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1926252    image.php  

 

沒錯,如今我會來到這麼遙遠的地方,並不因為阿姨是我姊姊,也不是因為對事情無法再保持沉默,完全是為了阿姨所背負屬於女性的暗黑魔力。她的頭髮、悅耳的琴聲、彈奏鋼琴的纖細手指的背後,隱藏著一巨大無比的想念,擁有失落童年的人必然特別能夠理解。那是比夜更深、比永遠更長、迢遙悠遠的一種東西。

在如此非比尋常的重壓下絲毫沒有扭曲變形的宿命中,我們仍然讓想像奔馳。然後我們一再被吸引,終於在星星流墜的森林中相聚;而且一起用餐。

就是這樣。

 

 

 


少女彌生雖然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親切開明的雙親和開朗正向的弟弟哲生;但不知是否因為正好進入彆扭的青春期,或是有什麼其他原因,她越來越常因為一點點小小的不愉快或心情煩悶,就往自己小阿姨家跑。

 


小阿姨是媽媽最小的妹妹,年約四十歲,未婚獨居,無論彌生隱藏了多少心事沒有顯現在臉上,小阿姨雪野總能讀出彌生所有的心情。

 


直到有一天,小阿姨坦白地告訴彌生,一直以來彌生以為的父母,並非她的親生父母;小阿姨其實是彌生的親姊姊,在彌生還相當小的時候,雙親死於一場車禍意外,活下來的兩個女兒被父親的好友收養,又因為這一對姊妹年齡差距實在太大,於是就將彌生交給這家人剛新婚不久的大姊收養,雪野則由父親的好友收養。因此兩人之間也從親姊妹變成阿姨與外甥女的關係。

 


原來這個秘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就只有彌生不曉得。當她將這個驚人的秘密分享給從小感情就很要好的弟弟哲生時,哲生突然向彌生告白,他其實已經喜歡自己這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姊姊彌生相當相當久了。

 


隨著小阿姨雪野三不五時的失蹤,同時彌生也早就對對這位沒有真正血緣關係的弟弟產生某種微妙情愫。

 


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預感》(哀しい予感) 的故事就這樣一步一步發展下去………

 

 

 


其實有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我個人一直在follow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喔,只除了最新出版的《橡子姊妹》我還沒來得及看。)但是很奇怪,我必須坦白說,我不喜歡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但是又因為不相信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創作如此之多,難保不會哪一天出現一本打動我心的書,所以就又一直看下去。(很弔詭喔......)

 


上次讀《哀愁的預感》,如果我印象沒錯是7年前第二次讀大學時的事情,因此只翻閱兩三頁,整個故事情節我便確定自己記得七、八成了。

 


寫到這邊,一定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既然不喜歡吉本芭娜娜的作品,那又為何重讀《哀愁的預感》呢?這其中當然是有故事的。

 


因為書友國建說自己最近在迷吉本芭娜娜,他直覺我會很喜歡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其實不只國建誤會了,從吉本芭娜娜的作品開始引進台灣以來,每一年都會有熟或不熟的書友誤會------我看起來有那麼像吉本芭娜娜的書迷嗎??????

 


於是我也把這一番故事告訴國建,這麼多年以來我和芭娜娜小姐之間莫名其妙的『亂緣』,也該做個了結了。所以我想藉著這次和國建讀吉本芭娜娜的進度同步閱讀,一本本『揪出』我為何不欣賞吉本芭娜娜的作品的原因。也算對自己和芭娜娜小姐一個『交代』。(這樣說真的蠻奇怪的,但我個人的風格就是一個『怪』字! )

 

 

 


這本《哀愁的預感》在蠻前面的地方,我就發現自己第一個不喜歡芭娜娜小姐作品的原因。她的書中太常出現莫名其妙的所謂『幽靈』。但是仔細理解下去,芭娜娜小姐筆下的幽靈其實又完全不同於恐怖驚悚小說或真正的鬼故事,經常是主角個性淡淡的,連遇見的『幽靈』也淡淡的------甚至我感覺在《哀愁的預感》中,彌生遇到的可能根本不是幽靈,而是她兒時殘存下來的記憶,因為對過去人生的空白導致無從瞭解,又因為無從瞭解的無知導致害怕。

 


其次,我不喜歡芭娜娜小姐作品的第二個原因是:主角的個性都太淡、太表面了,即使從彌生口中描述的感情很好的哲生,感覺上也是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那般地敘述,沒有靈魂或真正喜怒哀樂的感覺。

 


《哀愁的預感》書中陸續出現的小阿姨雪野和其男友,也都是這樣,說是有個性嘛,在我感覺只有化成文字之後的形容詞,我感受不到那種實體的、每個人原本應該有的或強烈或淡定的真正個性。

 

 

 


我從書本最末,由譯者吳繼文寫的〈譯後記〉讀到一段話:

一言以蔽之曰,芭娜娜的世界,是日本少女漫畫式的世界。

 


讀到這段話,賓果,我想這就是一直以來我對吉本芭娜娜的作品無法打從內心裡感動的原因吧。

 

 

 

 

 

 

com  

 

 

 

 

 

 

哀愁的預感    哀しい予感
 
• 作者:吉本芭娜娜     吉本 ばなな       Banana Yoshimoto
• 譯者:吳繼文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 ISBN:9571338648

 

 

 

內容簡介


  那棟獨門獨院的房子坐落遠離車站的住宅區。由於位在大公園的後方出口,總是被一片喧嘩的綠意所包圍,雨後整個住宅區更會籠罩在濃厚的森林氣息中,教人喘不過氣來。我曾經在阿姨長期獨居的那棟房子裡,待過短短幾天。日後想起來,那真是最初也是最後的一段貴重時光。每次憶及,總是充滿莫名的感傷。才多久的時間,那些日子已經化作塵煙,成為夢幻般的存在。我悼念著與阿姨一起度過的那些透明時光。我覺得我們很幸運能夠共同擁有那段完全出之於偶然,由時光縫隙產生的空間。真是很好。正因為已經結束了才顯出它的價值,也正因為不斷地往前變遷才感到人生的悠長……。

  芭娜娜作品的特色總少不了一些要素——如「家庭的分裂」:死亡(自殺)、離異、亂倫;和「個人的分裂」:超能力、變性、女同性戀等……。本書寫於作家生涯企圖心與能量最旺盛的第一階段(1988 年夏秋之間),而完成於準備走向第三階段的第二階段檢討期,標誌芭娜娜創作觀念上某種成熟與轉折,亦是作者投注深刻情感的作品之一。

 

 

 
詳細資料


ISBN:9789571338644
叢書系列:AI 藍小說
規格:平裝 / 165頁 / 12k菊 / 21 x 19 x 0.8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日本文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