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俄羅斯之冬(Russian Winter)》第一眼吸引我的是書腰上放大了一排字:

原來,不是所有人背叛了她,而是她背叛了所有人……


是怎麼樣的故事,會讓出版社想要下一個如此『嚴重』的文案標題呢?


當我整個看完達芙妮.卡洛泰 (Daphne Kalotay)的《俄羅斯之冬》,我了解這句話對女主角芭蕾舞者----妮娜的……應該不能算是譴責,只能說是事實的描述吧!

 


年輕、貌美、有才氣的芭蕾伶娜妮娜,原本是前蘇聯舞團首席芭蕾舞明星,前途一片看好,雖然身為舊時代貴族的婆婆頗難相處,但是詩人丈夫維克多對她的愛情與體貼,多多少少彌補了婆媳之間的齟齬。


但是有一天妮娜接到一通來自醫院的緊急電話,對方要找的人是她的丈夫----詩人維克多,在醫院瀕臨死亡關頭的是妮娜自小摯愛的好友薇拉。薇拉現在正因為生產後的大量出血不止,醫院需要通知緊急連絡人前往處理。


薇拉懷孕生子了?為什麼緊急連絡人填的是自己丈夫的姓名和電話?薇拉未婚,男友因為思想犯罪早就被關入監獄了,而薇拉為了救出男友似乎也放下身段展開美人計想要營救男友出獄,那……這個小孩是誰的?


當下的妮娜,只覺得她被背叛了,不知道下一步要何去何從的她,選擇了投奔向自由世界,頭也不回地像前走,不去理會留下來的親戚朋友會受到多嚴厲的訊問和懲罰。妮娜就此脫離鐵幕、奔向自由的世界。

 

我必須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這種生活。
妳無法離開,沒有人可以,妳知道的。
我恨他們,用盡全身的力氣痛恨他們,我充滿著仇恨。
我必須離開,謝天謝地我們明天就要走了。
我沒有辦法再看他們一眼。
我要離開,永遠不再回來。
他們會找到妳,打斷妳的腿。
我要永遠離開這地方
不可能。怎麼做得到?怎麼逃得開?
然後妳要怎麼辦,沒有錢,甚至連舞都沒得跳了……
妮娜低頭一看手鐲和耳環,做下決定。她拿起來丟進皮包裡。

 

一直到數十年後,已經垂垂老矣的她,想將身邊的漂亮珠寶拍賣,將所得捐給自己一手建立起的美國波士頓芭蕾舞團。妮娜謎一樣的過去,又浮現出來,讓好奇的人、崇拜她的粉絲想要往回追溯,一探究竟。


到底,除了芭蕾舞以外,妮娜曾經發生過怎樣的生命故事呢?

 


讀完這本非常感人的《俄羅斯之冬》,我還是想替妮娜說兩句話:身在1960、70年代史達林政權下的蘇聯,懷疑別人,不相信別人,才是正常的,才是讓自己平安活下去的唯一方法。


妮娜沒有錯,妮娜的想法和選擇都沒有錯,錯的只是,她生錯了國家和時空;而又很不湊巧地,命運和相關連的一切走到這個時間點上來,又陰錯陽差地造成每一個人都可能誤會的狀況。

 


有時候,獨自一個人,是毫無能力對抗命運的洪流的。其中所不得不的抉擇,梅都是沒有對錯的。但是本書還是有一個『雖然有點俗套,但是作者將它處理得非常不俗』的結局------有關於大學教授格里戈爾的身世。


相信每一個讀到最後的Happy Ending的讀者,都會跟我一樣,露出放心的微笑。

 

 

COM.jpg  

 


俄羅斯之冬   Russian Winter


• 作者:達芙妮.卡洛泰 (Daphne Kalotay)
• 譯者:胡洲賢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
• ISBN:9789866158360

 

 


轉載自~~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740685553/


內容簡介


曾為波修瓦芭蕾舞團紅牌首席的妮娜,現成了垂垂老矣、癱瘓在輪椅上的老婦。在逃離鐵幕、走過人生大半歲月後,她決定拍賣價值非凡的珠寶收藏。拍品中最受矚目的是一套珍貴的琥珀耳環與手鐲,屬於稀有的蜂蜜色波羅的海琥珀,有著美麗的內含物。沒想到拍賣會的消息曝光後,冒出一位神祕的文學教授格里戈爾,抱著懷疑自己是妮娜非婚生子的身世之謎,無條件釋出同屬一套的琥珀項鍊列入此次專拍!

