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1fda5f6fc3e1ec67cdfdc7f8b1f8ae.jpg 

 

洛克證券曾經是華爾街排名前三名的投資銀行。……它使我的生活充滿不可預測性,這一秒鐘,我可能被拋向高空,享受攻克難關後的喜悅;下一秒鐘,我可能跌入谷底,承受著疲憊與挫敗。




【這不只是一本給學商管科系的人讀的書!】

如果你不是讀商管科系出身的人、如果你是每天直接把報紙裡經濟版抽掉不看的人、如果你覺得『買進期權/賣出期權』、『金融衍生性產品』、『避險交易』、『財務槓桿係數原理』、『蒙特‧卡羅模型』……這些名詞對你而言太遙遠的人、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只喜歡單純地聽故事的人』,相信我,這本《華爾街大騙局》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書。

此話怎麼說呢?我不是畢業於商學或管理學系,但身在資訊爆炸的現代資本社會,無論願意與否,『股票』、『債券』、『上市公司』、『次級房貸』……等等等這些名詞,隨時出現在順手按到的電視頻道中、親戚朋友的聚會中、甚至連獨身一人站在公共場所,四週的陌生人口中的話題仍然是這些。

有時候我也會很好奇想瞭解什麼是『平倉』?什麼是『期貨』?什麼是『荷蘭拍賣法』?什麼是『垃圾債券』?當然我可以利用最快速的電腦上網搜尋資料,但永遠出現的都是冷冰冰的專有名詞解釋,例如在網路上查關鍵字:『對沖基金(Hedge Funds),主要乃藉著市場的大幅波動情況從中牟利,其投資標的則無限制。對沖基金給予基金經理人充分的授權與資運用的自由,因此只要是認為有利的投資策略都可運用,除了投資於一般的股票和債券外,還可以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如期貨、選擇權等高槓桿、高風險、高報酬,適合具專業知識的投資人。』除了原本的就不懂以外,這些解釋還會讓我感覺頭腦快要爆開----每個字都懂,串成一句話就完全都不懂。

《華爾街大騙局》裡,作者利用主角王雨航與同事、上司、妻子之間日常對話,巧妙地將這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專有名詞,做了最適當的講解,再加上安排一些生活上的事物為例解釋;這下再難以理解的專有名詞,都會讓人忍不住點頭說:「喔,原來xxx就是這個意思啊!」------不過瞭解名詞是一回事,實際操作那可就真是如作者書中描述的爾虞我詐、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了,平凡如我者,還是讀一讀《華爾街大騙局》書中生動的描述就好,實際操作……恐怕要等下輩子再說了。




【大陸海外留學青年和資本主義新中國】

《華爾街大騙局》另外一個值得深思的面向是,作者和書中主角都是八、九○年代,在中國大陸受完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再到美國留學的年輕人。和所有亞洲地區拼了命要留美的學子一樣,他們有著非常相似的夢想:想在美國出人頭地、想努力在異國開創出一翻新事業、想多賺點錢給老家父母過好日子、自己也希望享受美國這個更先進國家的生活。

但是書中卻發展出一條軸線,是有關海外留學精英對於:將外資引入中國是利或是弊、袒護自己國家的公司在外國上市的利益、歷經美國資本主義再洗腦的大陸精英回國後的影響力和理想抱負。看到書中主角不同的作為,再看看自己身邊認識的留美學生或海外移民,說實話------現在大概在台灣留學生中很難找出像書中主角王雨航、芸雲那樣,把國家發展利益放在個人事業之前的人了。(台灣也曾經有過這樣一批精英,不過是出現在六、七○年代)




【華爾街語錄】

不知是我自己有太強烈的刻板印象還是怎樣,感覺大陸人特別喜歡使用一些所謂的『語錄』來振奮自己和身旁的人,在閱讀《華爾街大騙局》時,我也忍不住歸納出一些相當有道理或者值得再三玩味的句子,以下就是我選出的『華爾街語錄』:

