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Tina 的 閱讀心得 (166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hoto.jpg

 

我不諳熟中庸之道,不太會在話癆和蚌中間那個得體的範圍裡活動。這種惡習難免會反射在寫作上:遇到讓人心跳加劇的題材,我就會成為字癆,一寫就是洋洋灑灑幾十萬字,明知在這個超過兩千字就是自殺的微閱讀時代,長篇大論就是滯銷或者自殺的代名詞。可是長篇讓我覺得舒服,就像在曠野跳舞,怎麼瘋都不會越過邊界。而我幾乎不會寫短篇小說──那是一門放出去就得馬上收回來,字字珠璣的絕活。出道到現在二、三十年裡,我寫過的短篇少之又少。這六、七年來,我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長篇上,連中篇也極少沾手。

by  張翎,臺灣版自序,<胭脂和紅粉在這裡分道揚鑣------《胭脂》創作談>

 

 

 


長篇讓我覺得舒服,就像在曠野跳舞,怎麼瘋都不會越過邊界。而我幾乎不會寫短篇小說──那是一門放出去就得馬上收回來,字字珠璣的絕活。

 


作者自評的這段話很公允,也是我作為一位剛讀完張翎長篇小說《勞燕》與這本中篇小說《胭脂》比較後的感想。一氣呵成、厚達440頁的《勞燕》故事架構磅礡,讀完會覺得,原來所謂的大時代是如此,很多必須沿著歷史才能說成的好故事,必須透過像作者有這樣強而有力的筆勁,才能打動人心,且讀完餘韻久久猶存。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阿孝和我時而賽跑,時而唱歌;時而猜謎,時而單腳蹦跳,時而用草葉做成笛子吹著玩,玩得不亦樂乎。整天幾乎都是雲層低垂,雲層縫隙露出玫瑰色的斑駁天空,既不會變得更明亮,但也不會更暗,所以我們可以盡情地玩。
 
肚子餓了,就吸吮青草的汁液;玩累了,就蜷縮在樹下睡覺。

 

 

 


故事一開始突然出現的女孩,和似乎等待著女孩到來的八歲男孩,像是相識已久的朋友般,無憂無慮地玩耍了起來,男孩帶小女生活家,家裡有親切又滿頭白髮的男孩父母,當小女孩稱呼他們叔叔阿姨時,兩位都笑了~~我們可是妳的外祖父母唷!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他們說,在紐約,假如你到了三十歲還是沒搞頭,這輩子就別指望了。
露依絲二十九歲。
菈薇妮亞二十三歲。
她倆是這麼相遇的:

 

 

 


塔拉.伊莎貝拉.伯頓(Tara Isabella Burton) 的《社交動物(Social Creature)》,描寫幾位住在紐約女生的生活。二十九歲的露依絲靠數份兼職,勉強付得出位在布魯克林破落地區的房租,她好想變成有錢人------至少能每天幾天上一次酒吧,住在曼哈頓區裡的房子就好。這一天露依絲巧遇菈薇妮亞,兩人成為朋友。二十三歲的菈薇妮亞,出身有錢上流社會,住上東區的豪宅,擁有好像永遠也花不完的錢,她出門只搭計程車,有錢到與紐約地下鐵完全無緣。結識菈薇妮亞之後,露依絲好羨慕她的生活,因為那正是露依絲想要擁有的。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789864502431_bc.jpg

 

女性的生育負擔,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與重視。女人的命運受子宮拖累,生育之榮辱,性事之愁苦,而且子宮又是一個疾病高發之地,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奪去女人的生命。子宮像重軛卡在女性的脖子上,她們缺乏必要的關注,缺乏更多的溫暖。尤其是過往幾十年中,對於她們的身體和精神所經歷的創傷,甚至都沒獲得得言語的撫慰。

by      作者, <她們是另一個維度的我------盛可以談「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內地女性華文作家盛可以在2019年發表的《子宫》,經過一番GOOGLE才曉得,故事並不簡單,內地將這本書命名為《息壤》,以更文藝的方式命名。

 


盛可以最近完成了自己命名的“子宫三部曲”,分别是《锦灰》《息壤》《女佣》。《锦灰》已经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女佣》将于2019年推出。第二部《息壤》原名《子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樊晓哲建议更名为《息壤》,(《收获》杂志2018年第5期同名刊发),意蕴颇深。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icle_1366109225_55780bdfb8621_2.jpg

 

我知道我給你寫信的內容確實很瘋狂,但是許多時候,我就是控制不住,因為那就是我腦子裡的真切想法。有時候我腦子裡會產生最瘋狂的想法,用常規而輕鬆的詞語很難表達這些想法。......    

