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3/112012042100093.html

  • 2012-04-21 【萬金油(文字工作者)】
  •  

        26歲的七菫年說:「我從小就很能寫,作文總是班裡的範文,大概這就是自己的擅長才能吧。就像一個足球天才可能從小就喜歡踢球,他覺得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新世代中國作家的言談大多充滿自信,而這樣的自信,有部分是建立在通過市場的試煉。

     

         這些暢銷作品的背後是中國經濟崛起,產生大批年輕閱讀人口,老一輩的作家不能滿足這個世代的閱讀需求,需要更快速、更貼近他們的聲音。一群生於1980年後的「青春文學」作家竄起,像是郭敬明、張悅然、安妮寶貝等人,他們寫都市生活,寫校園感情,題材不脫周遭生活瑣事。

     

         不接觸現實的人,不能成為好作者

     

         即將在台出版第一部繁體作品《瀾本嫁衣》的七堇年也是其中之一。七堇年曾以「郭敬明旗下最暢銷作家」為人熟知,兩人背景有幾分類似,一樣出身四川小城,一樣以中國「新概念」作文比賽出道。

     

         2003年開始,十幾歲的七堇年即固定在郭敬明創辦的雜誌上發表作品,日後更與他的柯艾文化簽約成為旗下作家,平均每部作品都有30萬冊的銷量。不過,有別於郭全身名牌、喜好鎂光燈下的生活,七菫年則完全相反,她不愛拍照,也不怎麼參加公開活動。「很多熟人也不知道我是『七堇年』。作者不是演藝明星,他應該是能隨時走在簡陋的菜市場買菜的人。一個不接觸生活現實的人,不可能成為好作者。」

     

         七菫年的作品在一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同輩之間,屬於罕見的嚴肅派文學。雖然她也寫校園故事,也在雜誌上寫給年輕人看的專欄,但她在未滿20歲即完成的第一部長篇《大地之燈》,就觸及文革、宗教信仰等背景,展現了與同輩不同的企圖心。

     

         轉型作反映年輕人的自我認同

     

         身材修長清瘦的七菫年第一次會見郭敬明時,特地穿了雙高跟鞋,讓身量「嬌小」的郭敬明有些尷尬。一轉眼,郭敬明為首的這群「青春作家」已年近30歲,中國某雜誌甚至以「青春已迫三十」做為封面標題,檢視這群作家的未來可能。七菫年也意識到「青春」需要「長大」,2010年,與柯艾文化結束合作關係。她至今仍稱讚郭敬明是能幹的人,但在中國媒體上也曾透露:「郭敬明的讀者群很多都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生。我在成長,而且我也不是永遠寫十幾歲孩子們看的東西,……要讓我像那樣去玩兒,我太老了。」

     

         《瀾本嫁衣》是七堇年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二名性格迥異的姐妹,由二人各自的愛情生活遭遇,折射出社會的黑暗面,涉及性侵、吸毒、墮胎等情節。這也是許多中國年輕作家關心的主題,表面上描寫都市生活的愛情、成長過程,實際上則反映了年輕人如何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尋求自處、認同。

     

         嚴峻的童年造就早熟的作家

     

         七堇年本名趙勤。七是她的幸運數字,堇年則是父親曾幫她取的名字。筆名留住父親的印記,是因為3歲時父母離婚後,她從此便沒再見過父親。七堇年從小跟著任教中文系的母親長大,母親管教很嚴,母女衝突嚴重。「我母親年齡較大,在文革時代下鄉8年,她那一代人對兒女都有一種強烈的寄望,希望自己失去的青春能夠在兒女身上彌補回來。」

     

         晦澀的童年成長歲月讓七菫年變得早熟,「我是一個悲觀的人,愛聽悲傷的苦情歌,愛看悲劇結尾的電影。」這樣的特質也反映到她的小說創作上,作品中不乏家庭崩解互不信任等題材,某些故事的鋪陳和形容也超乎她的年齡。然而,年輕有時是一種讚譽,同時也可能是侷限。《瀾本嫁衣》部分段落顯得炫技矯情,有些情節轉折過於輕便,吸毒場面的描繪則流於表面。不過,雖然作品仍有青澀之處,但整體仍是值得期待。

     

         七菫年坦承寫作是一個成熟的過程,「有相對同齡人而言的成熟,就必然有相對前輩的稚嫩。」自2010年的《塵曲》之後,七堇年已停筆一段時間了,但她不急,「感受生活,也是作家天職的一部分。」如同她的小說所言:「錢留著不過就成了紙,反正青春再好,不論珍不珍惜都是要失去。」趁著青春正好,大把大把拿去換點有價值的東西回來,那麼,年輕才不會成為寫作的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