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好幾了,孔子說的「知天命」,應該不包括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結婚,適合什麼樣的對象,能不能白首偕老。
我十八歲確知自己是同志,但卅年轉眼過去了,卻還是不知道何謂「同性伴侶」。
......
此外我在意的還有經濟獨立,無不良嗜好或生活癖性,以及誠實。
此外,如果你的「粗獷雄性」魅力來自於良好持久的運動習慣,低沉醇厚的嗓音,整潔範圍內的不修邊幅,還有迷人自在的個性─我尤其喜歡一個英文形容:big heart.
這些也都加很多分。
------ by 作者,<代序 / 我的徵婚啟事>
最近我的閱讀好像有懷舊風的現象出現(笑),關於詩人陳克華的初次閱讀,也是在中學時代迷上的,最先接觸的是《我撿到一顆頭顱》這本詩集,(忘了為什麼) 後來還在大二的【都市社會學】中,這本書被列為參考書目。(到底是為什麼啊?苦笑)
總之,閱讀二三十年前曾經讀過的作家作品,從僅有少少的記憶中,彷彿看見很年輕的自己,也讀到又經過了許多年的作者,那種感覺很奇妙。文字的接觸是好的,因為實體世界的我無法承受這樣的事情。我對交朋友這件事看得很淡,已經幾乎沒有也不想有那種所謂「年少時」的朋友了。用文字去追憶過往,也許衝撞性不那麼大,只會覺得~~喔,原來作家和自己都已經又再走過二三十個年頭了。
2018年5月作家陳克華的「仇女言論」的確很傷了我的心,就像《樓下住個GAY》書前序<我的徵婚啟事>作者自己寫的,他喜歡擁有「big heart」個性的人。既然希望交友對象「big heart」,那為何自己先出現如此不「big heart」的公開言論?
對於一位喜歡了超過三十年的作家,與其說是不欣賞這樣的言論,不如說,我更擔心作家當時的心理狀態------是不是有特定壓力讓他直直往崩潰的懸崖走去?無論原因為何,總之,我個人以為所有性別都是平等的,無論發言人是誰,對特定性別傾向者都不應該有過度惡意的攻擊,否則就可惜了前面那麼多人,致力於性別平權的社會運動抗爭了。
閱讀陳克華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樓下住個GAY》,書名走反諷路線,感覺是不是這個時候的他就已經是個內心有仇女意識的人呢?因為與書名相同的文章<樓下住個GAY> 就是一篇諷刺住家樓上反同大媽言行的短文,我很想說,大媽不一定都反同,只是作家您不巧遇上了,於是就生氣了,於是疙瘩就留在心裡了;這和女性一直被沙文主義者以任何形式歧視,只是異曲同工,凡有一絲絲女權主義概念的人,也很討厭沙文主義者的公開歧視言論呀。
《樓下住個GAY》展現了一個作家能寫的文章多樣性,這本書中有單純描寫自己生活的散文【Chapter 1 公寓生活】,也有作者對於同志概念小論文式的發聲【Chapter 3 同志的人權宣言】,還有一個我個人讀來很幽微的章節【Chapter 2 彩虹衣櫃】。
讀【Chapter 2 彩虹衣櫃】中超過百個極短篇,每一篇都是一位同志生命故事的縮時速寫,閱讀的感覺很像在看白先勇的《孽子》或郭強生老師《夜行之子》與《斷代》,故事中人的遭遇,也許發生在同性之間,但在我這個小讀者眼中,這些故事也一樣可能發生在異性戀身上,只不過書寫者與閱讀者的性別取向不同,所以接觸或聽聞到的故事,雖然主骨幹相同,但只是混搭上不同性別如此而已。
這個章節的許多故事,都讓我想起過去曾經在某某不同性別,同性戀或異性戀友人身上看見的傷痕或滄桑,然而,這就是人生,沒有人能十全十美,沒有人擺脫得了世俗的眼光。「同志」只是生而為人的許多身分當中的某一個,就像我半百不婚,在多數朋友眼中也是異類。但,那有何妨?我走著自己某種身分的生命,經歷和感受,盡量想辦法去無視他人善意或惡意的評論與眼光,跌跌嗑嗑的人生路,沒有走過就真的不懂,走過了呢?那就都過去了,再也不害怕遇到相同的惡事了。
讀陳克華的《樓下住個GAY》,讀人生百態。
樓下住個GAY
作者:陳克華 @ 2016
出版社:二魚文化
出版日期:2016/06/2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813802
規格:平裝 / 272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 散文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8783
《樓下住個GAY》內容簡介
歷史上男人的世界原來就不是我們原先以為的那麼「異性戀」
只能說在純男性的世界裡,仍存在許多無法被清楚定義的灰色地帶,
在那裡男男如父子師生般交著心,交換著盟誓,有時甚至也交換著體液,卻完全不是我們以為的同志那回事,一切只能如尼采的讚嘆:「人性的,太人性的啊!」──陳克華
◆醫生詩人陳克華以寫作,描寫男同生活的情與慾、愛戀與別離、盼望與不得,彷彿一扇一扇的窗,引光洞照靈魂之所在,反覆觀照己身和他者的世界。
◆89篇彩虹散文集結+1篇〈我的徵婚啟事〉=90篇男同生活側寫
│Chapter 1公寓生活│
一個人的早餐,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上健身房,一個人的除夕夜……
我是Gay,我沒有伴侶也不能結婚,所以我一個人旅行,這有什麼問題嗎?
