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仔細看作者介紹欄位才知道,原來我已經看過瑪姬.歐法洛 ( Maggie O’Farrell ) 三本作品了,《消失的艾思蜜》、《我愛人的愛人》、《你走了以後》,算是逆著瑪姬.歐法洛寫書的時間序,倒著讀回去的。

 


可是不知為何,我卻有一種很強烈的『倒吃甘蔗』的感覺。《消失的艾思蜜》我記得自己讀得一頭霧水,連我家老媽都故事嫌不知所云。到了《我愛人的愛人》,其實我並不是那麼喜歡故事和故事內容,但是卻第一次佩服作者頗富創意(或偷懶?)的結構安排。

 


現在在我手中的這本《你走了以後》,說簡單一些,我愛死了!

 

 

 

為什麼生命沒辦法設計得更好一些,可以在壞事發生前預先提出警告?

我看到了什麼,是一些可怕的東西,他會怎麼說?

 

 

 

正巧前兩天讀了大衛.芬基諾斯 ( David Foenkinos )的《精巧細緻》( La delicatesse ) 。沒錯,我相當訝異兩本書講的愛情故事竟是那麼相似,在對的時候,遇見一個對的人,對方給你空間飛翔,也給你適度的呵護。簡直像童話中才可能有的完美戀情。

 


但是最大的不同是,《精巧細緻》還有女主角找到了第二段幸福感情,而且作者大衛.芬基諾斯寫作的方式,是依照時間順序,一氣呵成、行雲流水那樣,流暢地走完整本書。

 


瑪姬.歐法洛的《你走了以後》,失去約翰的愛麗絲還不夠充裕的時間讓她走出喪夫之慟,她就發現自己人生的另一個謊言,所以承受不了的她,選擇自殺。

 

 

 

而且在《你走了以後》,文章的段與段之間,主述者的人稱也是變來變去,時而第三人的旁觀描述,時而進入第一人稱『我』的內心世界。

 


可是這個第一人稱的『我』又有好多個,從小到大不同年紀的愛麗絲,時間是交錯且感覺邏輯性並不強的,讀者必須等到將整本《你走了以後》閱讀完畢,才有辦法將這些零碎的、不同主詞的段落,一一置入時間軸當中,進而變成一個像《精巧細緻》那樣故事時間性流暢的書。

 


但我覺得這也是作者瑪姬.歐法洛寫作功力高強的地方,彷彿將完整的故事拆解成一片一片,又隨手拿到哪一片就黏貼上去、沒有任何時間順序感地拼裝入書本,讓讀者讀來有種近乎要精神分裂的感覺------其實這也是愛麗絲對自己人生的感覺,甚至也可以說是愛麗絲母親安對情感的態度。

 

 

 

我在《你走了以後》和《精巧細緻》中,都讀到一種原本幾乎可以天荒地老相愛下去的愛情,卻因為某種原因嘎然中斷。這讓原本想法就屬於超級悲觀派的我,愛上了《你走了以後》的一段文字:

 


……我墜入情網了。我愛上這個人,我愛他。她探索這自己的心情,小心翼翼,就像是受傷的人第一次伸出剛痊癒的傷腿,想測試它的能力極限,留意著任何可能的示弱訊號。她害怕嗎?不。興奮嗎?是的。真難以相信,她急著想抓住時間,衝向每個與他共度的日子、星期、歲歲年年,所以他們現在做什麼都可以。但同時,她也想凍結時間,因為她太了解愛情的兩端------沒有愛不伴隨著痛苦,你不可能毫無所懼的永遠愛著一個人,很容易現在猜測最後如何終了的恐慌中。

 


坦白說,這也是我個人面對自己現在這段幾近完美的感情,不時出現的莫名恐慌感。不知道這段感情會先被時間摧毀?還是會先被自己的恐懼摧毀?還是………?

 

 

 

 

 

com  
 

 

 

 

 

 

 

你走了以後   After You’d Gone

• 作者:瑪姬.歐法洛    Maggie O’Farrell
• 譯者:王亦明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 ISBN:978986674587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