 雖然每年都有三個禮拜的有薪假,但我一次只敢休一天。在這樣的大投資銀行,如果一下子休了長假,等你回來時,很可能世界已完全改觀,而你早已被淘汰出局了。

 華爾街有一則經典語錄,源自《孫子兵法》裡的智慧結晶:贏在開戰前。這也是我的座右銘。華爾街的大鱷們全都研讀《孫子兵法》,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錯過。

 不要怕吹捧自己。只要我說自己是專家,慢慢的,我就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只要我開始工作,就可以邊做邊學,而且在華爾街這樣的地方一定能學到更多。

 “Greed is Good! ”對呀,貪婪是好事。

 「如果給你一萬,你會如何投資?」「我會投資期貨,以爭取最大的報酬。」

 衍生性產品和一般股票投資有所不同,它是零和遊戲,有贏就有輸。

 在華爾街工作就像學功夫,入門易,精進難。想成為『街上高手』,就必須有計畫的訓練自己的智商(IQ)、情商(情緒智商,EQ)和財商(理財智商,FQ)。

 冷靜一想,再華爾街被主管鼓勵『好好幹』的意思有兩個:做得好,錢包自然就會鼓起來;做不好,就得捲鋪蓋走人。

 證券交易市場「不怕熊市,不怕牛市,就怕豬市。」



【"反" 華爾街語錄】

然而,『華爾街語錄』就是絕對正確無誤、合情合理的嗎?且聽聽看作者在書中巧妙的提出的『"反"華爾街語錄』,一語道破這個實際上虛偽又人吃人的幻象:

 金融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只需要基本常識就可以。如果說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華爾街的『高手們』擅長把非常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故意用75%的加減法,24%的除法,外帶1%的微積分,將產品加以包裝。

 金融歸根究底是一種供和求的關係。任何東西的價格都由供求來決定,供是分母,求是分子。華爾街是靠交易量而存在的,怎樣才能產生和增加交易量呢?華爾街的『供』是什麼?是各種股票、債券和衍生性產品。人的本性是貪婪的,華爾街就是要設法將人們的貪婪轉化為『求』。

 「記住,沒有一棵樹能夠永遠朝上生長……」

 看一個地區的房價有無泡沫化危機,第一個指標要看房價和收入之比,3~5之間屬於合理範圍;另一個指標是房價與租金之比,通常10~15之間屬於合理範圍。比例若過高則充滿泡沫化危機。

 投資不單是指有形的金錢投資,更重要的是對大腦的投資。

 我愈研究愈覺得不管哪個模組,就算設計得天衣無縫,總會有一個死穴。比如蒙特‧卡羅模組,它是假定所有的數據都是隨機選擇的,可是電腦程式生成的數據並非隨機,而是模擬的;所以無論將電腦程式編寫的如何完美,其產生的數據和現時總有差距,即便只是差之豪釐,也足以使結果謬以千里。

 「千萬不能迷信經濟學家的話,對經濟的判斷,最好一靠自己的經驗和基本常識,絕不可以盲從。當一個人置身於某個經濟團體時,哪怕他是諾貝爾獎得主,他的話都不可信,因為他必然代表了某個集團的利益。」




【寫在感想之後】

這是我開始『試讀生涯』的第二本書,很高興收到的是一本相當對我胃口的新書。

但是……就像書中主要場景華爾街一樣,我必須和時間賽跑:拿到書時是8月20號下午,而自己必須在8月26號前完成所有試讀工作。和一般常見的新書試讀活動,從收書到交稿日足足有一個月時間的試讀期來比較;《華爾街大騙局》的試讀顯然就是一樁典型『華爾街任務』-----需要快、狠、準。所以我一邊忙著閱讀、一邊構思心得架構,仍禁不住嘆口氣想著:王雨航、芸雲、彼得、傑森……甚至山姆,能在人才濟濟的華爾街上闖一番事業,真不是普通人呢!

最後,非常感謝超邁文化提供這次寶貴的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