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E161_02.jpg

 

一個人的時候,我不會吹牛。要是我寫了一些東西,或是開始寫這本筆記簿,就是為了讓現實停止,就跟電影院或是電視停止影像放映一樣,而我要停止的是現實。 

 

為什麼像我這樣十三歲的女生 ,會無時無刻想哭呢?只是因為我的生理期還沒來嗎? 

 

 


進入文學的世界非常有意思,我在前一本閱讀謝曉虹的《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書中,旁觀五十歲初老男教授經歷的奇妙愛情故事,如今又在菲立普.拉布侯的《酸黃瓜巧克力(Des cornichons au chocolat)》陪伴一位十三歲的小女生正式進入青春期的過程。

 

打擾十三歲的史黛芬麗成長的人事物太多了。學校的死黨女生都來月經正式進入青春期了,可是偏偏只有她還沒來月經,到底這個有月經的感覺是怎樣,史黛芬麗又愛又怕又好奇。在學校裡的課業好無聊,讀來又好無力,同學們總是小一群一小群結成死黨,一興起就霸凌特定同學,史黛芬麗總是躲都來不及。家庭中父母親總是各過各的日子,爸爸幾乎每天都在外地出公差,媽媽則是夜夜和朋友酒醉狂歡,只留下史黛芬麗孤零零一人在家,只有一隻貓無聲地陪伴她。

 

一天,學校相同回家路線上的男孩邀她回家,在男同學家,史黛芬麗認識了男孩身體癱瘓不能行走的兄弟,這個每天只能待在家裡的男孩說出的話,莫名與史黛芬麗投緣,兩人進而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女孩與男孩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史黛芬麗的專屬筆記簿還會紀錄上多少少女心事?最重要是,何時月經才會來?史黛芬麗好想趕快成為正式的女人喔。

 

 


菲立普.拉布侯的《酸黃瓜巧克力》用筆簡樸,忠實描述了一位十三歲女孩在生活和心靈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煩惱太多史黛芬麗用列清單來為自己紓壓或釐清思緒,清單擬完了,雖然沒有人可以和她討論,卻也因清單的條列讓自己不會無所適從。

 

重回十三歲時的心情,和同樣十三歲的史黛芬麗一起走過她人生的一小段,資深女生如我也難忘數十年前進入青春期時的苦悶與憂鬱,我們不自覺將憂傷放大,所有的事情都太蠢或不好笑,沒有一件事情是能從頭到尾都如自己所心願的。周圍的人太差勁,自己又太懦弱。

 

父母親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又管太多,和從前的態度完全不同,究竟是父母出了問題,還是自己出了問題?與同學閒聊時,發現家庭分成兩種,一種是所謂「幸福的家庭」,另一種則是「不幸福的家庭」。好羨慕生在「幸福的家庭」的同學,她們的家庭生活好像無憂無慮,有手足陪伴,還父慈母愛。可偏偏這就應照出史黛芬麗生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的自憐與可憐------我是個孤單的少女,只有一隻貓和一個無法出門行動的好朋友,更重要的是,我的月經還沒來,我好悽慘。

 

怎麼可以以大人經歷過太多大風大浪而忽略孩子們的感受呢,青少年期的孩子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看出去雖然同樣是藍天,但卻呆板難耐,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大人呢?我記得自己在小時候也同樣一天天地盼著。就是越日常,才更是越難耐,每一個今天都像過不去的坎,磕磕絆絆,有時想祈禱今天趕快過去,有時又想祈禱今天就此中止不再有未來。生命與生活中的一切,通通都是煩惱的來源,卻感受不到別人口中成長帶來的喜悅。

 

很老套的一句話,對待青春期的孩子只能陪伴。於是書外的我耐著性子,與書裡的史黛芬麗一起走著,也和少年時期的自己一起走著。多希望我擁有特異功能,能從未來的世界回到過去的年少,保護史黛芬麗也保護自己。

 

 


總之,史黛芬麗的筆記簿就寫到這裡。或許有一天,我會再次打開來,但不會是現在。我花了許多的時間寫下這些內容,但這是因為我沒有別的事可做。......

