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CAPS2I10  

 

 

愛與分離無法並存,它們是兩種對立的狀態。








妮妮.霍克維斯 ( Ninni Holmqvist )的《單位》( Enhet ) 一書中,關於作者簡介的部分,出版社印出了這樣的文字:


《單位》上溯反烏托邦文學的經典《一九八四》和《美麗新世界》,也回應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和瑪格麗特.愛特伍《使女的故事》,是對社會福利制度的終極省思,更是對自由和人性尊嚴價值的深沉扣問。




這段文字的確表達很精準,沒有過於誇大也沒有無謂的謙虛,也正巧這四本書我都閱讀過,而且對《別讓我走》更是高達五顆星的評價。




因此我腦海裡先浮出把這四本書融合在一起,應該會編出怎樣的故事------這種感覺其實不太妙,會令我聯想到寫論文時的『文獻研究』,東湊一點,西挪一點,再加上自己 想像/思考 一些,一鍋 大雜燴/佛跳牆 (?) 就此完成。




《單位》整本書的走向,也確如出版社提到的幾本書那樣,真的,我差不多要編對八成以上了。這種感覺起初相當糟糕,如果小說是這樣創作的,那……到底這本書值不值得看呢?








後來我又反過來想,這些宣傳文字並非作者說或寫的,而是出版社在閱讀完《單位》之後想出的……也可以算是心得的文宣吧。




設若今天沒有出版社的那段文字,單讓我讀《單位》,讀完當然我也會自然地聯想起《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別讓我走》和《使女的故事》等書,但是我就會認為,哇~~~這並非拼貼,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作品------雖然它真的有一些這個、那個的影子,但瑕不掩瑜,妮妮.霍克維斯的《單位》仍是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








先說完我對出版社文宣的小小意見之後,回到妮妮.霍克維斯的《單位》。




說實話,在抽離出某種可能可以稱之為『人性』的東西之後,我是相當贊成《單位》一書中的所有制度。




也許跟我此刻的心境有關,『不被需要且生產力低於某個水平以下的人』有什麼權利存在這個世界上呢?即便讓 她/他 活著,她/他 會快樂嗎?不被需要不正代表是應該被丟棄,存在與否都沒有意義的嗎?




那既然這樣,何不進入《單位》的體系,用最最資本主義的態度,我拿出我所有的,交換死前一段愉快且充足的物質享受時光------更何況我的的確確知道,我拿出來交換的東西,『有人』真的需要它,而且這個人還是個『被別人需要的人』。




感覺上我什麼也沒損失,甚至我還在死前總算做出一件勉強算是有利於人類社會的小貢獻,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也不曉得,如果今天換個 時間/空間/心情 讓我來讀妮妮.霍克維斯的《單位》,是否我還能說出上面那段話------不過『被別人需要的人』是不可能理解『不被別人需要的人』那種……該說是失落?恥辱?或是自暴自棄的心情的。我堅持這樣相信。








早上我們醒來,依然維持相同姿勢,猶如兩個溺水的靈魂緊抱著彼此,突然做出求生的最後努力,或只是為了避免獨自死去。








我一直以為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 妳/你 不是死亡的那個人,而是被留下來的另一個人,因為對方的離去,這個世界在對 妳/你 而言已經毫無期待或意義,到那個時候,要如何獨活?要有多少勇氣才能獨活?




妮妮.霍克維斯的《單位》,留給讀者非常大的反思空間。



 

 

 

 

 

 

 

 

 

 

com  

 

 

 

 

 

 

 

 

 




單位    Enhet

•    作者:妮妮.霍克維斯    Ninni Holmqvist
•    譯者:林立仁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    ISBN:97898632007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