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740922528&lid=search&actid=wise

 

快照-3  

 

 

內容簡介


如果讓你遇見此生最愛,但前提是賭上整個人生,
你,願不願意放手一搏?

你以為你愛過,痛過,經歷過……但你有賭上全部嗎?
另一種結局的《麥迪遜之橋》!



  ★ 繼《如果那天我沒死》在台熱銷20,000本,再度「翻轉人生」的驚人之作。
  ★ 葉佳怡(作家,本書譯者)◎專文導讀。



這不僅僅是一場外遇,還是重獲新生的唯一機會。
蘿拉是醫院的放射科技師,能一眼判定腫瘤好壞,
然而,面對生活裡的癌細胞,她卻束手無策。

所謂生活,是緊繃的工作、無愛的丈夫、離巢的兒女……而真實的她無人知曉。
她整個人都被囚禁在深深的孤獨裡。

直到有天,蘿拉偶然間遇見一個與她極其相似的靈魂,一個跟她一樣受苦的男人。
她酸楚而驚喜地感覺到,內心有什麼正一點一滴甦醒。
無論原本的生活怎樣拉住了她,她仍迎上前去。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接下來要面臨的, 是最殘酷的「真實人生」……



「你是否滿意眼下的生活?如果從頭來過,你是否敢放棄原有的一切?」這是暢銷作家道格拉斯‧甘迺迪作品中最常叩問的主題。當我們的所有抉擇,都踏在過往心血的累積之上,一旦失去,往往也賠上之前奮鬥的成果。重新來過,真的是人人都能擁有的選項嗎?《五天》以極為細膩的手法,帶我們走入一場深不可測的人生豪賭。








本書特色


  ◎ 前作《如果那天我沒死》在台銷售超過20,000本,長踞博客來與金石堂暢銷榜。

  ◎ 本書是繼《如果那天我沒死》之後,再度翻轉人生的驚人之作。

  ◎ 作者於二○○七年榮獲「法國藝術暨文學騎士勳章」。

  ◎ 作品共被譯為二十二國語言,亦曾多次改編為電影。

  ◎ 葉佳怡(作家,本書譯者)◎專文推薦。








來自國外媒體的一致好評!


  「藉由《五天》這部小說,道格拉斯.甘迺迪巧妙地在『懊悔』、『忠貞』、『家庭』,與『人生重來的機會』等主題上,展露了才華洋溢又深刻的思索。如果讀者想要一探主角的過去與未來,就只能屏住呼吸,一頁一頁地往下讀。這部小說令人心碎,卻又帶來希望,道格拉斯.甘迺迪的作品向來在全世界都受到好評,在這樣的高度影響力下,他帶來的這部新作也讓人心曠神怡。」──威爾.史沃比(《最後的讀書會──媽媽教我的人生智慧》作者)

  「在這部敘事流暢的故事裡,著作頗豐的甘迺迪探索他最喜愛的主題,諸如死亡、愛,以及失落。他敏銳地描繪出某些選擇如何在無預警之下限制個人的人生,而非將之拓展,對於快樂的本質究竟為何、改變又有多麼困難,還有在責任與欲望之間的巨大分水嶺,他有很多話要告訴讀者。」──《Booklist雜誌》

  「針對婚姻、認同,以及幸福,甘迺迪拋出了出色的好問題。」──《出版人週刊》
 
  「……一個重新檢視人生的好故事。」──《科克斯書評》

  「這部小說緊緊抓住情緒的開關,如同一列雲霄飛車,裡頭處處是機關按鈕,一旦觸動,讀者隨即被帶回過去,檢視那些『本該實現但從未實現』的夢。」──《倫敦每日郵報》

  「《五天》這部小說探索了人們是如何允許自己在受限的視野下活得充滿束縛,細膩強烈,令人痛苦。」──《波特蘭新聞先驅報》
 






作者簡介

道格拉斯‧甘迺迪(Douglas Kennedy)


1955年出生於紐約曼哈頓。其作品《如果那天我沒死》和《找死頭路》兩部既長銷又暢銷的小說,皆在國際書市獲得極高評價。

他的小說至今已被譯成22國語言版本,首部小說《死亡之心》已拍成電影《Welcome to Woop Woop》,《如果那天我沒死》也已於2010年在法國搬上大銀幕。

甘迺迪尚有《A Special relationship》、《State of the Union》,以及《第五區的女人》等作,後者亦翻拍為電影,由伊森‧霍克與克莉絲汀‧史考特‧湯馬斯主演。

他因文學上的成就,於二〇〇七年榮獲「法國藝術暨文學騎士勳章」,二〇〇九年獲頒法國「費加洛報」文學大獎。








譯者簡介

葉佳怡


木柵人,現為專職譯者。

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被偷走的人生》、《死亡之心》、《返校日》、《缺頁的日記》、《被抱走的女兒》、《為什麼是馬勒?: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等十數種。
 







推薦序


開採對自由的渴望 葉佳怡(作家,本書譯者)

  
  《五天》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五天》是一本用五天殺死你再把你救活的小說。
  
  大學時讀外文系,有人問我如何增進英文能力,我總推薦道格拉斯.甘迺迪(DouglasKennedy)。當時的我其實不懂他的好,只知道他的語言平易近人,故事流暢,不至於擊垮試圖掌握英文的學習者。
  