│Chapter 2 彩虹衣櫃│
從柏拉圖到亞藍‧圖靈,
從佛洛伊德到三島由紀夫,
從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到艾爾頓‧強,
知不知道身邊有那麼多同志?包括自己的同事,上司,和小孩?
│Chapter 3 同志的人權宣言│
大眾和媒體就是喜歡把你重新塞回衣櫥裡,
重覆觀看你出櫃過程的驚險和痛楚。多麼殘忍。
沒錯。出櫃本身就是這麼殘忍的一回事。
香港出櫃女詩人游靜說得好:「一旦出櫃,你就會出櫃出個沒完沒了。」
◆本書同志宣言:
‧既然不生殖,生物進化為何保留了同性戀,是大自然一個難解而高深的謎。
‧「為愛走天涯」在異性戀的世界是小說情節,於同志卻是天天上演的戲碼。
‧身旁大多數同志友人是在幼稚園或更早,就知道自己是愛男生的。那當中有「選擇」?當然沒有。既無選擇,何來罪衍?何來罪惡感?
‧有人上街反對婚姻平權,同性婚姻需要社會共識?那你結婚有沒有來問過我?
‧如此充滿敵視,輕蔑,惡意與誤解的大環境裡,愛滋帶原比率仍然年年增高,可見得對立與指責永遠無法解決問題,更可能的是玉石俱焚。
‧不要再傷害一個無辜的女孩了,同志終究不能給女人幸福的!千萬要挺住,不要向週圍的壓力屈服,也不要自欺欺人步入禮堂。
‧其實了解「多元家庭」一點不難,「彼亦人子」的平等心就是了。
自信滿滿、對西方「稻米皇后」有絕對致命吸引力的Frankie,一站站不斷體驗到網路對他的欺瞞和人性的炎涼……。看著Sam一家四口─兩個爸爸,兩個男孩和樂融融的照片,同志的幸福如此簡單,又如此難……。年過四十的Bruce不想一生孤寡,終於裝好了交友軟體Grindr和Jack’d,正式下海碰運氣。……為愛走天涯的Warren;隱藏於宗教團體內,搭乘愛之船的兩個和尚;走入婚姻卻到處打野食的Boki;選擇過正常人生活的當兵同袍James,以及無法為愛人簽手術同意書的Tom……
暗戀的情,隱藏的情,欺瞞的情,虛榮的情……,從柏拉圖到亞藍‧圖靈,從佛洛伊德到三島由紀夫,從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到艾爾頓‧強。知不知道身邊有那麼多同志?包括自己的同事,上司,和小孩?本書的第一單元「公寓生活」與第二單元「彩虹衣櫃」,作者藉由「我」的主述及「他者」的故事,將男同生活做了情感隱晦卻愛慾露骨的完整側寫。同志議題由「情慾」展開,卻在宗教、道德規範上停滯不前。同性戀,也是「人」的一部分,如果能夠移除橫在心中的樑木與成見,我們會赫然發現「原來同志就在你身邊」,而且還這麼多,這麼優秀,這麼值得愛。
此外,近來「多元成家」或「反多元成家」議題吵得沸沸揚揚。婚姻與愛的自由不但是個人意志的抉擇,也是憲法賦予保障的權力,誰有資格論斷?誰有資格阻擋?而蒙昧懵然地踏入成年的我們,何時才能承認,其實我們對人性的「真相」有多麼無知?作者陳克華在本書第三單元「同志的人權宣言」中所吶喊的正是多元價值,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充分了解、接受,成全別人亦造就自己。有朝一日,讓每一個「人」,平等的,無論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可以活得那麼理直氣壯。
作者簡介
陳克華
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曾參與「北極星詩社」,並曾任《現代詩》主編。榮總眼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金鼎獎最佳歌詞獎、中國時報青年百傑獎、陽光詩獎、中國新詩學會「年度傑出詩人獎」、文薈獎等獎項。文字出版有詩集,小說集,散文集等近四十冊,有聲出版則有「凝視(陳克華詩歌吟唱專輯)」(巨禮文化),近年更從事視覺藝術創作,舉辦多次展覽並獲獎,並有日文,德文版詩集出版。
目 錄
代序 我的徵婚啟事
Chapter 1 公寓生活
我的前世
男人的副乳
一個人早餐
一個人的健身房
加拿大海關記
老男人的春夢
除夕夜的孤獨
單身老Gay物語
坐在馬桶上小便
彩虹旗與海明威之間
醫學人文原是夢?─寫在死了兩位醫學生之後
Chapter 2 彩虹衣櫃
男人,狗,和女人
千里會網友
錢潮,人潮
饅頭人魔咒
一千圓四個
通通都是假的
我的零涼糖男友
四十歳的生日禮物
好樣的,Samuel!