如此意外的發展,將妮娜推向那些既燦爛又令人心碎的過往:劇院舞台的魔幻魅力、摯愛的詩人丈夫維克多、最真誠的作曲家夥伴葛許、最親密的好友舞者薇拉……原本活在自己歡愉小天地的兩對戀人,卻在妮娜事業如日中天之際,發現維克多竟然成為薇拉難產時的緊急聯絡人!驚覺自己被背叛的妮娜,做出了什麼毀滅性的舉動?

在那個處處都是不信任、耳語及祕密的年代,在那個你永遠不知道該相信誰的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人再也不想面對的遽變?而讓原本單純熱切的愛情如何變得如此荒腔走板?而當一切彷彿事過境遷,妮娜卻突然得知真相之際,她如何面對她生命的崩解;如何在她痛得連眼淚都沒辦法擦時,修正她犯下的錯誤……

卡洛泰純熟地融合了芭蕾、珠寶、藝術拍賣、詩作等元素,巧妙地編織過去和現在、莫斯科與波士頓,藉由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精準捕捉到那些無力對抗歷史力量的生命之歡樂、不安和恐懼,同時肯定即便在邪惡之中,人類的精神依然會尋求卓越和優雅。

 

 


名人推薦


王國年(古典芭蕾舞者、俄派芭蕾教師)、王聰威(小說家)、李巧(台藝大舞蹈所、俄派古典芭蕾教師)、郝譽翔(作家)、陳仁姮(聖彼得堡大學歷史學博士、交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鍾文音(作家)

 

 


國際讚譽


《俄羅斯之冬》是讓我取消了約會,一路讀到半夜的驚人之作,把我狂掃進一個密謀、詩意和浪漫的世界裡頭。在芭蕾舞世界中的完美、二次大戰後蘇聯的艱困生活、家族的失落與尋回的痛苦間求取平衡。《俄羅斯之冬》讓我回想起自己為什麼會如此深愛小說。──《光明之城》(City of Light)作者貝佛兒(Lauren Belfer)

溫存、熱情、打動人心,達芙妮.卡洛泰可愛的首部長篇小說,內容涉及芭蕾、珠寶、愛情和背叛,還有美妙的時光之旅,帶領讀者穿梭在鐵幕俄羅斯破敗、駭人的魅力與現代的波士頓之間。我喜歡身在《俄羅斯之冬》那錯綜複雜的世界裡頭,當書完結不得不離開時,真令人難過。──《拯救者》(Those Who Save Us)作者布魯(Jenna Blum)

關於愛、背叛和贖罪的壯闊故事……而在敘述芭蕾、珠寶、音樂、藝術和政治等迷人資訊與洞見的同時,作為這本書中心的情感仍把一切都兜在一起。到最後,許許多多未解的問題翻攪著,作者讓真相起起落落,直到最末一道激流揭開所有的一切,留給讀者無限的感動。──祖克曼(Eugenia Zukerman),《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你會在清晨四點時還醒著,還在讀達芙妮.卡洛泰初試啼聲的小說……卡洛泰精緻地舒展情節,慢慢結合三個主要人物,而每個角色各有自己的困境,就像是妮娜琥珀中的昆蟲,凍結在各自的靜止裡。卡洛泰的佳績在於對格里戈爾悼念亡妻的傷痛、德魯失敗的婚姻都不只口惠不實地說說而已;她精雕細琢,她巨細靡遺,她讓逝者與生者出沒於每一頁間……是一位驚人的作者:精準、靈敏,充滿了活力。──羅邁曼(Nancy Rommelmann),《俄勒岡人報》(The Oregonian)

