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大道?」
「『烏托邦』的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大道』是一個地方。音樂也是一樣。當我們演奏得好的時候,我在這裡,但也在別的地方。那就是弔詭之處。烏托邦沒辦法到達。大道卻到處都有。」
歌曲。歌曲就像蒲公英的種子,能夠像波浪般穿越時間與空間。誰知道它們會落在什麼地方?或是,它們會帶來什麼?
人的生活和思考模式是這樣的,當你孤身一人時,可以有空間與時間內化思考自身,將反省檢討變成感慨與感悟,然後化為文字或其他如音樂美術等方式表現出來。更還有一種模式,人是與其他人相處在一起的,為了僅僅只是彼此的合得來或某些共同目標而群體創作,大家各自抒發自己的感想與看法,綜合腦力激盪之後完成一項屬於共同創造出的作品。二種方式沒有優劣之分,都是創作的原動力與過程之一。
大衛.米契爾(David Mitchell)的《烏托邦大道(Utopia Avenue)》一書用娓娓道來的口吻,說了一個好長好長卻又好精采好精采的故事。
《烏托邦大道》既是書名,也是故事中的主角們合組的搖滾樂團的名稱,在搖滾樂團、嬉皮當道、反戰聲浪群起的1960年代後期社會氛圍中,四位樂手加上經紀人,從尋找合適的對象成團,到四位樂手彼此互相扶持成長,包容彼此間的差異性,磨合之後產生默契,進而發行唱片,銷售量及聲量都得到相當好評。
「烏托邦大道」樂團成立於英國,從沒沒無聞到成為被邀請到美國巡迴演出的知名搖滾樂團,一路走來,發生在樂團與四位樂手個體間的個眾人共同與個人獨立的故事,被善寫的作家大衛.米契爾工筆畫般細細描繪著。但對於不曾經歷那樣年代的讀者,《烏托邦大道》書中帶入大量的搖滾樂與社會風氣,對讀者來說似近又似遠,書中大量至今仍相當有名的搖滾樂團與歌曲曲名一一被唱名,那些原以為遠在天邊的事物,突然被拉近讀者的目光和閱讀思考中,到底身歷那樣的年代,搖滾樂團的蓬勃發展是如何引領當時的社會風氣,所謂不妥協的搖滾不死象徵靈魂又是如何體現的。
而當每個樂團在做完演出休息,團員回歸到一個人時,他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表現與同伴的演出,思索的中間,樂團以外的現實生活中,家人,朋友,愛情,如何經營、如何面對難題和共享幸福,無一不是考驗、挑戰和體驗。書中人各有自己當時的自身際遇 : 自己所愛的究竟是男性還是女性,這段同性情究竟是只是深厚的友情或是可以地久天長的愛情?成為一段不快樂婚姻中妻子的小王,需不需要用更嚴謹一些的社會道德觀審視?兄弟二人駕車回老家的途中意外發生車禍,哥哥走了,留下痛苦痛心的弟弟,如何面對自身滿溢的愧疚?腦袋裡總是會出現不同節拍的「扣--扣」聲的天才吉他手,到底是因為罹患了思覺失調症 ,還是他心靈與腦海中正進行著莫名靈魂與靈魂碰撞的結果?不想吃藥也不想太求助精神科醫師診治,到底腦中的「扣--扣」聲會為創作加分或減分?
長期以來極愛閱讀大衛.米契爾作品的讀者還能在《烏托邦大道》與過去作者其他作品中的人物與事件相遇,例如「扣—扣」的存在原來也是《靈魂代筆(Ghostwritten)》書中,寄生於一個又一個宿主身上的特異靈體,這一世,它來到「烏托邦大道」團員身上,想要過上一段不一樣的人生。《九號夢(Number9dream)》直接就是團員夢中經常出現的門牌名稱,倘若認真打開門,是否要歷經一段與書中相同的經歷?《雲圖(Cloud Atlas)》、《雅各的千秋之年(The 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骨時鐘(The Bone Clocks)》 也不甘示弱地派出代表,大搖大擺在《烏托邦大道》中橫行,在閱讀中偶遇,會生出一種見到老朋友的心情~~「哦,原來你也在這裡」,跨文字中的再見很想問,你在原書中吃飽太閒沒事做,所以也和我一樣來這裡嗎?