by  <室友偷走了我的拉麵 : 一個沮喪的大一學生寫的信>

 

 

 


「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 還是該勇敢留下來」

這句90年代華語流行歌的歌詞,是我讀完整本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的《吃鯛魚讓我打嗝(Bream Gives Me Hiccups: and Other Stories)》最想說的一句話。作者利用九篇短篇小說,帶讀者走到各式各樣的世界一隅,窺探那個世界裡某些人的某段人生,有揪心,有瘋狂,有反諷,有沮喪,有幻想,有時甚至感覺書中人物根本瘋了,而同樣不變的則是小說中、那些叨叨絮絮令讀者不知該笑或該哭的文字與故事。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使忘了世界還是愛著你.jpg

 

待在醫院令人難以承受,儘管等待著醫護人員與各項檢查告訴我們結果,未來卻沒有絲毫確定感。我們多出許多時間去思考和權衡生命中的一切。工作時,期待著周末到來,希望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可以不必去上班。但是待在醫院無所事事的時間裡,卻只能夠茫然看著一切,無盡等待,胡思亂想與憂心忡忡,一心只想著要回到過去幾個星期,那些身體無恙,未來在眼前開展的日子。

 

 

 


溫蒂.蜜雪兒(Wendy Mitchell) & 安娜.沃頓(Anna Wharton) 的《即使忘了全世界,還是愛著你:第一本從失智母親視角,寫給自己、兒女、人生的生命之書(Somebody I Used to Know)》,基本上是由主角溫蒂.蜜雪兒(Wendy Mitchell)描述自己罹患早發性失智症的過程,安娜.沃頓(Anna Wharton)則擔任類似編輯或記憶庫的角色,協助溫蒂.蜜雪兒在罹患失智症的狀況下完成這本書。

 


關於失智症的故事,無論是虛構或真實記錄,我都已經讀上好幾本了。我讀過失智症母親不知如何面臨子女也可能罹患相同病症風險的難過,也讀過只專注於記載失智症患者每天生活點滴的類日記,幾乎每一本都是描述失智症父母如何與子女共同度過未來難關的記事。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體書封.jpg

 

回想當初,我是被死亡吸引而他則是渴望父女間的缺憾。當時我們都具備對方所需要的條件,看來就像那些恩愛的情侶,自以為對方是自己的唯一。

但我卻可笑地褻瀆他理想中的女兒形象而他則是放棄再染紅那雙沾滿血汙的手,像是故意找理由與對方拌嘴似的,只可惜我們都是不擅言詞的人。

於是我們又失去了牽絆兩人的藉口。

 

 

 


華文創作八千子的《證詞》,該怎麼說,記憶中好像因為書封和作者筆名,誤會成是翻譯的日文輕小說,所以才買來看的。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現在寫作已持續十六年。隨著之後寫作經驗的累積,回頭去看,它的確是不算成熟的作品。是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寫作專業訓練的新人,在當時僅僅出於興趣和動力創作的一部作品集。大多數的故事在一夜之間即興完成,並且沒有修改。類似於私人化的寫作練習。    by   作者<自序>

 

 

 


於閱讀中,我一直認為不必去刻意討好誰。故事單調或文筆不夠流暢,是許多剛出道的作家成為更厲害的作者前,不得不走過的坎坷路。說來這條路也許並非那麼悲情或消極,讀者可以從長期的follow中,讀到作者令人驚豔的進步。於年輕作家而言,生澀或練習感沒有不好,那將是未來更成長的滋養養分。

 


細讀慶山的《七月與安生(告別薇安)》,除去改編成電影獲得大獎而備受注目的<七月與安生>,這本《七月與安生(告別薇安)》還有將近十六、七篇短篇小說。作者慶山大方地說~~

......回頭去看,它的確是不算成熟的作品。......類似於私人化的寫作練習。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七月第一次遇見安生的時候,是十三歲的時候。新生報到會上,一大堆排著隊的陌生同學。是炎熱的秋日午後,明亮的陽光照得人眼睛發花。突然一個女孩轉過臉來對七月說,我們去操場轉轉吧。女孩的微笑很快樂。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著她跑了。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和安生之間,她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
 
雖然對這種心甘情願,她並不能做出更多的解釋。

 

 

 


第一次起心動念想讀《七月與安生》,是因為一直看電視【如懿傳】,震懾於周迅過人的演技之後,想起了人稱「小周迅」的周冬雨,眼前最首選當然是金馬雙影后的電影【七月與安生】。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2.jpg