穿越世代的全面性小說,卡洛泰鋪陳出一個欺騙和背叛的精巧敘述,納入了文學和政治歷史的大器……複雜的故事,最終歸結於最簡單的元素:愛、恐懼、失望和失落,幸運的處女作,書寫雅致且毫無疏失。──《科克斯星號書評》(Kirkus starred review)

卡洛泰的筆毫不費力地遊走在二十世紀中期的俄羅斯……與當代的波士頓之間……卡洛泰創造了一個在資料完整背景中,面面俱到的動人角色,明顯捕捉到史達林時代的恐懼、剝奪和猖獗的猜疑,以及其對藝術家的影響……這是本步調輕快、清新和迷人的首部小說,說著失落的痛苦和愛的力量。──雷貝爾(Michele Leber),《書單》(Booklist)

卡洛泰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拜鐵幕後藝術生活的精巧欺騙,和一窺拍賣會運作情形所賜,交織成(一則)讓人深深陶醉的故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個俄羅斯芭蕾伶娜逃到波士頓的故事,是一堂安在引人注目的藝術和背叛小說裡的歷史課。──《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現在精選十書〉(Ten Titles to Pick Up Now)

一幅關於家族、記憶和寂寞的拼圖,既優雅又令人感嘆,透過深刻愛情故事的描寫,在現代的波士頓和戰前的俄羅斯中甦醒過來。優雅、感動且出人意外。──《但丁俱樂部》作者珀爾(Matthew Pearl)

卡洛泰注入小說小驚訝和大轉折……任何小說愛好者都會認為《俄羅斯之冬》好看。不過警告在前,一旦開始看,這本書就很難放下!──比爾玆萊(Emily Beardsley),《巴爾的摩猶太時報》(Baltimore Jewish Times)

達芙妮.卡洛泰筆下的人物成熟完整且栩栩如生,令人信服。身為一個憂鬱浸淫在回想她年少歲月的老婦人,呂薇思卡婭的可信度尤其高。──《查爾斯頓郵信報》(Charleston Post and Courier)

達芙妮.卡洛泰用敏感、幽默和智慧的筆觸來書寫她的人物,也就是在史達林專制政權約束下,努力掙扎著生存,不忘做夢的藝術家;我相信這些人物,關心他們的命運……讀來極富娛樂性,令人神魂顛倒。──普立茲獎得主希羅斯(Oscar Hijuelos)

達芙妮.卡洛泰準確和懸疑的藝術筆風,以新發現和新公開妝點了妮娜、艾里辛和他們那些藝術界朋友的不幸與曲折的歷史……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意外、貼切和令人滿意的結局。──費雪(Barbara Fisher),《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一本初試啼聲的卓越小說……探索妮娜在波修瓦芭蕾學校的生活、她在蘇聯文藝界的生活,以及她逃出史達林政權的生活,為這部祕密、詭譎和完美描述無價珠寶的小說,增添了許多光彩與歷史風味。──梅莫特(Carol Memmott),《今日美國》(USA Today)

《俄羅斯之冬》說了一個縝密推敲、引人入勝的懸疑故事,充滿了熱切引動人心的角色。這是位有天賦的作家,初次登場之作。──海金斯(Lisa Verge Higgins),《紐約書報期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怪異的讓人感動,又讓人傷心,極可能成為年度處女小說獎得主。──威爾森(Frank Wilson),《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

書中每個人物都有驚人的祕密,環環相扣的情節,也就是妮娜年少時代和現代交替,打造出痛苦的背叛,展現蘇聯如何重新排列,阻止人去愛國家之外的一切。──《紐約客》(The New Yorker)

《俄羅斯之冬》不只是世界現貌、文化幕後娛樂性的完整描述;也是一扇窗,得以一探古老世界的詩、舞蹈、背叛和真假之愛,固執的理想和比密封之鼓守得還要緊的祕密。卡洛泰……用精巧噴射客機的氣勢讓隱藏的世界甦醒過來。──韋因曼(Sarah Weinman),《麥克琳》雜誌(Maclean’s)

達芙妮.卡洛泰想辦法讓冷戰時的莫斯科和今日的波士頓一樣真實,也一樣神祕。──華德(Norah Vawter),《托騰維爾書評》(Tottenville Review)