剛開始拿到大衛.米契爾《烏托邦大道》時,被厚達近600頁的篇幅給嚇到,但多年來一直對大衛.米契爾說故事功力深深吸引的我還是將書翻開,從頭看起。心隨筆走,竟然也走到近六百頁的最後幾行,心情是激動的,感想是滿溢的。一個翻雲覆雨,翻天覆地的時代終將落幕,於書中人,故事是結束了,但於讀者呢?說實話,我私心還想要這個故事更多進程的描述,卻是只能期待了。
五顆星推薦,精彩無比的、大衛.米契爾《烏托邦大道》。
烏托邦大道
Utopia Avenue
作者:大衛.米契爾 David Mitchell @ 2020
譯者:左惟真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5/1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3182356
規格:平裝 / 688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英國文學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3498?sloc=main
《烏托邦大道》內容簡介
《駭客任務4》編劇、《雲圖》作者最大膽的企圖:用文字探索音樂奧祕
四個年輕人,用熱情組成一支搖滾樂團
用獨特的生命寫出人生金曲
我不得不說我他媽的喜歡。——史蒂芬金
你可能從沒聽過「烏托邦大道」,它是英國最奇怪的樂團。成員有民謠歌手艾芙哈洛威、貝斯手迪恩莫斯、吉他手雅思培德魯特、鼓手葛夫。他們從破敗的蘇荷俱樂部打開奇特的成名之路:在《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亮相,發行兩張音樂專輯,登上流行歌曲排行榜。從英倫到歐陸阿姆斯特丹、羅馬監獄歷劫,並在一九六八年前往紐約與加州,遭逢命運的交叉點。
如何擷取生活經驗寫出一首歌?人生經歷如何變成藝術?如何與自己對話,了解「我是誰?」米契爾用一個搖滾樂團講述動盪的命運與時代,關於與魔鬼交易而來的名聲,和成為明星的荊棘之路;關於選擇的家庭和沒有選擇的家庭;關於腦海裡的聲音,在耳邊低語的真相與謊言;關於音樂、愛情、死亡、瘋狂、藝術、革命和理想主義。
我們真的可以改變世界?還是世界會改變我們?「烏托邦」意味著「烏有之地」,但若手上有一張地圖,是否就能走向一個更閃亮的世界?
★紐約時報暢銷書、編輯選書
★2020年夏季最受期待之書——今日美國、時代周刊、娛樂周刊、BuzzFeed、衛報、波士頓環球報、費城詢問報,西雅圖時報、野獸日報、新政治家、文學樞紐、圖書館雜誌,百萬數百萬文學雜誌、本周新聞雜誌
作者簡介
大衛.米契爾 David Mitchell
1969年出生於愛爾蘭,肯特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於日本廣島擔任英文教師8年。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小說風格屢有革命性創新,從保羅.奧斯特、馬丁.艾米斯、村上春樹中汲取養分,哺育出原創且獨特的風格。
五度入圍曼布克獎。曾獲萊斯文學獎、英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倫敦南岸文學獎與大英國協作家獎。2003年獲選葛蘭塔小說新秀獎,2007年以傑出的文學成就被美國《時代》雜誌遴選為「影響世界最重要的一百位藝文人物」。
作品列表——
《靈魂代筆》(Ghostwritten, 1999):風格獨創的處女作被評選為「35歲以下作家年度最佳著作」,獲頒《週日郵報》萊斯文學獎,並入圍《衛報》小說新人獎決選。
《九號夢》(number9dream, 2001):以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挑戰想像力的極限,入圍曼布克獎及布萊克小說紀念獎決選名單。
《雲圖》(Cloud Atlas, 2004):強烈表現結合東西方思想的企圖心,入圍曼布克獎、星雲獎、英國科幻小說獎克拉克獎決選,並在2012年改編為電影上映。
《黑天鵝綠》(Black Swan Green, 2006):半自傳式青少年成長小說,入圍曼布克獎、柯思達小說獎決選。
