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讀過凱特琳.彭歌 ( Katherine Pancol ) 的《鱷魚的黃眼睛 (Les Yeux Jaunes Des Crocodiles)》,老實說,一點也不吸引我,我覺得世界上哪有這樣的故事,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太呆板了~~這個故事。
現在手上會有這本《烏龜的華爾滋》(La valse lente des tortues),感覺上也純屬意外,因為我並不知道《烏龜的華爾滋》書中主要的故事內容,就是延續前一本《鱷魚的黃眼睛》裡頭重要主角們後來的生活------說實話,我也不能確定,如果事先知道,我還會不會看這本書?因為《鱷魚的黃眼睛》讓我感覺很糟糕。
但是實際讀完凱特琳.彭歌 的《烏龜的華爾滋》,卻讓我覺得很妙,又連續再看了二遍。我之所以說感覺很妙,因為這本《烏龜的華爾滋》活生生就是一部還蠻精采的推理小說咩。
書中將跑到肯亞養鱷魚卻意外死亡的安東尼的後續,做了又一番的新發展:究竟他的死亡只是單純意外,或者另有計謀,甚至----安東尼可能是因為財務狀況不佳而詐死。因為安東尼寫給女兒的信件,還不斷地從法國各地陸續寄達。嗯,好個謎題呀!
再就是發生在約瑟芬周遭的連續命案,男友呂卡變得非常奇怪,而且在約瑟芬急欲分手而將鑰匙歸還給呂卡居住大樓的門房時,又發現----世界上根本沒有呂卡這個人。這些命案是否與呂卡有關呢?
我在想作者凱特琳.彭歌其實也沒想要轉型寫推理小說的,因為書中的約瑟芬能發現兇手的種種,都是純屬巧合,而非她刻意將自己改行為偵探才發現的。
但是也許因為翻譯是大陸譯者的緣故,在閱讀《烏龜的華爾滋》的注解時,我經常會噗喫一笑。(奇怪,從《鱷魚的黃眼睛》就是大陸譯者翻譯的,我居然完全沒有印象,也可見得我真的對前一部作品評價不高。)
其實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大陸譯者的習慣用語,我很刻意地注意每一個細微的形容詞或名詞,有些用字很有意思,但是大致上看得出譯者很努力想翻譯出台灣讀者也能很快理解的文字。
在巴黎晚宴上當別人說我壞話時,她沉默不語,她沉默不語直到她再也憋不住,對著那群人大喊:「你們真刻薄,可憐的艾麗絲不該受到蹲醫院的懲罰,她只是太不小心了,」而其他人尖叫著打斷她的話:「不小心?妳真善良。妳想說的是不誠實吧!根本就是太不誠實了!」就這樣,掙脫了對朋友的忠誠枷鎖,她又津津有味地品嘗每一句話,任由自己陷入閒言碎語的泥淖:「的確她的所作所為不對。一點都不對!」回到了那群毒舌婦的陣營,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抹黑不在場的那一位。「她真是活該,」最惡毒的一個總結道,「她再也不能用她的輕蔑壓垮我們了,她已經什麼都不是了。」悼詞結束,該尋找新的獵物了。
不知為什麼,我突然想起前幾年讀台灣賴明珠翻譯版和大陸林少華翻譯版的村上春樹先生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我先讀過林少華翻譯版,後來時報才又出版賴明珠翻譯版。當時我一直在想,這兩位譯者拿到的原文稿是否不同呢?怎可能同樣一個故事,翻譯出來的情境迥然不同。
因此,這次我也很好奇,如果將凱特琳.彭歌的《鱷魚的黃眼睛》和《烏龜的華爾滋》都交由一位台灣本地的知名譯者來翻譯,會不會……我們又看到另外一個故事呢?