部分的羅曼史,部分的懸疑,這部優雅的處女作捕捉到史達林時代那愛的危險與庇護。──《妙管家》雜誌(Good Housekeeping)

 

 


編輯推薦

《俄羅斯之冬》勾勒芭蕾名伶謎樣一生


這是一部結合芭蕾、珠寶、藝術拍賣、詩作等眾多迷人元素的精采故事,說穿了,就是在講述芭蕾名伶妮娜謎樣的一生。然而令小編動容的是,作者達芙妮.卡洛泰在書中充分描繪出生活與藝術的真諦,以及極權時代下動人又無奈的愛情故事,讓人讀來不勝唏噓。

知名俄裔芭蕾名伶妮娜.呂薇思卡婭.是大家所知的「蝴蝶」,對舉世的芭蕾舞迷而言,一直是敬畏和啟發的代名詞。她是波修瓦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以及國民詩人維克多.艾里辛的妻子。她在1952年從蘇聯逃出,並成為日後數十年間一連串逃往西方國家的蘇聯舞者的第一位。她既是知名的藝術贊助者,也是擁有眾多珠寶的收藏家。這些珠寶珍品都是來自朋友、粉絲、政府使者或者知名珠寶商送的禮物。為了捐助波士頓芭蕾基金會,她委託貝勒拍賣行拍賣一百件以上的收藏品,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一套稀世珍貴的琥珀耳環與手鐲,不料拍賣會的消息曝光後,卻出現一位匿名的捐贈者格里戈爾,表示願意釋出同屬一套的琥珀項鍊列入此次專拍,並因此意外牽引出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過往秘辛……

這樣一個謎樣的女人,十足引發小編的好奇心,想要一窺究竟。到底妮娜和這位匿名捐贈者格里戈爾有什麼關係?他究竟是從何處得到琥珀項鍊?身為一名最有價值的芭蕾名伶,妮娜在蘇聯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她和詩人丈夫維克多之間有著怎樣的熾熱愛情?最親密的舞者好友薇拉的出現,又將為她的生活掀起怎樣的漣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了迫使她非離開不可的原因?或者是妮娜的離開造成了事情的揭露?一連串的問號,在在讓人不忍釋卷,只想趕快看到最後一頁,知道故事真相。

除了芭蕾名伶妮娜愛恨糾葛的一生,因為當初為了撰寫有關俄羅斯文學的論文,作者因此接觸許多史達林時代的文學作品,所以她在故事中也對那個處處不信任、耳語及祕密的二次大戰前後時期的蘇聯,作了最詳實的描繪──週遭隨時有人明明死於非命卻被冠以堂皇又荒謬的死因(上個月有個擔任猶太劇院主管的優秀演員車禍喪生,至少報紙是這樣報導的,但卡車撞倒他,內政部有插手安排的傳言四處流竄);可能因為「隱瞞社會出身」而被捕(妮娜明白隱藏家族大部分的基本事實是多大的一個負擔,就像妮娜不提她牢中的舅舅一樣)……生活在這樣一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年代,也難怪每個人都會隨時擔心自己被周遭的人出賣,導致最後連最親密的人也無法信任的悲劇。

此外,小編認為,故事中來歷成謎、稀世珍貴的琥珀珠寶,也著實代表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象徵意義。「琥珀捕捉且保留了過去的時刻,在松脂當中,那裡面被攫住的小昆蟲和事物非常古老,琥珀物件不只是華麗而已,它們還讓我們能窺探過往。」就如同這個迷人的芭蕾小說故事背後,其實隱藏了一個關於愛與藝術、背叛與救贖的不堪過往,那種令人既炫目又心碎的震撼,相信只有親自閱讀,才能真正感受。(文/編輯部)
**********************************************
一幅以愛為主題的拼圖

好像從未編過一本書,即使都已經看了不知第幾回,還是讓人忍不住紅了眼眶。同時也深刻體會到為什麼譯者交稿時,一提到故事就不禁嘆息,並說出「謝謝妳讓我譯這本書」這樣的話。《俄羅斯之冬》就是這樣一本會讓人揪著心讀的小說吧。