 

詞彙逐漸消失,我的腦部變得像海參一樣平滑、出現漏洞、所有東西為之流失。每天早晨我會從頭到尾閱讀報紙,讀完了以後,我卻覺得忘記的内容要比讀到的更多,但我還是讀,每次讀句子時,心情就好像勉強組裝缺了幾個必備零件的機械一般。

 

 

 


不得不說,金英夏(김영하)的《殺人者的記憶法(살인자의 기억법)》是本絕頂好看的奇書。

 


使用「奇」字是讚美,當文壇上流行將老年痴呆症寫成感傷無比、想賺人熱淚的狀況下,韓國作家金英夏斷然離開那些庸俗而繁瑣的眼淚文,他讓老年痴呆症者的世界跳脫被人同情或使人絕望,寫出了一個無限奇幻的精彩故事。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2.jpg

 

媽媽的話裡,有很多部分我是同情她的。她是在非常辛苦的時期生下我的吧。......

就算如此,那也不是容許對我施暴的理由。絕對不能因為這樣,就可以讓我每天活在可能會被母親殺死的恐懼之中,遭受這一切恐怖的事情。......

 

 

 


歌川 泰司(歌川 たいじ)的《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手記 母さんがどんなに僕を嫌いでも)》是一本文字質樸單純,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半自傳。從小被母親討厭且惡意對待地成長,終於到了青少年時期有自主能力時,逃離了母親的魔爪到外面獨自生活,但身上滿是母親留下的傷痕的作者,卻還是在長成大人有一定生活上餘裕時,選擇試著和已然年衰的母親和解,並且幫助母親度過眼下的難關。

 


是不是因為和解了、圓滿了、沒有衝突了,所以這本書才令許多讀者感動呢?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ntent.jpg

 

我寫完文章,將東西收拾好,走出圖書館。外面吹著密斯特拉風,枯黃的落葉在秋日的陽光中狂舞。我覺得很舒服,人生沒有那麼讓我畏懼了。你們可以攻擊我,可以批評我、傷害我,而我手邊永遠會有一支咬爛了的舊原子筆,和一本皺皺的筆記本。我唯一的武器,微不足道,卻又充滿力量。

夜,若要度過,我一向仰賴這兩樣武器,也只能仰賴他們。

 

 

 


法國暢銷作家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在2018年出版的《少女與夜(La Jeune Fille et la Nuit)》,終於翻譯成中文繁體版,由商周出版社發行了。

 


凡是紀優.穆索迷,一直以來就是被作家炫魅奇惑的故事編排所著迷,書開頭讀到的謎題,永遠不會如你想像中那樣輕鬆地解謎,柳暗花明又一村,兇手坦白後又出現另一名兇手,讓整本書的閱讀永遠戰戰兢兢,深怕一個錯漏,真正主謀就在眼前溜走。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7fj8a_460x580.jpg

 

撇開哀傷的事情不說,我滿意外在過去幾個月向親朋好友提到《慍怒》時總是以「喜劇小說」來描述......         by  作者,<後記>

 


總之,這就是我的作品——《慍怒》。或許西羅爾艾佛瑞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是我,不是我,也可能是過去的我。對感情的渴望並想要與某人共度一生並不是同性戀或異性戀的命題,而是人性。誰不會為了英俊的外表或善良的內心而傾心呢?除了繼續期望對的人會出現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by  作者,<後記>

 

 

 


坦白說,一拿到約翰波恩(John Boyne)的《慍怒(The Heart's Invisible Furies)》時,有兩點把我驚住;其一是,這本書好厚,六百多頁的文字要怎麼讀得完?其二是,《慍怒》的作者竟然是寫出暢銷多年《穿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的約翰波恩(John Boyne ),難道,《穿條紋衣的男孩》也有某一種性別暗示,男孩渴望有另一位男孩當唯一的朋友,男孩渴望自己的身分被代換,不要再是那個被某種極端想法(例如書中的納粹政府)控制的。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9 惡母_封面.jpg        Image 1.jpg       637069844429575000.jpg

 

園長僵硬的聲音越飄越遠。

那時候,奈江想著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對?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決定?

不過當時並沒有任何答案,即使到了現在也依舊茫然。

這一連串的事件,就發生在兩年前的秋天。

 

 

 


可憐的奈江,茫然依舊,從兩年前起,一直到故事的現在。漫長的十多年中,對於所有故意的惡意或無心的惡意,她完全無招架之力,更無從預防或逃避,只能苦苦煎熬等待,等待著不幸被霸凌的事件,一次又一次降臨在她身上。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7.jpg

 

當真正要分離時,人們總是不把分離說出口。

當時的我們,沒有說出能夠以粗體字標示的名言,也沒有發生能讓人按「讚」的美麗插曲。有的只是一個「沒有辦法通往任何地方」的結局。

我跟她之間是沒有答案的,她只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疑問,接著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什麼是永恆?為什麼想要遠行?心愛的人是什麼意思?