  十多年過去,命運有趣,我成為他的譯者,此時才終於意識到:道格拉斯.甘迺迪太懂如何以文字開採人們對自由的渴望。
  
  道格拉斯.甘迺迪一九五五年於紐約曼哈頓出生,高中時就讀常春藤預備校;大學時到愛爾蘭讀歷史,也在當地與朋友成立過劇團。一切經驗都反映在他所寫的十二本小說及三本旅遊書中:他了解菁英生活的光彩與醜陋、明白階級在不同世界代表的意義,也透過修習歷史理解人性,劇團經驗更讓他擅長在小說中運用對話鋪陳角色稜角。
  
  更有趣的是,他擅長以女性視角說故事。他曾表示父母婚姻並不幸福,母親受過良好教育,卻對自己辛苦建立的生活不滿。他因此對女性處理私生活、事業與親職的各種衝突特別敏感。《五天》的女主角蘿拉幾乎是作者母親化身,相信讀者處處都能讀到他對蘿拉的同理與憐憫。
  
  當然,相關議題在男性角色身上也沒有缺席。比如在《如果那天我沒死》中,甘迺迪就寫了,「我們都渴望自由,卻同時越掘越深,讓自己陷入家庭羈絆。我們夢想輕裝旅行,卻竭盡全力攬下責任,將自己拴在定點。」這部小說的男主角渴望成為攝影家,卻為了家庭放棄,直到悶燒的欲望終究點燃一連串反撲。至於《死亡之心》,男主角看似虛無,聲稱自己像飛機在平流層中航行,「因為在這裡,野心沒有趁虛而入的機會,」卻仍在逼近中年時受到澳洲號稱「死亡之心」的荒野所吸引,拋下平淡安穩的生活投身其中,甚至因此陷入幾乎直面死亡的流沙。
  
  於是我知道,甘迺迪並不虛妄地談自由,更不用故事鼓勵人追夢。他談的是人們困陷於自由的悖論:你以為自己選擇安穩,便背棄了自由,但正如生與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安穩與自由也相生相剋,挑戰人性對自我極限的想像。
  
  翻譯《五天》的經驗非常愉快。甘迺迪從女主角身為檢驗技師所面對的致命疾病出發,以「終點在我眼前拉開了序幕」邀請讀者走入悲劇、懸疑的氣氛。此後便是女主角平淡生活中一連串的內爆……明明只有五天,每個轉折卻都令人好奇接下來的發展。最有趣的是,明明都是生活細節,你卻能感受到其中隱隱有的懸念,比如蘿拉會鉅細靡遺地描述幾乎困住她大半輩子的緬因小鎮:那些高級住宅區、海岸、日復一日的風景,壓抑中有詩意,同時字字句句都緊貼著逃離的渴望邊緣滑行。
  
  當然,疾病作為死亡的隱喻,也貼合著女主角追尋自我的旅程,暗示對於純粹自由的渴望其實彷彿一種病。這裡的病當然不完全是負面的意思,而是一種擾亂當下身心均衡狀態的入侵。人活於世,身體自然衰敗,與各式疾病糾結本是常態,如何學習與各種「拋下一切就能自由」的欲望對抗共處,也是許多人的一生難題。或許正因為甘迺迪深諳此理,截至目前為止,他的作品已在全世界賣了一千四百萬冊,並被翻譯成多達二十二種語言。《死亡之心》、《如果那天我沒死》以及《第五區的女人》更被改編成電影,尤其後者乃出自波蘭名導帕威爾帕里高斯基之手,畫面細膩哀傷,深刻挖掘了自我壓抑後極致爆發的各種情感質地。
  
  甘迺迪也擅長描寫每個家庭內摧毀性極強的微型悲劇。《五天》中出現了控制孩子人生的父親、使盡全力也無法對怪異孩子付出感情的母親、完全無法抗衡暴烈丈夫的妻子、因為自卑而扭曲至極的父親……這些人總有些極度可恨之處,但在「家」的結構下卻又屹立不搖地發揮了某種效果,致使讀者不得不對每一段破損的人生致上同情,甚至接受破損做為人生的完美樣貌。當然,甘迺迪也藉由這些人的對照凸顯出蘿拉願意承受痛苦、尋求改變的韌性。畢竟僅僅是五天,她就挺直背脊穿越累積了數十年時光的荊棘。故事結尾,甘迺迪表示人總能經受疾病與打擊後活下去,幾乎勵志,也幾乎像對於記憶中母親的喊話。
  
  當然或許,甘迺迪談的不只自由,還有時光平直殘忍的一面。《五天》中的蘿拉母親病重時這麼說了,「直到入土那一刻,你都覺得自己是年輕的。」是呀,我們無法克制地渴望自由,或許不是抗拒安穩,而是抗拒老去。對自由的渴望是年輕棲息在我們內心的核蕊,我們以為只要繼續將其懷抱,就能對抗所有時光的踐踏。
  
  但終究我們得學習的是:被踐踏這件事是有類別的。有些人被踐踏是為了逃離踐踏,有些人被踐踏是為了換來一點格式化的安穩。而人是被所有選擇及交換定義出來的,並在被踐踏裡面尋找意義。如果真要說有什麼類似靈魂之類飽滿的東西,大概是一種類似病識感的存在——知道自己犧牲了什麼出去,換的又是什麼回來。不然輕易被世界踩平終究也只是一張人形的皮。
  
  而甘迺迪所做的,就是把靈魂撐住不滅的那份精神寫出來,鼓勵你、安慰你、悼念你,最後拍拍你的肩膀,要你打起精神,好撐過下一波投奔自由的渴望。







 
詳細資料


    ISBN:9789864060757
    叢書系列:Island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美國文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