我的筆記簿,我的愛哭鬼,暫時都結束了。我想我會變得沉默一點。我想要不再只顧自己,這就是我想做的。

 

菲立普.拉布侯的《酸黃瓜巧克力》,讓自己回到青春期,挖出那些深埋在心中、再也不想再感受的心情,人生路究竟是好難喔,每一個階段都是試煉與考驗。怎麼來?如何走?都是成長的代價。

 

 

 

 

a.jpg

b.jpg

 

 

酸黃瓜巧克力
Des cornichons au chocolat


作者:菲立普.拉布侯   Philippe Labro   @  1983
譯者:黃琪雯
繪者:達姆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0/06/2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88107
規格:平裝 / 240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法國文學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 青少年小說> 溫馨勵志小說

 

 

RO90103767.jpg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365

 

 

《酸黃瓜巧克力》內容簡介
 

    你們也曾經13歲啊,為何從來不瞭解? 
  我現在的心情,像可樂加牛奶,更像酸黃瓜加巧克力……

 

  ★法國口碑流傳近40年、跨世紀長銷書 ★獲評最能瞭解青春期少女內心世界之作。
  ★法國圖書館借閱最熱門的書籍之一 ★原著搬上大銀幕,同名電影受到一代青少年追捧。
  ★已譯成日文、韓文等十餘種語言版本。

 
  不知道為何喜歡酸黃瓜加巧克力,或許它就像我從人生嘗到的滋味,
  有時讓人痛,有時卻很甜蜜;有時刺刺的,有時卻很柔和……

 
  這是13歲少女史黛芬麗的青春紀事。她把學校稱為「農場」,把同學比成各種飛禽鳥獸。此時的她,正因為生理期遲遲未來而感到跟同學格格不入,還會時時刻刻莫名想哭。她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被愛,覺得父母互動冷漠是因為她,甚至不理解他們既然不想要她存在,為何還要將她帶到這個世界?
 
  少女心裡的小劇場隨時上演各種難解的戲碼,孤獨、迷惘、不安卻無人能說。在家裡唯一傾聽她的,是那隻貓咪「葛芬科」。有一天,少女決定帶著貓咪遠行,去為心中的謎團尋求解答……
 
  此作於1983年出版時,旋即在法國書市造成轟動,受到無數的青少女追捧。主角史黛芬麗的心聲完全活現了青春期少女的祕密世界,這本書不僅引發廣大的迴響,長期以來名列法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籍,更成為許多父母理解青春期兒女的一扇窗。

 

 

 
佳評推薦

 
  宋怡慧 /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楊婕 / 作家
  彭菊仙 / 親子作家
  歐陽立中 / Super教師•暢銷作家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宋怡慧 /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被標籤化的人生一直是青少年自我探尋的魔咒,關於人生的方向,好與壞都不該是別人給的定義。菲立普.拉布侯筆下的女孩史黛芬麗,不甘於被社會價值定型,即便孤獨不安也得靠自己的智慧去和世界磨合,校園如農場,各式各樣特異獨行的生物,給溫暖、給傷害的,都是嶄新生活的挑戰與自我安頓。如何活出真我的風采,如何心平氣和地與傷害相處,成為一個更成熟懂事的少女,我想,這部小說樸實無華地給予青少女們迷惘處提燈的燦光與指引。
 
  楊婕 / 作家
  長大的代價就是:將「還沒長大」變成一句髒話,否認青春的自己,也否認將青春拈在心尖的書寫。《酸黃瓜巧克力》中譯版的面世,迫使我們重新逼視:成長文學之所以不會過期,正是因為它狠狠地超齡。長大,從來不是我們以為的加法,而是無休的減法——從女孩減為女人、從善良減為邪惡、從簡單減為複雜,那些想偷偷砍掉重練的,這本書都將替你擲回眼前。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原諒我,我們男生真的不懂女生在想什麼?偏偏,我們身邊有許多「史黛芬麗」,可能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學生等。從「生理」上,我們理解「月經」怎麼一回事,也知道女生這幾天會很不舒服。再暖一點的男生,會為女生泡個熱巧克力之類的。但從「心理」上,我們卻一無所知,只能簡化為「心情不好」。
 
