琳.帕克斯特的《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是近期相得值得盛讚的一位。
因為實在蔓生了太過分大把大把的悲傷與懊悔,書中主角母親已經沒有能力也不想再遮掩它們了,於是作家母親選擇釋放在書中文字裡。
因為與兒子的距離------無論是真實空間的距離或抽象心理的距離,都因為過去積累太多不解、誤解、或自以為瞭解------那距離已經遠到一種想要彌補都很困難的地步。
孤獨且失望沮喪的母親,終於有勇氣檢視當年裂縫的開始------這個家庭是如何由父母兄妹的四人組合,變成自兒子九歲時開始的母子兩人獨自生活。
因為多年寫作的習慣使然,母親發現自己已經學會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和面對一件事情,特別是悲哀的衝擊。作家母親發現,原來當年的喪親之痛,對兒子造成的傷害絕對不會小於自己的。
瞭解和頓悟的那一剎那,作家母親知道自己從一開始便遺漏了什麼,而這些遺漏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終於讓人不禁希望………『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如果人生也可以改寫劇情,那就真的太好了。
「真希望我沒看這本書。」一個女人看完我上一本小說後,寫信給我。她似乎很迷惑,很留戀還沒看過這個故事之前的時光。但那不就是寫作的重點嗎?寫出在書本 被讀者放回書架上後,還餘波蕩漾的故事?這就是我喜歡的樣子。你讀著我寫的故事………等你發現時,它已經開始蠶食你了;或許還只是在你的肉上挖了個小洞, 也或者已經啃噬到了你的中樞神經系統。無論如何,那都只是一件小事,至於你的人生會因此更好或更糟,我不得而知。但確定的是,有些事情不一樣了。有些事情 改變了。
這都是因為我。
我個人非常喜歡書中一開始,母親以作家身分對寫作、作品、讀者想法的一些天馬行空的幻想。
想想看,有沒有哪本書是讓你震驚到會心想:「真希望我沒看這本書。」的?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The Nobodies Album
• 作者:卡洛琳.帕克斯特 Carolyn Parkhurst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0日
• ISBN:978957135381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