烏龜的華爾滋 La valse lente des tortues
• 作者:凱特琳.彭歌 ( Katherine Pancol )
• 譯者:黃葒、王加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1年02月
• ISBN:9789861205946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95399?sloc=main
內容簡介
在旋律中沉醉,
在舞步中捲走你的心,
這是一曲祈禱的、
也是一曲獻祭的華爾滋
凱特琳.彭歌
《鱷魚的黃眼睛》續集
全系列法國熱賣400萬冊──《烏龜的華爾滋》
沒有比愛情更美好的了,
彷彿在跳一曲華爾滋……
小說《一個如此卑微的女王》出版大賣後,12世紀史學者約瑟芬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暢銷作家,並靠著豐厚版稅收入搬離巴黎郊區,進駐高級地段公寓。她的先生安東尼在肯亞經商不利,似乎被一頭鱷魚啃噬,從此人間蒸發;約瑟芬進入青春期的小女兒若伊,開始懂得愛美並期盼偉大的愛情,大女兒奧恬絲在倫敦知名設計學校就讀,夢想成為香奈兒一流的時裝設計師。
始終活在自己謊言世界裡的艾麗絲,因無法承受被踢爆代筆的醜聞而罹患憂鬱症,在療養院裡接受治療,命運給了她美貌與財富,卻忘了給她一顆心。約瑟芬面對日常的諸多波折,她和姐姐艾麗絲的糾紛、和母親昂麗耶特的緊張關係、和女兒的對立衝突、第二本小說創作的瓶頸、禁忌的愛情、社區凶殺命案等等,每件事都使她感到迷惘、困惑。原以為小說成功之後,生活接著而來的是一曲甜蜜華爾滋,結局卻峰迴路轉,令人意想不到,懸疑性十足。關於巴黎,以及巴黎人的思想,在《烏龜的華爾滋》中,我們發現原來還能懂得更多的。
人物簡介
妹妹約瑟芬:大女兒揭露代筆真相,還給溫柔善良謙卑的12世紀史學者約瑟芬公道,她搖身一變成為暢銷書作家並依女兒心願搬離郊區。她的大女兒渴求成功,她的小女兒對男生動心,她的情人呂卡神祕兮兮,她的姐夫在耶誕夜吻了她,她的姐姐俟機復仇,她的媽媽不相往來,童年的傷──被棄──已經烙印,約瑟芬想和死過一次的小女孩告別,用說故事寫書來充滿生活,願有人能愛她,然而事件如狂風一陣無預警掃來。
姐姐艾麗絲:請歷史學家老妹代筆寫小說,在媒體面前出盡風光過足作家癮,沒想到完美計畫被外甥女破壞,艾麗絲不堪打擊得到憂鬱症住進療養院,老公亦從有名無實的婚姻中清醒離去,她必須奪回她的王冠。
姐夫菲力普:和艾麗絲分居後,帶著兒子到英國生活,遠離巴黎暴風圈,自由來了女人任選,而他愛上自己的小姨子。
先生安東尼:帶著情婦去肯亞投資、飼養鱷魚,期待開創事業第二春卻因被騙受創從此潦倒,不意有一天成了飢餓鱷魚的口中物。
大女兒奧恬絲:到倫敦時尚學校唸服裝設計,期許自己成為呼風喚雨的設計師,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她聰明、理智、懂得算計,她要跟女王之孫──他們的老鄰居賈利在一起。
小女兒若伊:已經夠優秀了,只是比不上自己的姐姐。這對姐妹無疑是上一輩的翻版。小小若伊說:我的肩膀太寬,誰來愛我?
繼父馬塞爾:使計從老婆手中取回事業產權的馬塞爾,和情婦以及新生兒子過著逍遙日子,狗屁倒灶的小事卻也沒少過。
繼父的情婦若西亞娜:快四十歲的她為馬塞爾生一個兒子,未久卻有產後憂鬱症,是不是約瑟芬的母親昂麗耶特在巫師那,給她下了咒語?
作者簡介
凱特琳.彭歌 Katherine Pancol
我們時代的巴爾札克
1954年10月22日生於非洲摩洛哥卡薩布蘭加市,5歲移居法國,曾任法國古典文學教授、《Paris-Match》和《柯夢波丹》雜誌記者之職。在巴黎和諾曼地兩座城市輪流居住。
1979年創作第一本小說《我,首先》,三十年寫作生涯共出版十四本小說。其中《鱷魚的黃眼睛》、《烏龜的華爾滋》和《中央公園星期一的松鼠好悲傷》全系列在法國銷量超過四百萬冊。
保持一雙觀察的眼睛,時時記錄、勤於研究,彭歌這麼談及自己的寫作,她用她的人物群將你捲入漩渦,在故事中滲透自己的人生觀,她將曖昧複雜的愛情語境、深刻難解的人性問題淋漓呈現,這是妳看過台詞最精湛的文學連續劇,詮釋、再現、嘲諷現代人的生活。
譯者簡介
黃葒
1973年生,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巴黎第三大學─新索邦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南京大學法語系。著有Duras et l'Asie, l'Asie et Duras - Etudes des representations de l'Asie dans l'auvre et de la reception de l'auvre en Chine(法國,ANRT,2007),《經過》(黃山書社,2009),主編《聖艾克絮佩里作品》全集(2008),編著《法語閱讀理解‧文化卷》(2002),主要譯作:《鱷魚的黃眼睛》、《夢》、《外面的世界II》、《凡爾賽宮的小陽傘》、《玫瑰的回憶》、《小王子》、《人類的大地》、《花事》、《然而》、《解讀杜拉斯》、《愛如何降臨》、《對面的瘋子》、《秋之蠅》、《戰鬥的海狸》等。
譯者簡介
王加
1988年生於古城南京書香之家,南京大學文學、法學雙學士。2006年由南京外國語學校保送至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高二與大四兩度公派留法,分別在楓丹白露中學和巴黎十一大政治經管學院交流學習。譯作主要有莎岡生平唯一一本日記《毒》、都市現代小說《克雷爾的私人生活》、歷史知識冒險小說《時光之書》第三部《金環》等。現從事外事工作。
詳細資料
ISBN:9789861205946
叢書系列:新.小說
規格:平裝 / 61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法國文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