當初會被這本書吸引,只是因為我自己對芭蕾有種莫名的迷戀,很想看看一本受到國際隆重讚譽的芭蕾小說,是否真實動人。原以為會是則婀娜多姿的華麗故事,沒想到竟跌進了一個草木皆兵的痴狂年代裡,故事好看極了,但情感的糾葛和負荷,也遠遠超出預期。

乍看之下,這只是本千迴百轉、逼得人不得不一直往下讀的愛情小說,「只」是本容納了芭蕾、珠寶、藝術拍賣等眾多元素的作品,但裡頭含括的東西還更廣得多,或者說,作者的企圖顯然不只於此。

小說雖是以兩條線交錯進行,一是二次大戰前後時期的蘇聯,一是現代的波士頓,但說穿了就是在講芭蕾名伶妮娜的一生。然而整部作品卻又彷彿一幅被打散了的一萬片拼圖(還是布魯格爾的畫作呢),每一片都描繪著許許多多的細節、各自上演著一則則看似無關的小故事。但當你隨著作者的筆鋒,一點一滴拼湊出全貌,並將最後一小片拼圖放入那僅存的缺口,這時你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原來故事比你想像的還要傷人,也原來,所謂時代的悲劇莫過於此。

「誰都不可能完全不認識某個被逮捕的人!」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電話上習慣蓋著墊子,防範著可能的錄音裝置;週遭隨時有人明明死於非命卻被冠以堂皇又荒謬的死因;即使貴為波修瓦當紅首席舞者,仍得面對處處被監控的生活……隨時擔心自己被周遭的人出賣,到最後,連最親密的摯愛也無法信任,終致令人心碎的結局。

作者筆調細膩,人物刻畫立體,把人與人之間的情愛糾葛、每個角色各自的困境,描繪得十分透徹。書頁間,除了熾熱的愛情,還有既親密又帶點嫉妒的姊妹淘情誼、對亡妻難以割捨的傷痛、對失敗婚姻與浪漫憧憬的矛盾情結、對黨國忠貞信念產生動搖的痛苦……且除了幾位要角外,配角的存在更賦予故事完整而精緻的面貌:一心想要攀附黨內高幹以穩固自己地位的獨舞者波琳娜,最後卻在被迫書寫「報告」等重重壓力下,選擇上吊自縊;維克多的母親,一輩子的貴族,身處蘇聯高壓統治、被兒子祕密窩藏,仍不肯放棄其身為貴族的自尊,始終活在過去的榮光裡;全心服膺於黨的領導的柔雅,即使面對自己傾心的人莫名被捕,甚至冠以精神疾病的罪名,卻從未質疑過黨的處置……藉由一個個的小人物,作者勾勒出史達林極權底下,人民生活的真實樣貌。

而作者情節鋪陳精巧,總讓人不忍釋卷,只想一口氣讀完;忍不住隨著每一筆的轉折,揪心等待真相的釐清,最後當妮娜發現事實時,那種震撼,彷彿你也和她一樣,正面臨著生命的崩解,不禁感嘆起世態炎涼、造化弄人。但好在,作者仍是樂觀的,遂在如此讓人顫抖之時,升起一道溫暖的陽光,藉由拍賣行經理德魯與文學教授格里戈爾間萌芽的愛情、藉由德魯俄籍外公留給女兒的動人書信,告訴人們,冷冽的冬季之後,春色仍會降臨大地。(文/野人文化編輯NINA)

 

 


作者

達芙妮.卡洛泰 (Daphne Kalotay)


波士頓大學現當代文學博士。成長於紐澤西州,移居麻州時參加了波士頓大學的創意寫作課程,筆下的故事為她贏得學校的藍道爾小說獎(Florence Engel Randall Fiction Prize),以及韓菲爾德基金會(Henfield Foundation)的大西洋評論獎(Transatlantic Review Award)。之後,她實際付梓的短篇小說集《苦難及其他故事》(Calamity and Other Stories)也深受讚揚,而本書《俄羅斯之冬》雖是她的首部長篇小說,卻在未出版前就已售出17種語文的版權,美國HarperCollins更因此決定提前半年出版。卡洛泰後來陸續獲得艾瑟伍德基金會(Christopher Isherwood Foundation)、那普勒基金會(La Napoule Foundation)、雅多藝術社區(Yaddo)、麥克道爾藝術村(MacDowell Colony)以及法薩爾大學(Vassar College)的獎助學金。目前在波士頓大學、米德貝瑞學院(Middlebury College)、史基摩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教授創意寫作課程,現居布魯克林。