這些疑問無法獲得淨化,如今依然如同幽靈一般潛藏在我的體內。

 

 

 


一本閱讀後感覺很像三十年前讀完《聽風的歌》的悸動 、但感想又更立體一些的迷人好書。

文章標籤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請問,你是誰?」

他回答男孩的問題。

「我叫派翠克.溫特爾,精神病院裡的病患。我害死了我兒子,然後就心神喪失了。」

 

 

 


看似簡單的對話,回應者卻說自己是來自精神病院的病患,光是這樣短短幾句,讀者們想相信誰?或相信什麼呢?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 2.jpg

 

有人的身分是假的。是我認識的人。她找到我,然後帶走艾娃。

 

 

 


搜尋自己的部落格文章,發現竟然對一年前作者的《三人要守密,兩人得死去(Behind Her Eyes)》評價還不錯,有點小驚訝,這本剛閱讀完的莎拉.平柏羅(Sarah Pinborough)的《說了謊以後(Cross Her Heart)》感覺相當無趣且令人無感,花了三四天時間才勉強讀完。

 


整個故事由從頭到尾都讀不出懸疑緊張感,雖然文字確實書寫到幾位女主角不為人知的祕密時有那麼一點小懸疑,但我一直以為懸疑是要緊湊,才能激起讀者能份熱切想趕快讀下去的心情;倘若像《說了謊以後》這樣,讓讀者覺得主角有秘密,而那個祕密在書一開頭就不難猜,鬆散的故事結構,慢如烏龜的敘述行文,自然是讀來很沒勁,特別是作者安排秘密揭曉時,會有一種~~「啊,這未免也太老派了吧。」的感覺 ,對於讀者來說,很容易以後就不信任作者的作品,而且懷有惡感。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7006771014190326.jpg

 

得到保護的人們和得不到的人們,其中的界線到底在哪裡?

 

 

 


今年度為止讀到最厲害的 懸疑/推理小說,果真要給中山 七里的《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護られなかった者たちへ)》最大盛讚。一整本書的故事,既充滿懸疑,也燒腦到家的推理,值得好好介紹。

 


無人居住的房子裡發現一具屍體,是嘴巴被黏上膠帶,活活餓死的,死者身分很明確,是現任區福祉保健所的課長,警方一一盤問相關人等,無論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說他是「好人」,想不出曾經和誰結怨的「好人」,為什麼會被謀殺?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1.jpg

 

我是南韓社會中的異鄉人脫北者,也是在異性戀社會中的性少數群體,也就是同性戀……

這就是我真正的面貌,在這個社會接受我之前,我是否能夠接受並愛自己呢?一股恐懼感湧上心頭,與賭上性命穿越休戰線時的膽戰心驚相較之下,性別認同又是另外一種心理層面的恐懼。雖然害怕,但還是要活下去,既然已經降臨到這個世界上,而且我也已經無處可去了,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活下去,這就是我非活下去不可的理由。

 

 

 


張英進(장영진)的《脫北者.男同志(붉은 넥타이)》,是一本真實的自傳而非小說。由總是飢荒的童年說起,一直到進入軍隊,因病除役,回到老家與只過一面的女性結婚。 婚後他逐漸發現自己的性取向與一般人不同,又覺得對不起妻子,同時又興起「逃離北韓」到南韓生活的想法,於是想法化成行動,張英進在經過一連串不可思議的冒險後,終於抵達南韓,成為人們口中的「脫北者」。

 


「脫北」成功,象徵自己在某一種國籍身分上的改變,而在南韓自由風氣下能自由閱讀時,作者張英進讀到關於同性戀的文章,文章中對於同性戀的諸多正向描寫,讓他選擇在中年出櫃,這同時,他也取得了對自己性別身分上的肯定。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2.jpg

 

於是,那一天就這樣突然地來臨。當梨花從旅館昏暗的出入口,踏進強烈的日照中,一個朝這裡走來的男人映入眼簾。

......

您在旅行嗎?

是的。......

可以讓我看看您的護照嗎?......

啊,來了。

梨花聽到自己心底的喃喃自語。到此為止了。一切都結束了。

......

「請帶我離開這裡。」

 

Tina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