  《酸黃瓜巧克力》透過史黛芬麗的青春札記,記錄她對生理期的渴望與焦慮,月經沒來,她覺得自己是女孩,同學是女人;她覺得煩惱是女孩的事,只要成為女人,煩惱就不在了。最後,她等到了,卻也領悟了:「只有當我們受苦時,才有權利來月經,因為這應該有點像是某種補償。」對,那些女生的成長煎熬,如果沒有《酸黃瓜巧克力》,我們這些木頭,是不會明白的。
 
  法國巴黎,艾勒.奧荷
  「我十五歲時讀過這本書,現在我也會推薦給我十三歲女兒閱讀,這本小說不止是寫給青春期的孩子,也是讓父母瞭解青春期孩子困境與迷惘的必讀之書,雖然我們都經歷過十三歲……」
 
  法國馬賽,瑪蒂妮
  「小說雖然在一九八三年出版,但是關於青春期的愁苦與困境的描述,卻完全不會過時……它讓我想起曾經歷的那段時期,有一種與十三歲自我對話的親密感覺。」
 
  日本讀者,美帆子
  「一個擔心自己『那個不會來』的十三歲女孩,她描述的女孩之間相處、對自己身體及情緒波動的細節,完全反應了我們此刻的生活,沒有因為時代或文化背景不同而相異……」
 
  日本讀者,三木
  「好有趣的一本書,值得一再閱讀,我一定會跟同學推薦……也想知道酸黃瓜配上巧克力的滋味。」
 
  韓國讀者,斯通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為那些大人的愚蠢及他們所製造的黑暗感到絕望,當時我會懷疑,是否只有我這麼認為?而今十幾年已過,再讀到這本書,我想要說的是:即使世代改變,但青春期女孩的心,是不會改變的。」
 
  韓國讀者,想要有隻貓
  「這本書從一開頭就讓我震驚,它在我心中投下巨大的聲響。我也跟史黛芬麗一樣,有著難過的青春期,她形容得非常好,那滋味就如同酸黃瓜加巧克力……還有關於她和她的貓咪那所有的描寫,那種孤獨,我相當能理解……我推薦所有經歷過痛苦國中生活,或是十三、四歲的人,都要來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菲立普.拉布侯(Philippe Labro, 1936~)

 
法國作家、記者和電影導演。
 
在17歲時,基於遠移的渴望,以及對異國的好奇,他前往美國讀書,深受美國電影文化影響。他在那裡一待就是18年,這段經歷促使他在1960年出版第一本小說《不安的美國人》(Un Américain peu tranquille)。同年,他擔任軍事記者,報導阿爾及利亞戰爭,但也從未切斷對電影的熱愛,於1969年開始拍攝第一部長片《一切都可能發生》(Tout peut arriver)。
 
菲利普.拉布侯至今出版22本小說及散文,曾以《外國學生》(L’Étudiant étranger)獲行際盟友獎(Prix Interallié)、以《在西方的那個夏天》(Un été dans l’Ouest)獲古騰堡獎(Prix Gutenburg)。
 
作品引起最大共鳴的,則是他在1983年以「史黛芬麗」為名所出版的《酸黃瓜巧克力》。此書為13歲少女史黛芬麗的青春紀事,一出版意外造成轟動,成為許多青少年及父母的熱門讀物。因為書中描寫少女生活深刻而真實,幾乎讓讀者深信不移此書即為作者史黛芬麗本人的真實故事。直到2007年,在本書暢銷20年後,菲立普.拉布侯才出面承認自己就是史黛芬麗,又一次在法國文壇造成大騷動。

 

 

 
譯者簡介 
 
黃琪雯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法文筆譯組畢業。譯有《二個英國女孩與歐陸》、《亞瑟與禁忌之城》、《杏仁》、《爸爸,我們去哪裡?》、《我十歲,離婚》、《爸爸沒殺人》、《對不起,她不在了》、《雨傘默默》、《我答應》、《溫柔之歌》等書,以及法語電視影片數部。

 

 


 
詳細資料


ISBN:9789573288107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法國文學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 青少年小說> 溫馨勵志小說

 

 

 

 

 

arrow
arrow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