我不相信距離
小三的最後派對
聞
穿夾腳拖見網友
禮物的真相
屁眼處,熱乎乎的一根肉棒……
同婚記
小爸爸的天空
新生
樓下住個gay
兩個和尚在旅途
會說天語的小孩
同志佛具店
按摩師之戀
出櫃永遠出不完?
Gaybar裡的神父
穿褲子做愛
7-11之戀
愛上直男大悲哀
水手愛歌
結婚大作戰
Grindr驚魂記
原來是遊民
秀姑巒溪畔的郵差
Edging
大陸同志看臺灣
你是他的誰?
十年之屌
早餐店男孩的故事
我的牧師男友
白色巨塔裡的恐同症
永遠,永遠的背影
兒子的情人
傳教男孩
哈佛的最後一週
為巴比祈禱
妳丈夫現在在哪裡?
後窗
臺灣熊族演義
神父要教我手淫……
慾望之始
熱愛一瞬間
不過是名人在約砲
Chapter 3 同志的人權宣言
出櫃
我們的第一次
從Grindr 看臺灣
是父親,老師,還是情人?
我支持同志,但……
跋迦利(Vakkali)之戀
歌曲之王是同志
娘娘腔男孩症?
同志婚姻實況
流不盡的眼淚
誰來守護人性?
現在是以後了嗎?
芬蘭湯姆的悲哀
男慾天堂
「過渡」與「多樣」的眼淚
真琦航的菩薩行
你不可以坐他旁邊
正午的黑暗
「雄性」的幻影
誰在鼓勵多P通姦?
警察,抓他!
恐同的人在哪裡?
同志之神
誰在邪淫?
老男人的肉體
多元的系譜─從宗教到同志人權
代序
我的徵婚啟事
五十好幾了,孔子說的「知天命」,應該不包括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結婚,適合什麼樣的對象,能不能白首偕老。
我十八歲確知自己是同志,但卅年轉眼過去了,卻還是不知道何謂「同性伴侶」。
相信「門當戶對」的朋友,看和我交手過的對象,可謂橫跨三百六十五行的「百工圖」,無不勸告:何不妨從有博士學歷的開始挑起?
奈何同志身上所有挑得出的毛病或惡習,我一應俱全,腦袋算什麼,脖子以下長得像真崎航比較重要。
「性事上彼此吸引,能滿足,」我反駁:「能配合最重要!」
條件再好那話兒底下硬不起來,就是白搭。
身為「外貌協會」一員,我自然受大塊肌肉,豐胸翹臀吸引─如果要求這樣的身體,之外還要博士腦袋,老天爺會不會懲罰我太貪心?
而年紀差異隨著年紀增長,漸漸成為另一個重點。
曾交往過一個年紀差近三輪,我可以當他爸的年輕底滴,只交往到看第一場電影便以吵架分手─因為以我這樣一個老文青,怎能忍受去劇院看的是拍給智商不滿六十的人看的影片?
因此年齡限制便以差兩輪為限。
然後同樣是男人樣,我尤其受小爸爸模樣吸引。朋友們常取笑我在路上或捷運痴望著爸爸模樣的男人的蠢様:「所有牽小孩的男人你都自動加廿分!」
此外我在意的還有經濟獨立,無不良嗜好或生活癖性,以及誠實。
此外,如果你的「粗獷雄性」魅力來自於良好持久的運動習慣,低沉醇厚的嗓音,整潔範圍內的不修邊幅,還有迷人自在的個性─我尤其喜歡一個英文形容:big heart.
這些也都加很多分。
讀者看官們,如果讀到這裡你還覺得你會是我約會的理想人選,而且目前還是單身(這點也很重要),那不妨就將你的個人資料(附臉照及身材照)逕交二魚出版XXX小姐收即可。
合則燭光晚餐,不合密退。
靜待佳音。
詳細資料
ISBN:9789865813802
叢書系列:文學花園系列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華文創作> 散文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同性愛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