《雅各的千秋之年》(The Thousand Authumns of Jacob de Zoet, 2010):帶有濃厚日本色彩,榮獲大英國協作家獎,入圍曼布克獎、獨立書商最佳書獎、布萊克小說獎、華特.史考特小說獎。
《骨時鐘》(The Bone Clocks, 2014):談論生死的幻想小說,榮獲2015年世界奇幻獎最佳小說獎,入圍曼布克獎,《時代》雜誌與史蒂芬金選為2014年必讀小說。
《斯萊德故居》(Slade House, 2015):從推特創作發展而成的鬼故事。
近年從事歌劇與劇本寫作,擔任電影《雲圖》、電視影集《超感8人組》,以及電影《駭客任務4:復活》編劇。
譯者簡介
左惟真
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目前從事教職。譯作包括《極地惡靈》、《雲圖》等書。
目 錄
樂園是通往樂園的路
生命的要素
第三行星
序
身為一個老搖滾樂人,我不得不說我他媽的喜歡大衛米契爾的新小說。這是個關於英國搖滾樂在六〇年代中後期盛開的故事。這是我的告示牌排行榜上的熱門歌曲。——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如果你不喜歡六〇年的搖滾樂,就為嬉皮而讀。如果你不喜歡嬉皮,就為深刻見解而讀。如果你不想打開眼界,那麼,就為樂趣而讀吧,因為這是大衛米契爾!——姑媽書店Auntie’s Bookstore
他是英國,甚至是世界各國創造力最出色的作家。——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對搖擺倫敦時代的描繪如此生動,像是帶人做了一趟時光旅行。——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可讀性極高。可讀性的品質是公認的難以企及,遇到這樣的小說令人欣慰。——衛報The Guardian
如此突出,因為它活力四射地再現了一個時代,敏銳探究了作曲與演奏,還有機智風趣的言辭技巧。——週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純熟捕捉到時代精神和音樂主調。《烏托邦大道》是一本有趣且充實的搖滾公路之旅,其人物與敘事成為停留在你腦袋裡的歌曲。——今日美國USA Today
接近尾聲時,米契爾引用了名言:「用文字來談論音樂就好像是用舞蹈來討論建築。」到那時候我們早已對他五體投地,因為這部小說中的所有建築都在隨著節拍擺動。——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元小說大師米契爾的讀者在迎接這位純粹天才的新書時如果起了雞皮疙瘩,或是戰戰兢兢地挑戰,他們可以獲得諒解。不用擔心,《烏托邦大道》是米契爾寬闊畫布上最容易理解的小說。他巧妙地將四名樂團成員塑造成舞台上的頂尖角色……使用現實表面的節奏深入挖掘,從未失了拍子。——書單星級書評Booklist, Starred Review
米契爾喜歡宏大、空想和自我神話化的敘事,很適合以迷幻搖滾為題。《烏托邦大道》講述六〇年代同名英國搖滾樂隊的興衰——以米契爾的方式,塑造出一個涵蓋毒品、真相、自我和思覺失調的混合物。——時代雜誌Time
迷人、喧鬧、徹底的享受……《烏托邦大道》是我們迫切需要的魔力音樂式逃脫。——野獸日報Daily Beast
著名小說家米契爾用一個搖滾黃金時代的寓言回歸,真實、鉅細靡遺……那些音樂品味結束在一九七〇年代初,但文學品味與時俱進的人會特別喜歡這個故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詳細資料
ISBN:9786263182356
叢書系列:新小說
規格:平裝 / 688頁 / 21 x 14.8 x 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0歲~99歲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英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