 

 

譯者

胡洲賢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嗜書成性,賣文維生。專業翻譯與寫作,兼職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空中分享閱讀喜悅。譯作包括《科隆911》(野人文化出版)、《撒哈拉》、《帝國》、《瘦的秘密》、《鋼琴課》、《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青少年及兒童版)、《小熊貝兒為什麼傷心?》、《鐵面人(卷一):天花宴會》等近兩百本。現定居台東。

 

 


目  錄


BOOK I
﹝拍品七﹞第一章
﹝拍品十二﹞第二章
﹝拍品十六﹞第三章
﹝拍品二○﹞第四章
﹝拍品二十三﹞第五章
﹝拍品二十八﹞第六章
﹝拍品三十四﹞第七章
﹝拍品四十一﹞第八章

BOOK II
﹝拍品五○﹞第九章
﹝拍品五十八﹞第十章
﹝拍品六十二﹞第十一章
﹝拍品七十一、拍品
﹝七十二、拍品七十二A﹞第十二章
﹝拍品八十九﹞第十三章
﹝拍品九十三﹞第十四章

BOOK III
﹝拍品一○○﹞第十五章
﹝拍品一○八﹞第十六章

 

 


序/導讀

【推薦序1】  by  陳仁姮(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就讓寒冬不再黑暗絕望

比起過去西方人捉刀的東歐「鐵幕」生活,卡洛泰淡化了揭瘡疤式的驚豔奇觀,恰如其分攝下已成過去的蘇維埃日常點滴,不再只是悲情處理盲目集體意識與共榮共享精神下的喘息靈魂。即使上層領導怪物揮之不去,順著有限食糧和無限常規,大家總能巧妙尋得安身立命之道,盡情創作、戀愛、歡笑……

投誠故事老套,但作者細緻地為俄國近代多舛命運和豐沛文化資產編寫出新一頁長詩;叛逃事件雖陳腔濫調,但相隔半世紀與遙遠兩大世界的時空跳躍交錯,活化了眾角色與讀者間的聯繫,取代僵硬的政治聯想。禁不住想靠近曾被貼上反共標籤的英雄義士們,揶揄當年勇氣從何而來,再嚴肅關心是否認同自以為勝利的一方。

作者花了番功夫研究芭蕾,配合舞碼描述,下回我也可以嘗試隨舞者動靜,感覺每一個快慢拍子中釋放的力量。古典芭蕾是藝術極品。書裡中肯道出在那消逝國度芭蕾舞台絕非上流專利,只要有意願,人人皆可靠近,人人皆能投入。藝術活動就像吃路邊攤一樣稀鬆平常,是生活裡俯拾可得的暫停片刻。

經歷冷戰時期的同伴,或沒趕上恐怖氛圍的幸運兒;走遍千山萬水的行腳,或宅在電子產品前的善男信女;沉醉在濃情密意的愛侶,或碰巧落單的孤家寡人,在這個當下無論富裕或貧乏者,且讓這本小說融入,品嘗俄羅斯之冬。

 

 


序/導讀

【推薦序2】  by  王國年(古典芭蕾舞者、俄派芭蕾教師)


「為美而受苦。那是一種再真實不過的混合。」身為芭蕾舞者的我,看到這句話感受既深刻又強烈。

因為職業,對於出現在電視電影或是小說中的芭蕾情節,總是更加的留意甚至挑剔。然而本書以蘇聯時期波修瓦芭蕾舞團為背景,詳盡描寫職業舞團與舞者的真實生活,並以多齣經典舞劇貫穿全書,每一個細節如此精緻用心,彷彿欣賞了一場精采的古典芭蕾演出般讓人感動。

 

 


作者: 達芙妮.卡洛泰 
出版社: 野人文化 
出版日:2011/6/2
ISBN:97898661583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